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蘭
?
針對性護理對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恢復效果的影響※
吳 蘭
【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對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恢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zhèn)隆都醫(yī)院收治的1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PFD)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順序進行隨機編號,單號納入觀察組,雙號納入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的康復治療依從性、盆底肌肉張力、尿失禁與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及性生活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健康信念評分、康復鍛煉依從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盆底肌肉張力3級及以上產婦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性生活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FPFD初產婦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高其盆底肌康復治療依從性,明顯改善盆底肌肉張力,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分娩;盆底??;康復治療
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zhèn)隆都醫(yī)院,廣東中山 528471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PFD)是一種常見而未被充分認識的疾病,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所造成的疾患[1]。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孕婦產后及時進行有效盆底肌康復鍛煉可減輕盆底肌損傷,促進盆底功能更快恢復[2-3]。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為針對分娩后盆底功能受損所設計的物理療法,可有效鍛煉盆底肌,但療效與產婦依從性密切相關[4],因此提高產婦依從性,積極配合盆底康復治療對于提高產婦產后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針對性護理對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恢復效果的影響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FPFD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順序進行隨機編號,單號納入觀察組,雙號納入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初產婦年齡23~31歲,平均(28±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6例,大專及以上11例。對照組初產婦年齡25~30歲,平均(27±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5例,大專及以上10例。兩組初產婦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單胎且為足月分娩;②無妊娠合并癥;③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臟器疾?。虎诩韧信枨皇中g史;③合并急慢性傳染疾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禁飲碳酸飲料與酒類,避免腹壓運動,指導患者健康生活習慣、定期排便、康復訓練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
1.3.1 健康教育 結合患者文化程度舉行座談會,詳細介紹盆底損傷相關知識,以增強其對盆底康復鍛煉必要性的認識。妊娠與分娩可能對女性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損傷,初期會出現(xiàn)尿失禁、尿潴留等癥狀,后期以大便失禁、性交痛、泌尿道或生殖道感染、腰部不適等為主,且其發(fā)生率在30%左右。
1.3.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產婦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其康復鍛煉意愿,一對一指導產婦康復鍛煉方法使其對康復鍛煉有一定認識,同時明確其在鍛煉盆底肌方面的意義,消除產婦顧慮。每日詢問產婦感受,注重其對康復治療的意見及效果,與其共同對康復治療計劃與目標進行修訂,最終制訂個性化康復治療方案,確保產婦按時行康復鍛煉。
1.3.3 康復鍛煉 取側臥位,食指戴一次性手套后蘸液狀石蠟后輕插入產婦肛門,指導其進行縮肛運動,每次收緊肛門3 s以上,放松后再次收緊,15~30 min/次,2~3次/d,1周后逐漸增加縮肛運動強度和時間。同時行嬰兒式仰臥、雙腳并緊、腿上升式仰臥、椅子樣膝蓋等康復鍛煉,每日至少1次有意識控制排尿速度。6~8周對于盆底肌不收縮或收縮不理想產婦,電刺激可提高其神經肌肉興奮性,采用XFT-2002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儀(訊豐通公司),頻率8~32 Hz、脈寬320~740 us,刺激強度以可耐受、無疼痛感覺為宜。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康復治療依從性、盆底肌肉張力、尿失禁與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及性生活滿意度。①康復治療依從性:采用我院自制的依從性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包括健康信念和康復鍛煉依從評分,總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產婦依從性越高。②盆底肌肉張力:康復治療2個月后測定產婦盆底肌肉張力,分為0~5級,級別越高恢復情況越佳。③性生活滿意度:參照國際女性性功能評估量表進行測評,包括性欲、性高潮、性交流、性交舒適程度、性交頻率、夫妻關系6個條目,每項1~4分,總分越高,性生活質量越高。由產婦獨立完成問卷,康復治療前后總分提高不少于6分為滿意。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康復治療依從性比較 干預前,兩組產婦的健康信念評分、康復鍛煉依從性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健康信念評分、康復鍛煉依從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康復治療依從性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康復治療依從性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健康信念評分 康復鍛煉依從性評分對照組 50 61±8 83±10*62±8 74±9*觀察組 50 60±10 94±4*#61±9 83±6*#
2.2 盆底肌肉張力比較 觀察組盆底肌肉張力3級及以上產婦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及性生活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性生活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2 兩組產婦盆底肌肉張力比較[例(%)]
表3 兩組產婦尿失禁與盆腔器官脫發(fā)生率及性生活滿意度比較[例(%)]
大量研究表明[5-6],盆底功能障礙與妊娠、分娩密切相關,妊娠分娩可對盆底肌肉功能造成損傷以致盆底肌力降低,若不及時進行恢復性訓練,子宮、直腸、膀胱等盆腔器官就難以恢復正常解剖位置[7]。
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方案較多[8-9],其中電刺激是指通過不同頻率電流刺激促進產婦盆底肌肉收縮,增強盆底肌群收縮力[10]。縮肛運動通過運動刺激能促進產婦盆底肌肉收縮而增強盆底肌群收縮力[11]。本研究兩組產婦均于分娩后進行康復治療,其中觀察組在康復治療基礎上施行針對性護理,旨在提高產婦康復治療依從性。依從性指患者行為與醫(yī)囑符合程度[12],產后康復治療執(zhí)行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婦自身,因此依從性對產后盆底肌恢復情況影響重大。根據(jù)“K-A-P”健康教育模式[13],健康行為的轉變離不開知識及態(tài)度的轉變,產婦對盆底肌康復鍛煉充分認識后會最終影響其態(tài)度及行為,可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健康教育與心理支持等護理措施的施行提高了產婦的健康信念與自我效能,進而可積極主動配合康復治療,恢復效果更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健康信念評分、康復鍛煉依從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盆底肌肉張力3級及以上產婦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性生活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FPFD初產婦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高其盆底肌康復治療依從性,明顯改善盆底肌肉張力,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周錦明,袁曉莉.產褥期婦女堅持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13-15.
[2] 徐土珍,孫秋華,黃嘯,等.盆底肌訓練對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4,35(8): 591-595.
[3] 王新,鄧美蓮,李桂友,等.持續(xù)性指導圍生期盆底肌鍛煉對產后盆底肌張力及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9): 3308-3310.
[4] 孫梅芳,母華欣.盆底肌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產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1): 29-31.
[5] 張穎,趙純.產褥期婦女堅持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影響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4):158-160.
[6] 范保維,孫小麗,陳偉芳,等.健康教育-盆底肌訓練模式預防女性尿失禁的隨機對照試驗[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3): 7099-7101.
[7] 楊幸華,燕鐵斌,彭樹秀,等.盆底肌電刺激用于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的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24(8):715-718,726.
[8] 戎明梅.盆底肌鍛煉聯(lián)合生物反饋在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101-102.
[9] 張孝英,楊俐.綜合干預對產褥期婦女盆底肌力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3,34(3):477-479.
[10] 李荔.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鍛煉在產后盆底功能康復治療中應用效果觀察[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10(2):90-92.
[11] 畢霞,王雪強,孫丹,等.盆底肌電刺激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6(3):206-209.
[12] 葉笑梅,朱雪燕,孫曉妙,等.產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產后尿失禁的臨床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954-1956.
[13] 楊素勉,馬衛(wèi)景,王秀粉,等.個體化指導產婦盆底肌鍛煉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3):2118-212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67
基金項目:※基層醫(yī)院產婦盆底功能障礙(FPFD)護理路徑實施探索(2015A020423)
作者簡介:吳蘭(1963.4-),??茖W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