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俊
【摘要】 在新一輪課改中,我將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之中. 先通過學生自學課本新課,再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最后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課堂中鼓勵質疑,讓學生在交流中不斷提高,引導學生反思,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要,使他們在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從而更加樂學、愛學.
【關鍵詞】 自學;合作;交流;體驗
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來自于學生對數(shù)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卻與學生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 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fā)展的數(shù)學學習,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 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是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的,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可見合作必須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品質,合作學習是教學觀念轉變的必然趨勢.
在初中數(shù)學課的新課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小組自學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課前我先布置學生以四人小組(基礎好、中、差搭配)為合作單位. 在“二次根式混合運算”這節(jié)新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布置全班同學先自學課本第10~13頁,自學完后做課后練習,時間是8~10分鐘,前面5~6分鐘是學生安靜地自學,后面4~5分鐘學生可以進行討論、交流. 在四人合作小組中,我經常會叫基礎較差的學生上臺做課后練習,這么做:(1)可以讓基礎差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表現(xiàn)自己.小組合作、討論的內容實際上是4人小組智慧的結晶,因此上臺的同學最有機會得到老師正面的贊賞與肯定,從而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強了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2)為了讓小組獲勝,他們會互相幫助,互相促進,這也就是合作學習中互動觀的體現(xiàn). 為了讓小組獲勝,數(shù)學基礎差的同學也開始問起基礎好的同學課后練習的題目怎么做了. 同時也促進了基礎好的同學的表達能力. (3)學生上臺展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情況.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數(shù)學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而且體驗到了小組合作中可以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互教互學,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增進了教學效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多經歷數(shù)學的合作交流活動,使得他們能夠在活動中感受別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以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的同時,通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反思和完善自我認知方式,從而達到個性發(fā)展的目的.
課堂上,學生自學后,我引導大家主動質疑. 師:現(xiàn)在你們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也可以是對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拿出來討論. 比一比哪個小組最認真傾聽別人的問題、最積極發(fā)言. 同學們紛紛舉手. 生1:我想要問怎樣化簡成最簡二次根式. 生2:我們學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則,加、減法法則,單個公式的應用比較好用,混合起來就不會用了,經常亂用公式. 生3:……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答復. 如果沒有學生提問題,我就會開始講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并把它寫在黑板的左上角,接下來把精選的一兩道易錯題在黑板上講評,講完后讓學生開始上臺演算課后練習,同時提醒其他同學可以討論不懂的題目,也可以看臺上的同學演算, 特別是不會做的同學更要看上臺同學怎樣演算的. 這樣要求學生, 可以讓數(shù)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機會學人家怎樣做, 模仿別人, 也可以問別人, 不成為課堂中的看客, 讓他們參與進來, 多少能學會書上的基礎知識, 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學生上臺做完練習后,接下來就開始講評練習,在講評過程中,對于練習做得比較好的同學,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 這樣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 使他們覺得學習有意義, 獲得成就感, 從而更加樂學、愛學. 講評完成以后, 給學生3~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討論,讓這節(jié)課聽不懂的同學利用這個時間趕快問其他同學或者讓學生把這節(jié)課的幾個知識點抄在書上或背下來.教師把課后作業(yè)布置在黑板上,課后作業(yè)也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每名學生都要做,有幾題是基礎好的同學要做的. 我覺得作業(yè)的分層能使基礎好的同學更好地提高自己,鍛煉自己,其他同學也能獲得有效體驗.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而其中對所學知識是否產生興趣是所要解決的問題. 面對數(shù)學中的枯燥、抽象而生硬的問題,課堂上,我除了用小組自學合作教學的方法外,我還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寓于情景之中,能輕松地將學生帶入數(shù)學領域. 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它能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課堂密度,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總之,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都是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努力創(chuàng)設小組自學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為學生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與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搭建舞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中展開學生之間的合作,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名副其實的交流,鼓勵學生真誠地交鋒,使學生從活動中,通過思考與交流有目的、有意義地構建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結構,使他們獲得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張仁賢.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
[2]肖川.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