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廣(安徽省泗縣一中, 安徽 宿州 234300)
黃本濤 宋發(fā)剛(湖北省巴東縣第一高級中學, 湖北 恩施 444300)
“地質演變類”命題分析與對策
楊崇廣
(安徽省泗縣一中, 安徽 宿州 234300)
本文結合“城市化”專題復習課的教學設計,提出用“斷、舍、離”的教學理念,進行專題復習課的有效設計,旨在尋找能更有效地突破復習課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途徑。
城市化;復習;地質演變
下面通過兩組高考題的分析,尋找命題規(guī)律與解題的方法。
【例題一】
(2015·天津卷)某礦物形成于上地幔軟流層,后隨巖漿活動到達地表。人們在圖1所示古火山的巖漿巖及河灘泥沙中均發(fā)現(xiàn)了該礦物。讀圖文材料,回答1~2題。
圖1 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區(qū)地質剖面示意圖
1.該礦物從上地幔軟流層到達河灘泥沙中的地質作用,依次應為
A.巖漿噴發(fā) 巖層斷裂 風化、侵蝕 搬運、沉積
B.巖漿噴發(fā) 巖層斷裂 搬運、沉積 風化、侵蝕
C.巖層斷裂 巖漿噴發(fā) 風化、侵蝕 搬運、沉積
“比如說我們到北京,到云南旅游,但你的錢肯定是交給旅行社的。比如說500塊錢,但是500塊錢到了云南之后它就沒了,就被上交旅行社,就把這個利潤給縮掉了,然后到我們這兒等于就是沒有錢。所以說有個惡性的競爭,就是搶團之后,我的團低,你的團更低,結果就是強迫在游客身上,要購物,去貼補這個團費,或者最多的是貼補在導游身上。讓導游去貼補團費,因為門票畢竟需要買的?!雹鄬в稳~軍,玉龍雪山線路。
D.巖層斷裂 巖漿噴發(fā) 搬運、沉積 風化、侵蝕
2.剖面圖中繪制的火山坡度,與實際的火山坡度相比
A.變陡了 B.變緩了 C.無變化 D.無法判斷
解析:1.C 2.A 第1題,根據(jù)圖文信息可知,該礦物是形成于軟流層,應是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冷凝后形成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下由大塊巖石變成小塊,在外力的搬運、沉積作用下,分布于河灘泥沙中,C項正確。第2題,古火山錐在外力的侵蝕作用下,應該是變得低矮、平緩,所以A項正確。
【例題二】
(2015·浙江卷)圖2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圖中①~⑧為巖層編號,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題。
圖2
3.圖中甲、乙兩地有關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背斜巖層受到水平擠壓成山
B.甲—向斜槽部巖層向下彎曲成谷
C.乙—背斜頂部受張力被侵蝕成谷
D.乙—向斜上覆巖層差別侵蝕成谷
4.有人稱丙處山峰為“飛來峰”,其巖石可能是
A.石灰?guī)r 砂巖 B.花崗巖 流紋巖
C.大理巖 石英巖 D.安山巖 玄武巖
解析:3.C 4.A 第3題,根據(jù)圖中巖層彎曲的方向可以推斷,甲處為向斜,乙處為背斜,但是,從地貌上看,甲處為山嶺,乙處為山谷。由于地殼的水平運動,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松動,容易出現(xiàn)裂隙,抗風化、侵蝕的能力弱,在長期的外力作用下,風化、侵蝕產(chǎn)生的碎屑被風、流水、冰川等帶有,形成谷地,而向斜的槽部受到擠壓力,巖石堅硬,抗風化侵蝕能力強,在外力的侵蝕中被保存了下來,形成山嶺。第4題,從圖中可以推斷丙處的④、⑤巖層層理結構明顯,應為沉積巖,在四個選擇項中只有A項符合。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試題設置往往是通過圖文信息,展示某一地域一定時期內的地質演變過程,隱藏或“缺失”某一環(huán)節(jié)的信息,讓我們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原理,恢復其地質演變過程,從而破解所設問題。需要把握的“微考點”有:
(1)巖層的新老關系:在水平巖層沒有受到擾動的情況下,下面的巖層老,上面的巖層新;有生物化石的巖層,根據(jù)生物出現(xiàn)時間的早晚來確定;有巖層侵入的,被侵入的巖層老。
(2)地層缺失的原因:一是缺失地層所代表的時代,發(fā)生地殼隆起,地勢抬高,終止了沉積過程;二是當?shù)亻_始是有沉積作用,但是由于地殼隆起后,上部的沉積層被風化、侵蝕而消失;三是由于當時氣候等原因,當?shù)厝鄙俪练e物的來源。
(3)背斜、向斜都有可能形成山地:在內力作用下,水平巖層受到擠壓隆起形成山嶺,即背斜山;在地殼水平運動中,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力,巖石堅硬,抗風化、侵蝕能力強,在長期的外力侵蝕中得以保存,形成山地。
(4)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模式圖的判讀技巧:巖漿是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起點和歸宿,即從巖漿開始,也在巖漿結束;沉積巖與變質巖之間的變化是可逆的,而巖漿巖與沉積巖、變質巖之間的變化是單向的,巖漿巖可以直接轉化為沉積巖、變質巖,而沉積巖和變質巖不能直接轉化為巖漿巖,必須先變?yōu)閹r漿,才能形成巖漿巖;三大類巖石若要轉化為巖漿,都要經(jīng)歷變質作用,因為巖石隨地殼運動下降的過程中,溫度升高、壓力變大,一定會發(fā)生變質作用;在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中,形成沉積巖的是沉積作用,即外力作用,其余環(huán)節(jié)的地質作用均為內力作用。
(5)沉積巖往往有層理構造、化石;巖漿巖中的侵入巖斷面上可以清晰看到粗大的晶粒,噴出巖往往有氣孔構造;變質巖往往有變質構造和變余構造,這個最難把握,但是,對它的形成往往會有“高溫、高壓”的條件提示,可以作為判斷依據(jù)。
掌握了這些“微考點”,在處理“地質作用類”試題時,就會輕松自如許多。
黃本濤 宋發(fā)剛
(湖北省巴東縣第一高級中學, 湖北 恩施 4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