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嶺上有座山神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歷經(jīng)朝代更迭,屢遭戰(zhàn)亂、天災,數(shù)次修葺,被保留了下來,香火時興時衰,卻也一直沒斷。
時至今日,不只初一、十五,即便是平常日子,到廟里燒香磕頭的人也特別多。有求財?shù)?,有求子的,有祈求平安的,有許愿家和的,凡此種種,好像山神爺有求必應,什么事都管。
山神廟的外墻上糊滿了香客們送的對聯(lián),打老遠就能看得分明,什么“山神山人敬,土地土民尊” “土厚人亦厚,地靈神愈靈”“山氣日夕佳,神恩朝暮廣”“山神有路知客到,只求煙火結因緣”“遠追虎狼三千里,近保人民百萬家”“舉念有神知善惡,照人如鏡朗吉兇”“土生金金生土土金同貴,人養(yǎng)地地養(yǎng)人人地互養(yǎng)”“神仙賜福,保四面山清水秀;庶民造化,享萬世人壽年豐”“坐鎮(zhèn)青山喜見吾鄉(xiāng)多錦繡,忝居寶座欣賜此地永祥和”等,足見山神爺在當?shù)孛癖娦闹械牡匚弧?/p>
康百萬說,山神爺是邙山的山神,住在這兒的人都得敬重它。有了山神老爺?shù)淖o佑,才能靠山吃山,有吃有喝,平平安安。
牛群山家里的面缸見底了,眼看著一家老小就沒吃的了,他臉皮子薄,不好意思去借左鄰右舍的,直接去了山神廟。
不知道為什么,近段時間來,去山神廟的香客沒增加多少,每天的供品卻很是豐盛,煎、炒、烹、炸,樣樣都有。有誰想吃,隨便吃;想給家人捎一些,盡管拿,沒有人說什么。誰都知道,供奉山神爺?shù)臇|西,山神爺聞過氣就算享用過了,因此,也不用擔心山神爺會怪罪。
牛群山走進廟里,香案上果然擺著不少供品,油炸的果子、饅頭、糖包以及蘋果、橘子等,新鮮著呢。牛群山一天沒吃飯了,拿起一個饅頭,饅頭還隱約冒著熱氣,他猶豫了一下便塞進了嘴里,不待饅頭滾進肚子,就給山神爺跪下了,一邊磕頭一邊訴說著自家的苦衷。
牛群山跟山神爺一番真情告白后,冷不丁發(fā)現(xiàn)香案上擺著明晃晃的一錠銀子!他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猶豫了一下,試著上前摸了摸銀子,真真切切,實實在在,不是在做夢,“撲通”一聲他又跪在地上,“咚咚咚”給山神爺磕了三個響頭。
好事接踵而來。
想著家里的老婆孩子,牛群山收拾了一些供品,然后,懷揣銀子直奔貨棧。等他把糧食背回家,康家的管家來順就到了,說是受老掌柜的指派,請他到康家看護果園,問他是否愿意。
不但活路輕松,還有銀子可賺,重要的是可以養(yǎng)活一家老小了,牛群山能不答應?當場就樂得不住地抹眼淚。
張大魁的小兒女遭到陳宗武的欺負。陳宗武仗著手里有幾個臭錢,整個康店,除了不敢欺負康百萬,誰都不放在眼里,橫著呢。張大魁求告無門,便跑到山神廟,給山神爺叨咕叨咕,祈求山神爺發(fā)發(fā)威,懲罰一下陳宗武。
沒過幾天,陳宗武便被官府傳喚了,挨了一通訓斥,而且賠償了張大魁家一筆銀子。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反正一傳十,十傳百,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知道邙山嶺的山神爺盡職盡責,不白受供奉。
這天,等到燒香的人陸陸續(xù)續(xù)走罷,陳宗武鬼鬼祟祟進來了,跪在蒲團上,嘴里念念有詞,禱告山神爺給龍王爺捎個信,今年不要下雨,最好來個絕收,這樣他家囤積的糧食就能賣個好價錢……
陳宗武的話音未落,只聽“梆”的一聲,一個蘋果突如其來砸到他的頭上,也不知是疼的還是嚇的,或許二者兼而有之,他“哎呀”一聲驚叫起來。抬起頭,看到山神爺似乎比平時威武了幾分,瞪大雙眼盯著自己,頓時魂飛魄散,筋酥骨軟,爬起來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失聲叫道:“山神爺顯靈了!山神爺顯靈了!”
等到陳宗武跑得不見了蹤影,康百萬從神像后面轉了出來,微微一笑,雙手合十給山神爺施了個禮。
自從康百萬過了七十大壽把大權交給兒子后,幾乎每天早上都讓家廚多做幾樣供品,來供奉山神爺。只不過,康百萬行蹤詭秘,外人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