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容
摘 要:人教版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育實驗教材,課業(yè)負擔較重。在低年級教材中圖文并茂,強調(diào)了聽話與說話的訓練是為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聽說的能力。
關鍵詞: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聽話與說話。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51-01
在低年級教學中加強說話寫話訓練,為學生打下正確用字用詞,寫一句簡短、通順、完整的話,再寫幾句連貫的話的基礎,并初步打下說一段話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現(xiàn)根據(jù)我們幾年來所教教材內(nèi)容聯(lián)系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征,淺述我們在教學中的幾種方法。
一、聽說訓練
“聽”是說的基礎。聽力訓練時,老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選定材料,多為兒童喜聞樂見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自然現(xiàn)象、生活故事。同時配上與教材相關的實物、圖片、幻燈片讓學生既“耳聞”又“目睹”。例:一年級上冊課本20課《小熊住山洞》,我在課前制作幻燈片、圖片,上課時可作這樣的聽力訓練。
小朋友們,森林里的木材多么?老熊想象的房子是什么修建成的?漂亮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20課《小熊住山洞》,小熊一家為什么要住在山洞里?熊爸爸對小熊說:“我們?nèi)タ承?,造一間木頭房子住”。小熊春天怎么想?為什么舍不得砍?小熊夏天又看見什么?為什么舍不得砍?秋天小熊為么又舍不得砍?冬天小熊砍樹了嗎?
一年又一年,他們沒有砍樹造房子,一直住在哪里?后來森林里的動物為什么送來一束束鮮花呢?老熊和小熊不砍樹造房,說明它們懂得不亂砍樹木,熱愛森林,熱愛大自然……我們是小學生,更應懂得愛什么?啟發(fā)優(yōu)生領讀課文。
老師一面逐句逐段逐圖講,一面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引導學生看插圖,想問題。回答簡單提問,教師啟發(fā)學生珍愛動植物,學習環(huán)保知識。老師講完后,激發(fā)學生舉手回答,準備好后站起來后口述、介紹課上聽到的故事內(nèi)容。
二、組詞、補充句子(造句)訓練
136頁最后一練:讀讀說說:(并要求寫完整)。
束——一束束——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樹。
個—— —— 。
只—— —— 。
老師讓學生在一個句子的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淖衷~,使它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這樣不僅豐富學生詞匯,還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說話、寫話的能力。
三、對話訓練
老師要求學生注意聽,老師說上句,學生對下句。用對話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和想象力。例:老師說:“春天,我們到山林里去春游”。學生接著說:“山林里的花多,樹多、草多……美麗極了”。
四、看圖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看圖訓練法,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一 年級上冊20課《小熊住山洞》附有六幅插圖。教師可以這樣訓練學生口語表 達能力。
教師出示第一幅圖啟發(fā)學生:大熊和小熊站在什么地方?小熊一家住在什么地方?老熊對小熊說什么呢?老熊想砍木頭造什么?那么第一幅圖中有圈的遠處的木房子就是熊爸爸想象的。老師出示第二幅圖,問:春天,他們走進森林,樹上長滿了綠葉,小熊和老熊砍樹了嗎?就這樣逐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再把六幅圖內(nèi)容連貫起來敘述。在訓練中先分述,后總述,要注意把圖意說清楚、說完整連貫。
五、擴詞擴句訓練
在教學時,老師可用一個字擴詞,或簡單的句子作擴展點,讓學生把詞句擴成比較復雜的句子。如:看圖說話《吹泡泡》一節(jié),老師讓同學看圖,“吹泡泡”為擴展點,問:“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一個同學可能把吹泡泡擴展成三句話:“我們在操場上吹泡泡。我用吸管蘸了一點肥皂水,輕輕一吹,飛出了許多泡泡。這些泡泡有許多顏色,有紅的黃的,有藍的綠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六、仿句子訓練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訓練時,老師說范句啟發(fā),學生進行模仿。例:“猴子和松鼠比爬樹”。學生仿照句式說:“白鵝和鴨子比游泳”、“蜻蜒和蝴蝶比飛行、駿馬和小白兔比跑步……”。
七、表演訓練
就是在課堂中因地取材,虛擬情境。老師控制話題,學生自己正確地調(diào)配語言、語調(diào),配以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語進行真情表演,從而在情趣橫生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小兔運南瓜》。秋天豐收了,小兔種了許多南瓜,南瓜又大又重,怎么運走呢?這是一篇童話想象,講的是小兔平時認真觀察,看見有車路過瓜地,小朋友給它想了個方法,把南瓜推輪起來,滾著回家,兔媽媽表揚、夸獎了小兔真聰明。先讓學生一個扮演小兔搬瓜,一個扮演老兔高興,把故事情節(jié)表演完整。
八、辯論訓練
就是讓學生圍繞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展開辯論,有助于對問題的理解,還能提高表達能力。例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文,第一幅圖讓學生說出:小松鼠問鼴鼠“這是什么花呀?”第二幅圖圖意主要提出問題讓小朋友辯論、討論為小松鼠尋找答案:“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學生們討論發(fā)言,既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有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老師讓學生討論后都知道:花生結果不醒目,花生的果實是長在土里的,所以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結果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沒看到一個花生。通過事例教育同學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動腦筋想想。多多觀察,學習別人,也不能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靈活采用以上多種教學方式,認真?zhèn)渲\熟悉大綱,深鉆教材,了解學生,面向全體學生,認真按教學計劃上足課程,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聽話和說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寓學于樂中,使學生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 《中華教育論文集》。
[2] 《貴州教育》、《六盤水教育》。
[3] 《試教通訊》、《小學教學設計》語文品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