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隆斌??
[摘 要]目前我國的中學教師大都致力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與實踐教學活動之中,很少有教師能夠將自己從這樣的工作模式中跳出來,集中空余時間投身到教育科研方面?,F代教育模式要求中學教師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復思考,做一定的教學研究,這樣就能夠真正地將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教師 教育科研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30123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思想逐漸滲透到全國的所有中學。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思路的提出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教學方向,尤其是后來新課標的實施以及各個學校課程建設的興起,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學校在不斷摸索如何讓教師在工作之余投身教育科研,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一、中學教師做教育科研的背景及意義
中學教育是我國現存的義務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過渡,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在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第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青春期,在這段時期他們的心理與思想都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教師的引導與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許多中學教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憑著豐富的經驗就能講好每節(jié)課。有的教師可能習慣性的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沒有給自己留出點空間去總結平時積累的實踐教學經驗,也沒有做一些相應的教學科研,因此很難在教學上有所突破。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指導教師做教育科研相當有必要。
二、中學教師做教育科研的現實矛盾
大學教師做幾個科研項目或者擔任一些重大項目、課題的負責人,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然而,當我們談到如何指導中學教師去做教育科研時,許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簡直不可能實現,他們的觀點能夠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矛盾。首先,大學教師的授課壓力相對于中學教師來說要小很多,而且他們不必為學生的升學考試而煩惱,完全有自己的空白時間去做科研、做課題;其次,大學教師的知識層面比中學教師要高很多,這種知識層面包括具體的科研能力、工作效率以及學習經歷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而且在相同的條件下中學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有時工作質量還沒有大學教師的高;最后,中學教師做科研的經費有限,即使他們有做教學科研的愿望或想法,但是現階段國家對中學教師科研的支持力度相當有限,他們不可能得到國家各個層面的資金支持。加之中學教師本身工資水平不是太高,需要承擔生活上、社會上的各種經濟壓力。所以,中學教師要想做好教育科研在現階段來說存在著許多矛盾,這些矛盾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教師做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三、中學教師做好教育科研的具體方式
中學教師長期從事課堂實踐教育,已經遠離理論教育很多年,很可能存在不適應理論研究的實際現狀,他們在做教育科研的初期會倍感艱難與迷茫。為此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以促進中學教師更好地從事教育科研。首先,中學教師要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提高自信心,還可以參加一些繼續(xù)教育機構,在休息的時間給自己的頭腦添加一些新的知識,同時鍛煉自己接受理論知識這么一個過程,讓自己提前進入到科研的氛圍,為接下來教育科研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為了確保教育科研項目可以成功,在學校的支持下中學教師可以與相關的科研工作者建立一個幫扶的機制,在專業(yè)人員的帶領下逐漸熟練整個科研過程,最終達到獨立完成教育科研項目的目的。最后,中學教師應該從心理上轉變教學與科研是兩種教學層次的理念,在教學工作中做科研,同時在科研中做好教學工作,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而提高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
國家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要求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能夠更加健康、均衡地發(fā)展,為祖國明天的跨越輸送更多的人才。中學教育仍然是我國目前教育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黃金時期,需要一批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來為這些處于人生關鍵期的學生做出更好的引導與幫助。
[ 參 考 文 獻 ]
[1]劉娜娜.賦予教育科研以靈動的生命——初探中學教師如何做教育科學研究[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6).
[2]胡小望.中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南昌市屬中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
[3]馮永貴.中學教師的科研心路[J].新課程,2014(8).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