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萌?。ㄇ鄭u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100)
?
頸椎病患者應用中醫(yī)護理措施治療的護理分析
紀萌健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100)
【摘要】目的 分析頸椎病患者應用中醫(yī)護理措施治療的護理。方法 將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頸椎病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75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yī)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在經(jīng)過中醫(yī)治療護理后,觀察組36例痊愈、21例顯效、16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3/75);對照組26例痊愈、25例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1.3%(61/75)。結論 針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在治療過程中選擇采用中醫(yī)治療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頸椎情況,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頸椎??;中醫(yī)治療;護理;效果
頸椎病屬于典型的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在我國中醫(yī)中屬“痹證”范疇,臨床中也是一種典型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好發(fā)人群以骨質疏松、抵抗能力較低以及中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典型的臨床癥狀多為頭昏、頸部活動受限、頭痛等,患者容易發(fā)生頸椎慢性勞損。中醫(yī)治療頸椎病有顯著效果。本次研究將分析頸椎病患者應用中醫(yī)護理措施治療的護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頸椎病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75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yī)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其中觀察組男43例,女32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56.3±3.2)歲;對照組男48例,女27例,年齡79~73歲,平均年齡(58.3±3.6)歲。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我院CT檢查以及X線攝片確診為頸椎病,同時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下肢發(fā)緊、行走不穩(wěn)等情況。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輔導、健康宣教以及飲食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護理其方法為:
1.2.1 對患者進行按摩:使患者處于坐位,按摩患者風池穴、天宗穴、曲池穴、風府穴、以及中渚穴,按摩時采用一指禪推法,從而達到疏通經(jīng)絡的目的;隨后在患者背部、頸肩部以及上肢處采用推、拿、滾法按摩。
1.2.2 常規(guī)護理:為避免患者風邪加重病情,告知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對頸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同時告知患者保持正確的睡姿,針對于頸椎后緣增生患者可以適當?shù)膲|高枕頭,睡眠時以仰臥位最佳,可在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患者勁下墊小枕。
1.2.3 心理輔導:頸椎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且難治愈等諸多特點,患者難免會存在緊張、抑郁、煩躁以及不安等諸多表現(xiàn)。在對患者進行中醫(yī)治療時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傾聽患者主訴,通過委婉、易懂的方式告知患者頸椎病在治療中是緩慢的過程,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接受治療。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需注意的相關事項。
1.2.4 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若是發(fā)生肢體麻木、眩暈以及心律失常等情況時需要及時搶救。頸部推拿時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手法,特別是對于牽引治療的患者,視患者病情酌情選擇臥式牽引或坐式牽引,逐漸提升牽引重量。牽引時患者如果發(fā)生惡心、頭暈情況需要及時停止。
1.3 觀察指標: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經(jīng)過中醫(yī)治療護理后,觀察組36例痊愈、21例顯效、16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3/75);對照組26例痊愈、25例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1.3%(61/7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頸椎病屬于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的“痹證”范疇,患者若是長期伏案低頭工作、外傷或慢性勞損時,滲透于筋骨,對患者經(jīng)絡造成阻塞,從而產生氣血不暢,脈絡受阻而致[1]。中醫(yī)療法包括針灸、牽引以及按摩等,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理曲度,使受壓迫的神經(jīng)根得到緩解,同時消除腫脹情況,對粘連進行分離,進而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提升了血液供應,修復患者病變組織[2]。
針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治療存在一定困難,時常會由于患者用力過度或動作過猛以及鍛煉方式不當而產生復發(fā)情況,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中醫(yī)治療方式,同時配合有效護理,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3]。在治療期間告知患者做到勤鍛煉,做好保暖措施,教會患者日常生活中正確的坐姿和睡姿。同時護理人員也需要加強對此類患者的重視,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培訓,做好自我調養(yǎng),保證每天休息時間充足,降低負復發(fā)率。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經(jīng)過中醫(yī)治療護理后,觀察組36例痊愈、21例顯效、16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3/75);對照組26例痊愈、25例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1.3%(61/75)。進一步說明了針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在治療過程中選擇采用中醫(yī)治療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頸椎情況,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代桂榮,董新莉,李延紅,等.頸椎病的中醫(yī)護理和健康教育[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8):919-920.
[2]李紅梅.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 (11):336-337.
[3]李長有.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 (14):95.
· 文獻綜述 ·
Analysis of Nurs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reatment
JI Meng-jian
(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ethods In February 2014 - March 2015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15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5 cases for each group of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TCM nursing measures;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recovered, 21 cases, 16 cases had marked effect, 2 cases of invalid eff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3% (73/75); 26 cases were healed, 25 cases, 10 cases had marked effect, 14 cases of invalid eff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3% (61/7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giv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ebra,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Nursing;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3.6;R68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3-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