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譯《貝奧武甫》中照應銜接的研究

2016-07-07 13:36:01劉菁筠
戲劇之家 2016年13期
關鍵詞:銜接

劉菁筠

【摘 要】照應是語篇銜接分析的重要手段。謝默斯·希尼英譯本《貝奧武甫》語言直接精練、內容前后連貫。本文深入剖析照應在該譯本中的運用,并幫助讀者以新的角度理解并欣賞該詩。

【關鍵詞】銜接;照應;《貝奧武甫》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71-02

一、銜接理論

《貝奧武甫》(Beowulf)全詩共3182行,是用古英語(即盎格魯——撒克遜方言)記錄下來的。愛爾蘭詩人、翻譯家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用現代英語把古英語《貝奧武甫》完整譯出?!跋D岬摹敦悐W武甫》已成為獨立的詩篇,至少可供兩代人閱讀”。該譯本內容前后呼應,語義前后連貫,語言銜接尤其是照應銜接在意義上起到解釋及增強等作用。

1976年韓禮德(Halliday)和哈桑(Hason)出版的《英語的銜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書對銜接的具體手段進行描述與分析。照應是銜接的主要手段。如果對于一個詞語的解釋不能從詞語本身獲得,而必須從該詞語所指的對象中獲得解釋,這就是照應。因此,照應是一種語義關系,解釋發(fā)生在句間所構成的語篇內關系而非句內關系。張德祿和劉汝山發(fā)展了語篇銜接理論,總結出銜接的10個原則,到2012年增加到11個原則。照應一般分為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結合照應的分類及其銜接原則,本文將對希尼英譯《貝奧武甫》進行分析。

二、英譯《貝奧武甫》中照應手段分析

(一)人稱照應。用人稱代詞及其相應的限定詞和名詞性所有格代詞所表示的照應關系叫做人稱照應。也就是說,當一個實體、概念或事態(tài)再現時,我們不用原來名詞或再描述一遍這件事情,而用相應的代詞來指代,名稱出現不一樣但是它所指的對象或內容是同一事物。從概念上我們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人稱照應是第三人稱代詞及其相關詞類;其次,所體現的照應關系實際是一種語義關系,這樣我們才能在語篇內找到前后所指,使語篇內容連貫、表意明確通達。

1.復現指代原則?!敦悐W武甫》人物眾多,因而人稱代詞使用很多。又因為詩里有大量的敘事形式即直接引語的使用,各種人稱使用豐富,從第一、第二人稱到第三人稱都多次反復出現并各有所指,成功建立起語篇內部銜接機制、語篇及語境的銜接機制。

如果在同一個項目連續(xù)多次出現,就用同一個代詞,而不用同一個名詞來指代它,稱為復現指代原則。164行-169行描述怪獸格倫德爾(Grendel)對鹿廳(Heorot)進行第一次突襲取得勝利的這一節(jié)當中,節(jié)首用“Grendel”后,后面出現3次“he”,1次“his”,都指的是“Grendel”。這里一連使用代詞指代敘事的主體“Grendel”,描寫他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絕對優(yōu)勢,全國無人能擋。

隨后,在貝奧武甫及其勇士到達鹿廳并在那里休息的當晚,怪獸格倫德爾對他們進行突襲(710行-735行)。節(jié)首用“God-cursed Grendel”和“the bane of the race of men”來指明偷襲者的主角身份并說明它是個人神共憤的禍害,接下來的整個場景描寫都用“he”來指代“Grendel”。這里重復出現7次“he”,8次“his”,把讀者視覺的鏡頭定格在“Grendel”一系列緊湊的行動上,跟隨以他為行動主角的推移見證這一血腥事件的過程,把“Grendel”毫不心慈手軟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提高了讀者的緊張感。人稱照應的復現指代原則得到充分體現,詩中也多處使用這個原則。

