張敏
摘 要:以英語教學生活化策略運用為論述要點,指出教材資源活化、合作探究交流與情境活動創(chuàng)設等對優(yōu)化教學過程與方法能起到內(nèi)化促進作用。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經(jīng)歷為模板,引導學生在主動嘗試和認知對話中強化感悟,有效提高英語學習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英語;生活;互動;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1-0060-01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以開放化理念優(yōu)化教學,可以使得學生在身臨其境和積極探究中找到學習的寶藏和快樂,能夠使得學生在增強學習興趣和激情的基礎上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材文本資源,一方面便于使學生走出依賴教材聽講的學習境地,引導學生帶著生活感知參與課堂學習;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找到學習的快樂因子,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huán)境中增強學習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課堂更有吸引力和誘惑力。
一、從教材中找生活的“影子”,激發(fā)學習激情
譯林版教材注重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素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出相應的教材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便于學生主動融入其中。按照教材內(nèi)容,應注意從生活中引出例子,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學習信息,更利于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在假期中的不同生活,建議學生按照Mike和Liu Tao對話的模式,就“Where did you go to visit?”“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place?”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主動調整。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事例作為教學的輔助教材,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構思和認真回顧的過程中找到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主動探知的動力和激情。通過上述話題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實際有話可說,讓學生通過相互對比和交流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線索。從教材中尋找生活的影子,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間,便于學生在有話可言和無話不說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感知體驗。
二、從合作中尋生活的“痕跡”,增強感知體驗
將生活中的交流融進課堂,使得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huán)境中主動表達,更能夠使學生發(fā)現(xiàn)有效的學習信息。從學生互動中找出有關破解對策,幫助學生在相互協(xié)作中增強運用能力,更利于學生從實踐中提高綜合運用技能。合作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有動感和活力,讓學生有更多可學習運用的方法。例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的“Story time”指導中,可以建議學生以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為切入點,就“Which sign did you remember?”進行同桌交流,幫助學生表達和思維。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以自己遇到過的標志,圍繞“Can you tell us whats the meaning about the sign?”和“If we saw the sign,what should we do?”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能夠結合閱讀學習主動交流。學生通過交流,使得教材中的例子能和現(xiàn)實生活有機地融合,進而使整個教學變得富有情趣,讓學生在事事關注和時時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鮮和驚奇。通過與現(xiàn)實生活的交融,能使得學生不再拘泥于朗讀背誦的學習過程,而是在相互探知的過程中增強運用的靈活性。通過合作給學生足夠的嘗試的機會,幫助學生在有意義的學習背景下自覺改變學習思維方法。多給學生設置相關指導題目,幫助學生就自己現(xiàn)實生活感悟和體驗主動表述,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提高應變能力。指導學生運用生活中的例子主動表達,幫助學生從相應的語言知識中闡述運用的規(guī)則和方法。
三、從活動中體會生活的“真諦”,提高運用能力
通過情境活動豐富延伸教材,使得學生在彼此交流中增強主動感知的積極性,更利于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發(fā)現(xiàn)和有所感知。借助情境活動外化教材內(nèi)容,便于學生在不斷豐富學習思維方法中提高實踐運用能力。按照活動的內(nèi)容和教學要點,多給學生搭建相應的展示舞臺,能使得學生主動去表現(xiàn)自己。例如,在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以布置前置性活動任務,要求學生運用DV、手機等拍攝設備,圍繞生活中的較臟的地方,認真拍攝,設計成相應的小視頻,并能夠結合自己的觀察主動找出相應的對策。同時,要求學生就“What should we do?”進行討論,并組織學生對城市中的垃圾進行清掃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實踐運用。同時要求學生圍繞“What did I do from…”進行主動表達,讓學生能夠利用生活中的故事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實踐運用能力。通過活動引導,能使學生在互動探知的過程中掌握表達的運用,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水平。
四、結束語
總之,生活是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教材和資源,也是學生不可忽視的老師。以生活為例子,從教材中探尋相應的策略方法,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背景下自由探知與主動表達,更能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下積極探究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07).
[3]楊秀寧.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J].教學研究,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