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貴
摘 要: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國文學的精華,在增強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主要介紹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提升學生想象能力的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古詩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
古詩對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古詩中文言文部分的使用,雖然閱讀中文字部分學生能夠看懂,但是在進行理解的時候很多含義不能深刻體會,尤其是對于知識儲備量較少的小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
一、多媒體教學中開展情境創(chuàng)設
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比如,在進行《鵝》這課教學的時候,教師最好給學生提供一個“目之能見,耳之能聞”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欣賞古詩配畫的景象:運用動畫給學生展現(xiàn)一只鵝在水面上漂浮,并伴有聲音效果,給學生呈現(xiàn)一只大白鵝在碧波上輕輕浮動,紅色的腳掌向前劃水,有“嘩嘩”的聲效。學生在多媒體設備上看到這幅栩栩如生的畫面,聽到古典音樂的演奏,頓時感覺賞心悅目,學習熱情也油然而生。這時教師順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描述理解畫面中的內容。很多學生能夠流暢地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景象。多媒體作為古詩詞教學中的輔助工具,不但讓學生感受到畫面美,更能夠欣賞到音樂的韻律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詩意有一定感知后,對古詩詞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
二、教學中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古詩教學中詩情畫意不可缺少,古詩教學中要本著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與畫之間相通相融,主要是因為兩者之間的色彩結構和韻律美。詩歌本身就是一幅畫,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詩的內容畫畫,這也是古詩詞教學常用手段。如《楓橋夜泊》一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北M管字數(shù)不多,只有28個字,但是卻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美不勝收的國畫;學生能夠想象在深秋之夜,月亮已經(jīng)落下,霜滿天,天地之間寂靜祥和,在不遠處鳥啼傳來,這時候就會倍感寂寥。作者寫作過程中的幾個關鍵詞:月落,霜滿天,鳥啼,漁火零星,雖然畫面比較美,但在畫面中每一樣事物中都透露出凄涼,面對此情此景詩人為什么不高興,如果告訴學生這時正是詩人落第,感覺生命飄零,就能理解作者的愁字來源了,在短短的28個字中沒有一個字是愁,但是卻句句不落愁,這就是古詩的含義。
古詩學習中學生要想成為學習的主人,首先要學會讀書的方法,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在此發(fā)現(xiàn)美并且觀賞美。古詩中不溢于言表之美體現(xiàn)中國美的博大精深,也是師生學習的大課堂,所以古詩教學要讓學生學習古詩,感受文化。
參考文獻:
周彥會.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J].學周刊.2015(10).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