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權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想要進一步實現三維目標,教師就必須轉變自身的角色,采用引導式教學來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提升課堂效率。教師還應提升學生課堂思考的主動性,采用過程式問題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三維目標;情境;問題;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轉變教師角色,引導創(chuàng)造情境
課堂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對教師的身份定位轉換成了課堂的引導者。教師想要進一步實現化學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轉變自身角色。
所謂情境,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心態(tài),選取與學科知識相關的素材,在課堂之初構造出一個假想的情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維進入這個情境之中,繼而對知識進行主動思考。在高中化學課堂上,角色扮演教學法是一種趣味性極高的情境教學法。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方面,物質內部的分子結構、反應物之間的化學反應,用化學語言并不能夠直觀地展示,高中的實驗器材也并不足以將化學課堂的內部化學反應加以真實呈現。另一方面,許多化學定義并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真實情境。例如,氣體的摩爾體積等概念,其抽象性往往是教師引入新知識的難點。
而角色扮演教學則正好可以解決這個難題,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例如,在氣體摩爾體積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很容易將這個抽象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扮演氣體分子:4名大個子男同學分別位于教室的四個角落,4名小個子女同學也分別位于教室的四個角落,他們圍成矩形面積大小——幾乎一樣。學生通過游戲中形象的角色扮演,掌握了抽象的知識——氣體體積與分子自身大小幾乎無關,相同數目分子的體積取決于分子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再介紹氣體摩爾體積,必然水到渠成。
二、提高學生地位,采用過程式問題教學策略
過程式問題教學,更加強調問題解決的過程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式思維,而后才是對解決問題情況的探討。過程式問題教學的核心在于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吸引力,繼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促使其積極思考。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提升問題的趣味性。對于化學課程而言,利用化學實驗以及生活實驗來加強學生的情感活動體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學生通過獲取社會信息,自行對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和處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一定程度地展示自我,獲得成就感。
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研究能力,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措施鼓勵學生多多發(fā)表意見,并且要幫助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將討論的問題進行分解,降低難度,同時對一些學生討論出現偏離主題的現象進行適當引導以回到正軌,最后對一些不喜歡討論的學生給予關注,盡量使這些學生不被邊緣化或孤立化。
三、改善師生互動,有效評價
改善化學課堂師生互動現狀,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首先,化學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要充分重視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目標,改變以往“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應該將師生互動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去。
其次,化學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不能讓課堂過分嚴肅,也不能讓課堂過于輕松,應該營造出一個輕松但又富有學習氛圍的課堂,為良好的師生互動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再次,教師應該在師生互動活動中體現出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平等原則,真正意義上保證學生的自由發(fā)言,淡化教師的權威,允許學生自由發(fā)言,對于一些錯誤觀點,教師要進行糾正,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最后,教師應該設置多種課堂評價方式,不能夠單一利用成績或者表現來評價學生;而應該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同時,教師還應該在學生之間設置相互評價模式,或者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方式的評價以及學生自評的評價方式。
總之,在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中要實現三維教學目標,需要化學老師勇于探索、 敢于實踐。
參考文獻:
[1]李方泰.關于化學教學目標及目標教學的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 2000,(2):62-63.
[2]陳獻忠.當前中學化學教師對教學目標認識的調查[J].化學教育, 2010,31(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