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風壓中心縱向位置的調整
由于風帆上推進力與模型體上阻力的作用點不是同一點,因此模型帆船在航行過程中會產生埋艏力矩和搶上風力矩。
顧名思義,埋艏力矩即一個迫使模型船艏向下的力量;搶上風力矩則使模型搶向、頂風,最終造成失速。如圖1、圖2所示,C為風帆上推進力作用點,R為模型體上阻力作用點。模型帆船在航行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橫傾(圖3),故C點一般處于R點的下風側。這樣一來,C點與R點之間的垂向距離L'和水平距離L分別成為埋艏力矩和搶上風力矩的力臂。風力越強勁,模型帆船風帆上的推進力T越大,橫傾角θ也隨之變大,埋艏力矩和搶上風力矩也迅速增大。
埋艏力矩=T·L= T·cosθ·LCR
搶上風力矩=T·L = T·sinθ·LCR
克服埋艏力矩的方法是在設計時讓模型船艏部位具有足夠的儲備排水量,本文不做贅述。搶上風力矩對模型的航行狀態(tài)影響很大,雖然可用不斷操舵的辦法加以糾正,但會導致航速下降(圖4)。要消除搶上風力矩,需調整風壓中心C點與模型體側阻中心R點的相對位置,這也是模型帆船調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風壓中心C點與模型體側阻中心R點的相對位置有三種情況,對模型航行狀態(tài)的影響如下:
(1)如果C點與R點在同一垂直線上,那么模型帆船在前進時僅產生橫傾和橫向漂移,沒有偏轉力矩(圖5);
(2)如果C點在R點之前(水平方向),那么在前進時不僅產生橫傾和橫向漂移,還有偏向下風方向的偏轉力矩(圖6);
(3)如果C點在R點之后(水平方向),那么在前進時不僅產生橫傾和橫向漂移,還有偏向上風方向的偏轉力矩(圖7);
克服搶上風力矩,就是利用當風壓中心處于側阻中心之前時,模型體可產生偏向下風方向的偏轉力矩這一原理,來消除因橫傾出現(xiàn)的搶上風力矩。
遙控模型帆船的風壓中心一般在側阻中心之前,二者水平距離約為水線長度的5%-10%。調整時可預先將二者距離設定在7%-8%的位置,選擇風速不大 (2m/s左右)、風向較穩(wěn)定的天氣,在較開闊的水面用浮標設定一個迎風航線。以較小的迎風角度操縱航行,觀察模型有無搶上風以至帆“發(fā)飄”失速的現(xiàn)象。若其在很長一段迎風距離上基本勻速航行,且沒有出現(xiàn)搶向上風的趨勢,說明風壓中心過于靠前;若沒跑出多遠就因搶上風失速,且用舵多次糾正恢復為正常迎風航行狀態(tài)后仍頻繁出現(xiàn)搶上風現(xiàn)象,說明風壓中心過于靠后。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須通過移動桅桿位置或前后傾斜的方式調整風壓中心,直到模型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在迎風航線上行駛較長距離后才逐漸有偏向上風區(qū)的趨勢,略一操舵修正,又能直線航行較長距離,之后漸漸偏向上風區(qū)。在遙控器操縱手感上,迎風航行時有力,偶爾稍稍給舵,模型反應靈敏且轉向自如。
調整完畢后,將模型轉向另一舷受風,仍然迎風行駛,直至其航行狀態(tài)達到最佳。需注意一點,這只是在調試風速下模型的最佳風壓中心位置。以此位置為基礎,還需在各種風速情況下試航,調試出每套帆在相應穩(wěn)向板和壓鉛配合下的最佳風壓中心位置,并將相關數(shù)據(jù)加以記錄整理。如此在碰到各類場地和氣象條件時,都能從容地把模型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
