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德育滲透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音樂教育就是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發(fā)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文以音樂課堂教學為基礎,通過舉例,歸納等各種論證手法精辟地論證出:音樂教學中應進行德育滲透,這一論點。
【關鍵詞】德育 美育 音樂 育人 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17-01
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fā)情感,激活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展開的,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中,不斷發(fā)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強德育意識,從備課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師應該牢固樹立德育意識,以教材為內容,以課堂為陣地,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課都有德育的側重點。
有些教材有很明顯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歌唱祖國》,《共青團之歌》等。還有一些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去挖掘、發(fā)現(xiàn)。如:《走向大自然》等。
二、把德育滲透至教學全過程
教師要認識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德育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音樂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運動與結構中讓人們感知美、享受美。學校音樂教育應注意抓住音樂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樂,做到以樂恰性,讓他們欣賞、感受、體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的美,用音樂之美陶冶性情,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如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學生聯(lián)想到平靜的江水、皎潔的明月等鮮明如畫的音樂形象;欣賞中國少兒廣播合唱團演唱的《搖籃曲》、《鱒魚》等名曲可使學生產生一種“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愉悅心情。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強的,凡長期經過音樂熏陶的學生,其性情、精神、氣質以及思想意識、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具有牢固的穩(wěn)定性,能讓其一生獲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以育人教育為宗旨,努力做到以樂輔德、促智、怡性,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滲透德育于音樂藝術美之中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音樂教學大綱》明確提出:“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還特別提出:“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于音樂藝術之中。要注意音樂知識教學,音樂能力培養(yǎng),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p>
作為美育教育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它對陶冶情操,品行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應緊抓旋律、節(jié)奏、音色、拍點、曲式和聲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導學生進入歌{樂}曲意境中,抒發(fā)美好的情感。如:在學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除了讓學生了解它的歌詞含義,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著重分析撲捉歌曲中的典型鏡頭,三次“起來”層層向上的激昂呼喊聲把全曲推向高潮,像嘹亮的沖鋒號聲激勵著無數(shù)戰(zhàn)士奮勇殺敵,顯示中國人民前赴后繼起來戰(zhàn)斗的英雄氣概。結尾處再三強調“前進”二字,并用了重音記號,象征著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畏艱險的英雄形象,充分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英勇戰(zhàn)斗,勇往無前的精神。同學們在演唱時要嚴肅自豪情感真摯,可謂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四、將德育滲透于各種課型之中
音樂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學,讀譜知識,欣賞教學等綜合訓練等,教師要分析這些課型的特點,寓德育于各種課型之中。
課本中的歌唱教學所選用的歌曲內容題材,豐富、廣泛、多樣,歌曲的優(yōu)美旋律與生動活潑的語言學生愛聽愛唱,教學內容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如《春光明媚》、《愛我中華》等等歌曲。
在進行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時,要注意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同時,加強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逐步了解音樂語言及表現(xiàn)情感的過程中,激發(fā)音樂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
音樂欣賞教學通過對古今中外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熱愛祖國民族音樂文化,激勵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賞《長征組歌》,此組歌用音樂的藝術手段,反映了中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那震撼中外的偉大事件。組歌中每一首都是將英雄史詩與各地民間音調和紅軍傳統(tǒng)歌曲的音調和諧的融合在一起,生動地描繪了長征中的每一場景。在欣賞時讓學生們聯(lián)想:一個個紅軍戰(zhàn)士,為實現(xiàn)理想,打倒反動統(tǒng)治,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繪出了新中國的壯美圖景。了解到這些以后,讓學生邊聽邊用哼鳴的聲音來跟唱,使學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就要更加努力武裝自己的頭腦,建設自己的祖國。又如欣賞《春江花月夜》,在欣賞這首著名的管弦樂曲之前,可以先給同學們講:“在英國東方音樂節(jié)上,我國只有幾十人的管弦樂隊演奏了《春江花月夜》這首樂曲,當演奏結束時大廳內靜極了,隨之而來的是雷鳴般的掌聲?!蓖瑢W們聽了這個故事后,會非常激動,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把德育滲透于各種教學手段之中
結合教材將音樂故事,將古今中外音樂家的傳記,名人與音樂的趣聞軼事,作品珍聞等用故事形式講給學生們聽或者讓學生們自己講,在學生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如:“冼星海小時侯父親去世,1929年10月隨母親去法國勤工儉學,每天做10個小時以上的苦工,生活及其艱苦,他不但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巴黎音樂學院,而且還學到了高超的藝術技巧,成為了一名引人注目的音樂家,好多人勸他留在巴黎,他都拒絕了。
結合教材做音樂游戲。游戲是學生們很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它使學生們的個性得到充分表現(xiàn),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性格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品質。
結合教材做律動,歌舞表演,這也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它通過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六、把德育溶入到教師自身的形象之中
對我們這些音樂教師來說,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應具備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豐富的知識、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這將會對學生們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整潔大方的衣著,自然端莊的教態(tài),形象生動的語言,富有激情的歌唱,優(yōu)美動聽的琴聲,準確熟練的指揮,工整認真的板書都會時時刻刻影響學生,使學生們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別是教師的師愛品質,道德行為對學生們的一生都可能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平時嚴格要求自己,抓好個人修養(yǎng),為人師表。
總之,在音樂這塊教育園地里耕耘,在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決不能忘卻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更不能忘卻去完成“塑造人類靈魂”這個既光榮又艱巨的偉大使命!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為把學生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奮斗終身!
參考文獻:
[1]人民出版社音樂教育編輯部《教學參考書 音樂》
[2]人民出版社《音樂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