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清Mao Yanqing
?
漫談銅手爐
Discussion on Bronze Hand Warmers
□毛艷清
Mao Yanqing
The bronze warmer is daily appliance used to warm the hand and gains its currenc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hand warmer has various styles and shapes. During the reign of Wanli in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ZHANG Guqi, HU Wenming and WANG Fengjiang are the leading hand warmer makers. The article selects and appreciate several exquisite hand warmers. Although they are not necessarily needed in our daily life, they are recently favored by the collectors.
銅手爐即手烘爐,又稱袖爐、捧爐、火籠,顧名思義就是曖手的生活用具,流行發(fā)展于明清時期。
銅手爐由爐體、爐蓋、提梁組成,有的無提梁。在爐體內放入燃著的木炭,蓋上鏤空的爐蓋,熱氣從鏤空的孔洞中冒出,即可暖手。手爐的器形豐富多彩,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燈籠形、魚蔞形等等。
明末萬歷天啟年間,在浙江嘉興和上海淞江地區(qū)出現(xiàn)了以張嗚歧、胡文明、王鳳江為首的制爐名匠,將手爐的制作工藝發(fā)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安徽省文物總店藏二件張鳴歧刻款銅手爐,一件胡文明刻款山水梅花銅手爐。
張鳴歧明代銅器名匠,浙江嘉興人,生卒年月不詳。善制銅手爐,他選用精煉的紅銅,銅質純凈,工藝精湛,制作的手爐多姿多樣,造型樸實而富有變化,爐蓋花紋繁縟精細,爐蓋爐體吻合極其嚴密,雖久開合而不松懈,爐膛光滑,尤其是爐中炭雖熾甚,而不過熱。一時重之,稱為“張爐”。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藏有張鳴歧銅薰爐和手烘爐。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銅手爐,高6.8、長8、寬8厘米,可謂“爐體嬌小,小不盈掌?!睜t底刻“鳴歧”二字,為陽文小篆。爐為紅銅呈栗殼色,光潔圓渾,造型精巧而古樸,爐蓋鏤雕精密,紋飾有規(guī)律性,爐身飽滿渾厚,爐膛光滑。無提梁,應屬于袖爐。小巧玲瓏,令人愛不釋手(圖1)。
圖1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銅手爐,高8.2、長12、寬8.7厘米,爐底刻“張鳴歧制”四字,為陽文小篆。爐為紅銅呈栗殼色,爐蓋縷刻纏枝菊花,紋飾細密有規(guī)律。爐身光潔圓渾,平整素凈,平底,有提梁,使用方便(圖2)。這二件張鳴歧刻款銅手爐都沒有銹蝕,這是張氏手爐的又一優(yōu)點。
圖2
胡文明,明代銅器名匠,云間(原江蘇松江府的別稱)人。最善長鑄造銅香爐,善仿古銅器,彝、鼎、尊、卣之類的器物,造形準確無誤,紋飾精致逼真。時稱“胡爐”。故宮博物院藏有胡文明鑄銅鎏金異獸紋爐一件。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胡文明刻款山水梅花銅手爐(圖3),高9.4、長16.7、寬12.9厘米,底款“胡文明”,爐為紅銅呈甘庶紅,華麗精美。爐蓋鏤雕山水景物,同時又采用了浮雕的手法,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栩栩如生。爐身通體浮雕梅花,花瓣內凹,精雕細致入微,生動活潑,搖曳生姿。