2.阻斷原則。被其它項目阻斷后再出現時用名詞指稱的現象稱為阻斷原則。詩中1977行至1986行描寫貝奧武甫及其勇士們受到國王海格拉克(Hygelac)宴請的其中一個場景:國王Hygelac致辭完畢,哈烈斯(Haereth)的女兒給各位勇士斟滿酒,然后Hygelac又詢問勇士們在國外作戰(zhàn)的情況。Hygelac一直是這節(jié)描述的中心,因而始終占據主角地位。其銜接鏈被女兒哈烈斯斟酒中斷,之后便先以名字指稱復原,進而繼續(xù)用代詞“he”指稱來保持Hygelac在讀者記憶中的位置。

3.敘述焦點原則。本詩的照應銜接中多處運用了敘述焦點原則。敘述焦點的項目一般用代詞指稱,而非中心項目既可以用代詞來指稱,也可以用名詞來接續(xù)。該詩情節(jié)長,人物多,敘述視角可以從敘述人稱看出敘述內容的變換,從而讓讀者分清主次、先后、因果等關系。790行至835行先描述貝奧武甫和勇士們與格蘭德爾的搏斗,接著描述格蘭德爾刀槍不入,接下來描述格蘭德爾和貝奧武甫正面交手,貝奧武甫最終把格蘭德爾打敗。敘述焦點先集中在我們的英雄貝奧武甫決意與格蘭德爾生死一戰(zhàn)上,接著焦點又轉到他的勇士們身上,接下來的4個“they”一氣呵成表現出他們護主(貝奧武甫)與刀槍不入的半人半獸(格蘭德爾)搏斗的勇氣和行動,無奈勇士們的合攻奈何不了他。在這一小段的結尾處用“their demon opponent”開啟下文、轉移敘述焦點,接連使用2個“he”,2個“his”和2個“him”預言惡魔格蘭德爾的必敗下場。接著貝奧武甫出場與惡魔交手,從動作、情節(jié)、心理的發(fā)展,敘述焦點在兩個角色身上交替進行。這兩場戰(zhàn)斗的敘述焦點的出現先是“名詞+代詞復現”的模式,循環(huán)出現。這樣的銜接方式使焦點交替明確、語義連貫、內容清楚,讓讀者體驗了一場勢均力敵的硬戰(zhàn)。

(二)指示照應。指示照應實際是一種詞語指向的形式。說話者通過距離來確定所指對象。也就是說,指示照應中的參照點由說話者所在的位置和時間的遠近回溯或下延到所指對象。本文討論指示照應系統(tǒng)中的兩類詞,第一類是指示代詞,涉及具體的人、物或事件;第二類是附加語,涉及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或地點。例:

1.He had never been clamped or cornered like this.

2.After these words,the prince of the Weather-Geats was impatient to be away and plunged suddenly: ......

例1的“this”回指一個事件,回指前面格蘭德爾在搏斗中處處受貝奧武甫的牽制只好落荒而逃。此前人們對它是聞風喪膽、避之不及,而這一次與貝奧武甫的對決,他的力量卻不足以對抗貝奧武甫?!發(fā)ike this”把遇強則弱、“Grendel”前后的巨大反差呈現給讀者,也表現出古代社會崇尚力量、力量代表強者的觀念。詩中有多處“l(fā)ike this”的表達與用法。

例2的“these”是修飾語,復數,與名詞“words”一起回指上一節(jié)“Beowulf”臨戰(zhàn)前立誓的話。

3. That was their way,their heathenish hope; deep in their hearts they remembered hell.

4.They marched in step, hurrying on till the timbered hall rose before them, radiant with gold. Nobody on earth knew of another building like it.Majesty lodged there,its light shone over many lands.

例3的“that”也是中心詞,指事態(tài),回指前面一整句話,即他們在異教徒神社里對神像所立的誓言。例4中出現兩種照應,人稱照應和指示照應,但參照點所指為同一物。指示代詞“it”回指“the timbered hall”,避免行文中出現重復,為人稱照應。指示性副詞“there”也是回指“the timbered hall”,強調那里是圣殿的中心,輝煌又威嚴。指示代詞在該詩中出現的頻率較高,多為句內銜接,一部分為語篇內銜接,還有一部分為情景銜接,還有些同時具有句內銜接與情景銜接的情況。

(三)比較照應。比較照應指的是用比較事物異同的形容詞或副詞及其比較級表示的照應關系。因此比較照應涉及兩個或以上的實體及事件等的比較,而涉及詞語的指向會在語篇中尋找到與其構成比較關系的其它詞語。比較照應分為一般比較和具體比較。一般比較只涉及事物或事件的異同,具體比較就事物的數量或者質量進行比較,主要通過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來表達。例:

5.The chieftain went on to reward the others: each man on the bench who had sailed with Beowulf and risked the voyage received a bounty,......

