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李京虎 王連紅 王軍政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如何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及有效引導,不僅是提升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需要,更是做好高校穩(wěn)定工作的需要。
[關鍵詞]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01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種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如潮涌般滌蕩著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學生。社會熱點問題作為一定時期內(nèi)具有較大影響的社會現(xiàn)象的集中反映,其存在與發(fā)展不但能夠體現(xiàn)當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領域的現(xiàn)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眾的利益需求[1]。當前的高校大學生多為“90 后”,他們滿腔熱忱,有時候卻也彷徨游移。社會問題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因此,如何對大學生進行社會熱點問題引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1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
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訪談,以及對高校論壇內(nèi)容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通過媒體時刻關注著社會的發(fā)展狀況,關注的問題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如誠信問題、國家安全問題、就業(yè)問題、三農(nóng)問題、教育問題、反腐敗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房價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雷洋死亡事件等都是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
2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產(chǎn)生負效應的原因分析
21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之間相互沖擊、互相影響。其次,我國當前所處的特殊時期,政治體制改革、經(jīng)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到一個關鍵的時期,出現(xiàn)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再次,新生的各種社會利益團體、利益關系的多樣性與沖突。最后,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民主意識、人權意識也得到了提高,人們表達自己主張的途徑隨著新媒體發(fā)展不斷拓寬,這從另一方面導致大量社會熱點問題的出現(xiàn)。
22新媒體對大學生思維方式“碎片化”的深刻影響
通過對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途徑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關注社會問題的途徑主要集中在“瀏覽網(wǎng)站”“手機資訊”“網(wǎng)絡電視”等新媒介,而通過“讀報刊”“聽廣播”等傳統(tǒng)途徑的學生非常少。這表明網(wǎng)絡等新媒體已經(jīng)走進了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動向[2]。然而,網(wǎng)絡媒介推出的大量都是“碎片信息”,長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學生思維方式的“碎片化”,其結果就是對社會問題認識的淺顯化和間斷化。而且隨著網(wǎng)絡在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學生的視野也從現(xiàn)實逐步轉向了虛擬的世界,其思想觀念和思維極易在現(xiàn)實與虛擬的對立中產(chǎn)生扭曲和困惑,從而喪失對現(xiàn)實問題的獨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23個人綜合素質的缺失
受社會環(huán)境、功利性教育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普遍只注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專業(yè)技能的提升而忽視綜合素質發(fā)展。他們認為社會道德修養(yǎng)和國家安全教育只是專業(yè)課程和專業(yè)技能學習中的“調味品”,而與個體的成長和成才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由于涉世不深,受到社會上利益的驅使,產(chǎn)生了嚴重的拜金主義。在他們的認知里,自我利益最大,只要是對自己有益的事情,甚至就算與道德與法律相悖也無妨。
3基于社會熱點問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對策及措施
高校作為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在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研究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針對當代大學生在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特點及主客觀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學中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將社會熱點問題與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
進行社會熱點問題教育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不能偏離教育主題,而是要強化教育主題。并通過學校的主題教育活動,專題講座,黨員學習日,班級團日活動,學生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等途徑,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習十八大精神,學習近平主席系列講話精神,幫助學生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強化大學生辯證看待各類熱點問題,使之能夠較好地理解國家政策方針,樹立正確的形勢觀和政策觀,同黨中央和政府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一致。這是應對社會熱點問題影響的思想根本。
32將社會熱點問題與形勢政策教育相結合
進行社會熱點問題教育須選準時機具有針對性。時機會影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由于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如果能夠在大學生最為關注的時間及時搞好教育引導,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現(xiàn)實的工作重點,以分析社會熱點的方式來闡明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加強政治觀、形勢觀教育,幫助學生在豐富知識的同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看準問題的本質。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理性看待當前社會熱點問題。
33將社會熱點問題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
大學生深入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調查研究,這些要比教師講授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更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所以,高校應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參與意識,鼓勵大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讓他們走進社會、觀察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熱點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通過權威部門正確的渠道,尋找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利益關系及矛盾根源,瞄準矛盾焦點及時進行疏導分流,獨立思考,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34將社會熱點問題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相結合
當社會熱點問題與大學生的切身利益疊加在一起出現(xiàn)時,解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問題就成為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時刻關注大學生的生活狀況,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困難,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實現(xiàn)對各種錯誤思想觀念的正確引導與調適。
35發(fā)揮高校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熱點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就是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可以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途徑如QQ、微博、微信平臺、網(wǎng)站論壇BBS、網(wǎng)絡錄像視頻、教師郵件、在線留言、師生討論專欄等方式了解學生關注的熱點,還可以通過深入課堂、走訪學生宿舍、召開學生座談會等形式篩選出學生關注較多的、影響較大的社會熱點問題,可利用各種資源,對大學生進行不同渠道的社會熱點的教育引導。
參考文獻:
[1]張萌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對當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J].學理論,2012(15):270-271
[2]邱柏生論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思想傾向的影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