手爐起源于何時,史料并沒有明確記載,追本溯源可歸結于古代的陶器,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在陶器中保存蘊藏著火種,用來燒烤食物、煮食烹飪、防獸御寒。民間傳說手爐是隋朝時江都(今揚州)縣官許伍發(fā)明的。隋煬帝到江都巡游時,正值深秋,天氣寒冷,許伍吩咐下人端來了炭火盆供皇上和娘娘取暖御寒,看到皇上和娘娘在暖意盈盈的紅紅炭火上談笑風生,許伍便構思了一對龍鳳銅手爐,命江都銅作名匠趕制出來,做為江都的特色珍寶獻給皇上。民間傳說畢竟不是史實,白居易詩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據(jù)此推測唐以前已有銅手爐出現(xiàn)。直到明代才被廣泛流傳使用,到明代晚期,以張鳴歧為代表的銅手爐藝匠,創(chuàng)造出了手爐史的輝煌,成為藝術寶庫中又一瑰寶。
圖3
筆者認為銅手爐是從銅薰爐演變而來。薰爐又名香薰,作薰香之用,將香料燃于爐內,香煙從爐蓋上的縷孔中冒出,散發(fā)出濃濃香味。薰爐盛行于漢、魏晉時期。兩漢薰爐多為銅制,并有陶制作的薰爐,瓷薰爐始于東吳,流行于六朝,宋代南北方窯都有薰爐燒造,器形多呈球形、半球形,無底盤。明清時期薰爐種類繁多。
1968年河北滿城劉勝漢墓出土錯金銅博山爐,是焚香的用具。博山爐通體錯金花紋,造型圓渾飽滿而挺秀,蓋上鏤雕多層山巒,人物、動物、云紋,象征蓬萊仙境,爐盤象征海水飾錯金卷云紋,燃香于爐中,香煙從鏤空孔中冒出,有如云霧繚繞(圖4)。
圖4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西晉青瓷薰爐(圖5),此薰爐是西晉豪族周處墓葬出土,爐呈球狀,三熊足,上半部鏤空三角煙空,頂有一飛鳳,底部開一出灰扁圓孔,薰托呈淺盤形,三足。
圖5
安徽博物院藏北宋青白釉薰爐(圖6),薰爐蓋呈尖狀,爐身為圓筒形,底下有三個云形小足,造型圓渾飽滿,爐蓋鏤刻菊花紋,其下刻疊二十四峰,山峰間有十六個小圓孔,蓋口邊緣刻畫二道弦紋。
圖6
江西省博物館藏南宋青白瓷薰爐(圖7),爐蓋半圓形,鏤空纏枝牡丹紋,爐體直壁,飾蓮瓣紋,爐平底三足。
圖7
清代銅手爐沿續(xù)明代的制作風格,早期器型主要是方、圓型,渾厚古樸,爐蓋爐身紋飾簡潔樸素。許多銅爐藝匠仿造“張鳴歧款”,冒充“張爐”。他們的作品,無論是選材、造型藝術、裝飾工藝等各個方面,都不能與“張爐”等而論之。清代中期銅手爐造型之豐富,寓意之深刻,如:燈籠形表示“喜慶吉利,歲月紅火”(圖8)。魚簍形比喻,“稻米滿倉魚滿簍”。爐蓋鏤空紋飾除了傳統(tǒng)的幾何紋、纏枝紋外,還出現(xiàn)了文字,如:“福”、“壽”、“喜”字。爐身紋飾繁縟,內容廣泛,如:“神獸祥物”、“漁樵耕讀”、“八寶紋”、“福祿壽喜”等等,采用了浮雕和鏨花工藝的表現(xiàn)手法。有的爐手柄上還鏨刻花紋,工藝制作不厭其煩,不厭其精。清晚期銅手爐多為黃銅、錫黃銅、鐵黃銅,銅質底劣,工藝粗糙,爐蓋鏤空紋飾簡單,民國手爐日益衰落,工藝水平更加低下,黃銅質,造型多為圓形,爐體型加大,爐蓋上往往只是鏤空的圓孔,從暖手轉為暖腳之生活用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銅手爐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先由銅、錫制作的暖水壺替代,后隨著輕工業(yè)產(chǎn)品的日益發(fā)展,乳膠制成的熱水袋成為暖手的生活用品。
圖8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銅手爐不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但它并沒有就此被人們遺忘。它在藝術品收藏界又閃亮登場,成了被人們爭相珍藏的新寵。那豐滿奇異的造型,精致華美的工藝,使得它在拍賣會上頻頻亮相,身價齊飛。
銅手爐以它那珍貴的歷史價值與精美的藝術特色注定了永久的輝煌。
(責任編輯: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