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49)
?
當代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現(xiàn)象之我見
徐雷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255049)
摘要:目前,“手機依賴癥”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心理疾病”,當代大學生作為“手機依賴癥”的重癥群體,過度的使用手機會給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嚴重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依賴癥
手機依賴癥又稱為手機依賴綜合癥,是指人們對于手機過度依賴到已經(jīng)能對自身的健康、學習或工作產(chǎn)生多種負面影響的一種現(xiàn)象。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逐漸淪為手機的“奴隸”。
自身原因:首先,大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對手機的功能過分迷戀。大學生在??臻e時間較多,相對比較自由,對于手機上許多新鮮有趣的事物缺乏判斷力和自控力,不能有效地控制手機使用的時間和方式。其次,許多大學生存在厭學情緒。由于中學學習壓力過大,升入大學后就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通過玩手機來擺脫學習約束,對于自己“放縱補償”。再次,大學生對于獲取信息及休閑娛樂的需求。在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的數(shù)據(jù)信息讓人應接不暇,來自不同領域的新聞能夠?qū)Σ煌瑦酆玫拇髮W生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手機作為一種新型的移動智能終端,能夠簡單快捷地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首選工具。同時,許多大學生會選擇使用智能手機來觀看影視作品、體育競賽、娛樂節(jié)目以及玩“手游”等,以此來滿足自己多樣化的休閑娛樂需求;最后,大學生的攀比心理。如今,手機已有簡單的通訊工具轉(zhuǎn)變?yōu)闀r尚個性的標志物之一,擁有一款時尚高端的智能手機成為許多大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一旦周圍群體中有購買高檔手機的現(xiàn)象,就會形成一種“傳染”,而當大學生用高昂的價格購買到想要的手機時,多數(shù)會“愛不釋手”、“越陷越深”。此外,手機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際交往工具,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的主要交往渠道,尤其是智能手機強大的信息交互技術,使得大學生更傾向使用微信、QQ、陌陌等社交軟件交往。
外部原因:首先,我國當前社會文化生活日趨多元化、復雜化,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手機的使用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通過手機可以實現(xiàn)娛樂、購物、學習、交往等多種物質(zhì)和精神需求,尤其是各種APP的推廣,使得人們通過手機便能夠滿足各種生活需求,長時間的使用手機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tài),手機依賴現(xiàn)象屢見不鮮,甚至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所以,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又缺乏相應措施來預防群體手機依賴癥的發(fā)生,使得大學生手機依賴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次,當?shù)卮髮W生生活的年代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家庭條件基本富裕,并且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缺失,有的家長早早就為學生購買了手機,甚至對于其過度玩手機并不勸阻,造成了學生的“我行我素”。同時,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xiāng),家長也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手機依賴癥、泡網(wǎng)吧這類問題也就容易發(fā)生;最后,我國多數(shù)高校的管理有問題,尤其是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對于大學生過度使用手機的現(xiàn)象不以為然,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也不予制止,再加上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足,學生將過多的興趣和精力放在了手機上,很容易形成手機依賴癥。
自身努力:首先,大學生必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感覺自身已經(jīng)存在手機依賴癥,就需要加強自我反思,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上來,在自己的空閑時間都去圖書館、打工、體育場等地方,逐漸改掉過度依賴手機的習慣;其次,大學生應該多看一些心理健康的書籍,培養(yǎng)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交際圈,多和同學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最后,大學生應該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珍惜大學時光,分清主次,認清生活重點,不要讓自己淪為手機的“奴隸”,影響到學業(yè)和命運。
外部干預:首先,教育部、文化部要聯(lián)合出臺相應的規(guī)范措施,可以借鑒國外的有效做法,同時號召社會各界發(fā)揮力量,通過媒體宣傳等方式來引導大學生克服手機依賴癥;其次,作為高校,應該加強學生管理,對于上課玩手機的學生給與扣除學分等處罰,同時可以開設預防“手機依賴癥”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強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最后,家長應從孩子小時候起就督促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在大學期間也要多和孩子溝通,給與必要的溫暖和支持。
由于手機依賴癥還不屬于醫(yī)學范疇,雖然,目前為止手機依賴癥還構不成嚴重的心理障礙,但是使用者過度依賴手機容易產(chǎn)生抑郁、焦慮、自卑的心理問題,有的人會因為沒帶手機心神不寧、心煩意亂,甚至出現(xiàn)心悸、氣促、頭疼、眼睛干澀、瀕死感等癥狀。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出現(xiàn)過類似因為過度使用手機而猝死的現(xiàn)象,因此,作為當代學生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要讓手機成為人生的絆腳石,要正確地認識手機的作用,提高自我控制力,告別手機依賴癥。
參考文獻:
[1]王銳烽,羅歡.手機依賴癥的研究進展[J].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01)
[2]聶嵐,劉玉林.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分析及預防[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4(0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