“the others”所指的意義以下指方式從下文找到具體所指的意義。下指時是以下文的“each man on the bench”為參照點,“each man on the bench”后的定語從句說明了他們得到獎賞的原因。因而“the others”與上文的貝奧武甫構成比較關系,指的是隨貝奧武甫一起前來消滅格蘭德爾的勇士們。

6. One of these things,as far as anyone ever can discern,looks like a woman;the other,warped in the shape of a man,moves beyond the pale bigger than any man,an unnatural birth called Grendel by country people in former days.

“the other”所指的意義以回指方式從上文找到具體所指的意義?;刂笗r是以上文的“one of these things”為參照點,“these things”又可以回指到上一句的“two such creatures”,便可得知兩個怪物中一為格蘭德爾一為其母,而上文的“l(fā)ooks like a woman”指明“one of these things”是指其母,則此處“the other”與“one of these things”構成比較關系,指的是格蘭德爾。此例中還出現了“bigger”這一比較級,是Grendel和“any man”之間的比較,但這有別于句間的比較結構。也就是說,表達比較意義的詞語指向語篇內不同小句間的另一語言成分形成照應關系時,才是具有銜接作用的比較照應。希尼譯本中,比較照應銜接手段運用較少,主要通過“others”、“the other”等指示詞來形成句間的照應關系。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也較少出現,一般也只用在句內比較,不用跨句就能找到照應點。

三、結語

本文在分析研究希尼譯本《貝奧武甫》中發(fā)現,該詩的照應銜接手段中,大量使用了內指照應,也有不少外指照應。內指照應中使用最多的是人稱照應,比較照應較少出現,指示照應使用居中。人稱照應中較多使用的是復現指代原則、阻斷原則和焦點原則。這幾種原則并不總是單一出現,更多的是幾種原則混合使用,還與詞語銜接手段交叉使用。不僅第三人稱使用多,文中也多處出現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的交叉使用,使得語篇內和語篇外的銜接及其產生的敘述焦點發(fā)生轉移,這些對詩歌的主體突出、敘事重點明確、人物區(qū)分都起了很大作用。研究過程中還發(fā)現一些外指照應與內指照應交互使用的情況,也就是同時可以從情景中獲知所指對象也可以從語篇內明確所指對象。總之,銜接手段使得詩歌行文流暢、語義明確,為讀者研讀該詩提供很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McCarthy,Conor. Seamus Heaney and Medieval Poetry[M].Cambridge: D.S.Brewer,2008.87.

[2]Halliday MAK,Hasan R.英語的銜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31-304.

[3]朱永生,鄭立信,苗興偉.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5-27.

[4]張德祿,劉汝山.語篇連貫于銜接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97.

[5]張德祿.語篇分析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70-85.

[6]Seamus Heaney.Beowulf[M].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1.13.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英詩《貝奧武甫》的語篇銜接手段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KY2015LX432。

猜你喜歡
銜接
音樂表演專業(yè)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銜接之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12:14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淺議
試論小學階段中高年級作文的過渡和銜接
構建橋梁,走進高
《高中函數的概念》教后反思
淺談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
論刑事技術與刑事偵查的銜接與配合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58:58
高一英語教學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木蘭詩》中“行”的讀音還得商榷
高職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平利县| 油尖旺区| 丰顺县| 瓮安县| 抚远县| 元谋县| 镇江市| 新丰县| 固安县| 林州市| 保山市| 临泽县| 卫辉市| 文化| 珲春市| 阳新县| 巴南区| 新龙县| 波密县| 紫阳县| 乡城县| 菏泽市| 通辽市| 开远市| 安福县| 安泽县| 隆子县| 福州市| 佛学| 英德市| 西乌| 闵行区| 四川省| 于田县| 河北省| 凌海市| 古田县| 惠州市| 钟祥市| 莱芜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