對優(yōu)秀的遙控模型帆船選手來說,模型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是當其迎風航行一段較長距離時,必須有偏向上風區(qū)的趨勢出現(xiàn)。原因是該項比賽的形式為多模型對抗,若不能產生一定的搶上風力矩,就無法確定自己的模型是否行駛在迎風航線上。此外,遙控模型帆船能不能走得較“陡”,既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也是一把戰(zhàn)術運用中的“利刃”。多模型對抗,其關鍵是在迎風航線的爭奪中“陡”到上風方向。如果在上風位置航行,就可從之前位置稍前的下風模型的上風方向駛過。倘若處于需超越目標的下風位置,也可利用規(guī)則向上風方向偏轉,迫使在上風的模型失速或迎風轉向,讓出有利的迎風航線(圖8)。所以只要迎風性能好,模型就有競爭優(yōu)勢。
總之,調整風壓中心只是為了消除過大的搶上風力矩。當搶上風力矩過大時,運動員須不時地靠操舵把模型壓向下風位置,對其迎風速度不利。但若沒有一點偏向上風的力矩,須靠操舵獲得迎向上風面的航行亦不可取。在完成風壓中心縱向位置的調整后,模型應操縱手感極佳,且擁有一個適度的偏向上風的力矩存在。
5.帆高和前帆/主帆比例調整
調整帆高,是為了增加風壓中心的高度范圍。在風速變化較大時,模型的橫傾角可始終保持在正常的航行范圍內。在小風天時一般采用高帆,并增加主帆面積,以使模型的風壓中心稍稍靠后。隨著風速加大,須適當降低帆高,以減小模型的搶上風力矩;同時加大前帆/主帆的面積比,適當讓風壓中心前移一些,以削減搶上風力矩帶來的不利影響。
以F5-M級為例,國內運動員的模型帆高和前帆/主帆面積比如表1。其中小風帆面積大,追求最大限度地駛滿帆;中風帆降低了帆高,并適當減小了帆面積(圖9);大風帆/強風帆不僅降低了帆高,而且較多地減小了帆面積。按建造規(guī)則,F(xiàn)5-M級遙控模型帆船的前帆高度不得超過80%主帆高度。設計時應先確定前帆懸掛點,再定高度。操縱手需在試航中不斷地試驗和調整,依照航行條件、累積經驗進行合理的配置。
至于550級的帆高和前帆/主帆面積比數(shù)據(jù),希望各位讀者根據(jù)地域差異,總結一套適合自己模型的參數(shù)。
6.操縱性能的調試
遙控模型帆船的操縱性能包括航向穩(wěn)定性和回轉性。
航向穩(wěn)定性與穩(wěn)向板的面積和長度、舵、壓鉛重量、風壓中心與側阻中心的相對位置有關,舵機系統(tǒng)反應靈敏、回中性能好的話也有助于航向穩(wěn)定。
回轉性主要與舵的面積、形狀、舵角和舵速有關。尤其大級別遙控模型帆船,應選用力量較大的舵機以保證良好的回轉性。模型舵面最好做成沒有棱角、周邊為曲線的瘦長形狀,橫剖面為較薄的對稱流線形(圖10);采用半平衡舵的形式,有助于減小操舵時的力量;舵盡量安裝在靠近模型船艉的位置(允許范圍內),沒有特殊情況舵角不要超過45°;艙內設備盡量集中于模型重心位置附近。以上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遙控模型帆船的操縱性能。將多艘同級別模型進行航行對比,是調整和提高其性能的有效手段。操縱者應學會對比調整過程中模型的航行狀態(tài)和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并及時記錄、統(tǒng)計和分析。
相比其他類型有動力的航海模型,遙控模型帆船的回轉性有其特殊性。它每做一個360°回轉,需要兩次越過風向線,即先后完成1次迎風轉向和1次順風轉向。因此,迎風轉向和順風轉向性能也是模型帆船的一項重要操縱技術指標。在小風天,應努力使模型帆船具有較小的回轉半徑;在大風天,則要求其能迅速地迎風轉向和順風轉向。筆者曾見過,因模型在強風中無法轉向而貽誤戰(zhàn)機的情況。這不完全是舵的原因,關鍵是操縱手在帆和舵的操控配合上出了問題。
遙控模型帆船的操縱技術,注重對帆的控制,即“駛帆”。而操帆與操舵的完美配合,是學習操縱模型帆船最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梢赃@么說,在帆與舵的配合上每取得一點進步,模型就會更“聽話”一點,操縱者也更容易獲得參加海?;顒拥臉啡ぁ#ㄎ赐甏m(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