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茶到種茶,他想要追求的無非是“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罷了。
小躺,寂境嶗山綠茶主理人,廣告人和生活攝影師,寂境嶗山綠茶主理人。
“和、敬、清、寂”是茶道的精神,也是小躺這位茶思者追求的境界。從小就伴隨著嶗山海風晨霧里的采茶畫面長大。今年年初,他辭去了廣告公司美術(shù)的工作,離開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回歸自家的茶園,最初的想法只是想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去嘗試認識知名度還不高的嶗山綠茶。
茶園之前都由父母打理,已18年。從種植護理到采摘炒制,絕對良心品質(zhì),綠色有機。不使用化學肥料,而是使用豆渣和雞肥。不用塑料大棚,全是自然栽培。經(jīng)受住寒冬考驗的茶樹,在來年春天的味道是最香的。炒制的工序,以手工輔以小型機器,完全不會添加任何其他物質(zhì)。茶胚纖細黑綠,湯碧色青,清雅悠長,清香中帶一點點苦味,是最原本的綠茶味道。
小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包裝做得不一樣些。市場上現(xiàn)有茶葉的包裝,整體上差強人意,甚至跟茶的精神大相徑庭,還原茶葉質(zhì)素的本來面目成了最為重要的事情。因為小躺設(shè)計出身,所以對包裝游刃有余,他采用簡單的布袋、竹筒、麻繩這些自然的素材,并盡量少用印刷,使得嶗山綠茶在清新淡雅的包裹下,更顯寂境,而這也成為大家對“寂境”的第一印象,好感度隨之誕生。
小躺親自護理茶園的日常工作,并嘗試學習親自炒茶,他希望能打造一個完全有機、完全自然栽培的茶園。他家現(xiàn)在的茶園還比較小,陸續(xù)開發(fā)了綠茶、紅茶等9款茶葉,接下來的秋茶,會增加到12款。其實小躺還有許多的想法想去嘗試,比如想去燒制屬于“寂境”的茶器,或者“寂境”的棉麻衣衫之類,真正打造一個回歸中國茶文化的“寂境茶園”,但他堅持“寂境”并不會成為一個大品牌,而是會一直安靜溫暖地存在。小躺說:“中國是茶文化的源頭,有太多寶貴的財富等待我們?nèi)ネ诰蚝屠^承?!?/p>
小躺喜歡周作人式的喝茶:“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狈浅F匠?,但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增添多一些的 “茶意”。
與這種“玩法”有關(guān)的事:
嶗山的茶園,是中國最北方的茶葉種植區(qū),其實歷史并不太長。之前茶樹一直在道觀栽培,后來大面積的種植大概有20多年的歷史。嶗山的綠茶是南茶北種,因為嶗山的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所以最早在建國之初,就有人從杭州引進了茶樹,開始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