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張學智 楊 博 溫曉紅 劉祥萱 黃 潔
?
化學救援防護裝備體系建設研究
李 穎張學智楊 博溫曉紅劉祥萱黃 潔
摘 要
關鍵詞:化學救援防護裝備 個體防護裝備 集體防護裝備 支持保障裝備
目前,我國在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登記備案的危險化學品生產(chǎn)企業(yè)已經(jīng)超過2萬家,年生產(chǎn)能力在60億噸以上,日常儲備量在5000萬噸以上,涉及危險化學品數(shù)量巨大。龐大的化工產(chǎn)業(yè)源,導致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和火災等化學災害事故的潛在威脅急劇上升,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在提升預防化學災害能力的同時,我國也逐步加強化學救援能力的建設[1,2]。
針對任務環(huán)境中威脅與危害的復雜性,突出防護裝備體系化和系統(tǒng)化建設要求?;瘜W救援防護裝備體系建設,應堅持“頂層設計構(gòu)建體系、系統(tǒng)論證發(fā)展裝備”的原則,加強和加快具有各種危險化學品廣譜防護能力、綜合性能優(yōu)異的防護裝備建設。
化學救援防護裝備體系專指用于防止危險化學品傷害,保證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裝備體系,它是化學災害事故處置中必備的保障性裝備。按使用方式,防護裝備分為個體防護裝備、集體防護裝備,以及相關支持保障裝備三大類別(見圖1)。
個體防護裝備體系,是指用以保障人員呼吸道與皮膚免受化學及其它威脅和傷害的防護裝備系統(tǒng)。個體防護裝備依據(jù)美國EPA/OSHA標準分為A、B、C、D四個等級[3],主要分為呼吸道防護裝備和皮膚防護裝備。呼吸道防護裝備,主要包括: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防護口罩等;皮膚防護裝備主要包括:隔絕式防毒衣、全封閉式防護衣、透氣式防毒服、防毒手套、防毒靴、防毒內(nèi)衣、防護眼鏡等。根據(jù)任務種類、威脅水平、使用要求等,各裝備配套組合,構(gòu)成滿足防護要求的個體防護裝備系統(tǒng)[4-5]。
圖1 化學救援防護裝備體系
表1 個體防護裝備各主體裝備功能及適用場合
集體防護裝備體系[6],是指用以形成有效防護化學及其它威脅和傷害的密閉空間或環(huán)境,保障其中人員在不必配戴個體防護裝備的條件下,遂行各類救援行動時免受化學及其它威脅和傷害所需的防護裝備系統(tǒng)。集體防護裝備可分為可擴展柔性掩蔽部、便攜式應急掩蔽部、機動式集體防護平臺及個體傷員轉(zhuǎn)移裝置等。
支持保障裝備體系,主要是指與個體防護裝備選配使用的輔助防護裝備,保證個體和集體防護裝備防護功能和防護性能的支持、檢測、維修裝備,以及救援人員在救援行動中必備的具有通信、警示、自救等功能的專用裝備。
化學災害事故中,危險化學品對人員有特殊的危害效應,人員的安全防護是有效開展化學災害事故救援的根本保證?;瘜W災害事故危害特點及其對人員的防護要求,是選擇防護方式、防護器材,以及指導公眾防護行動的重要依據(jù)[7]。
在執(zhí)行化學救援任務時,依據(jù)呼吸防護和皮膚防護的實際需求,結(jié)合危害程度、作業(yè)環(huán)境、任務強度等具體情況,可根據(jù)基本配備方案,也可跨級選取相應的呼吸防護裝備和皮膚防護裝備進行組合配套,構(gòu)成滿足實際防護需求的裝備系統(tǒng),以保證救援任務安全、順利進行。表1描述了個體防護裝備各主體裝備功能及適用場合。表2描述了個體防護裝備的基本配置方案[8-9]。
在化學救援行動中,需要建立滿足不同任務需求的各種安全場所,也需要具備集體防護功能的機動平臺深入現(xiàn)場指揮、偵察、救生,以及較長距離運送救援人員等,現(xiàn)階段急需下列具備集體防護功能的裝備,見表3。但需說明的是,目前,我國這些裝備尚處空白,急需研制。
為保障救援任務順利進行,還需配備相應的支持保障性裝備,主要裝備選配方案見表4。
目前, 我國的化學災害應急救援的防護裝備體系建設,尤其是個體防護裝備體系建設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各級政府成立了應急救援隊伍并配備了一些個體防護裝備及支持保障裝備,但是,對于防護裝備的選用及使用還存在防護過度或者防護不足的問題。我國集體防護裝備在各級應急救援隊伍中還未有配備,其裝備還處于研發(fā)狀態(tài),相對于歐美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遠遠不能適應我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需求。在今后的裝備體系建設中,一方面須要求應急救援人員對于防護裝備的等級劃分、用途、適用范圍及使用方法全面掌握,另一方面要加強集體防護裝備的建設填補體系建設的空白,使防護裝備確實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表2 個體防護裝備的基本配置方案
表3 集體防護功能的裝備功能、用途及組成[10-12]
表4 支持保障裝備類別及用途[13]
參考文獻
[1]王小東,王巖,董中朝,周朝華. 國外應對化學事故的主要措施及對我國的幾點啟示[C]. 《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2011:138-142
[2]劉軍,孫萬國,王良曦. 技術保障裝備體制的論證與評估[J]. 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2002,13(06):25-28
[3]General descrip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levels of protection and protective gear.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s H 1910.120
[4]GB/T 12903-2008 個體防護裝備術語[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9
[5]GB/T 11651-2008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guī)范[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9
[6]程代云, 史喜成. 集體防護裝備技術基礎[M].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2008:12
Cheng Daiyun, Shi Xicheng. Collective protective equipment technology[M].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08:12
[7]王巖, 王小東, 程玉龍. 化學事故危害特點及其對人員的防護要求[C]. 第一屆中國指揮控制大會論文集 2013:608-611
[8]趙永華. 危險化學品事故人員防護與避難方式研究[J].
[9]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election Guide.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2009, 632
[10]A Ledda, S. Berardi, E Bemporad. A review of coll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workers in contaminated sites[C]. Risk Analysis Conference. 2014,Volume: 47
[11]Collective Protection[P]. U.S. Army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FM 3-4 Chapter 6
[12]Joy Jones. Achieving Access & Scaffolding Best Practice with Fall Prevention (Collective Protection)[R]. HSE Principal Inspect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Sector Safety Team. 2010
[13]NIJ Guide 102-00.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Emergency First Responders[M].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02.11
為了完善化學救援的裝備體系,基于對國內(nèi)外化學救援防護裝備的分類分析,建立了以個體防護裝備、集體防護裝備及支持保障防護裝備三個裝備體系組成的化學救援防護裝備體系,并給出了其主要裝備的功能、用途及選擇使用,研究結(jié)果可以應用于化學災害救援工作中,為應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1.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2.國民核生化災害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