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念
摘 要:克乃夫·貝爾說,“藝術”即是有意味的形式。此種“意味”對不同作者與欣賞者而言,會反映出不同的認知差異,它是隨個人的知識結構審美能力、專業(yè)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決定的。無論怎樣,所謂藝術作品,必然是一種有品位的“意趣”的樣式作品,能耐人尋味,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從中有所啟示或領會。
關鍵詞:視;互補;寫意;抽象
無論何種繪畫形式,對作者而言都是一種所謂藝術性的追求和體驗,都必須體現(xiàn)出作品的精神內涵、審美趣味、時代面貌和材料特性,由現(xiàn)實形態(tài)轉換成藝術形態(tài)。這里不僅包括那些吸人眼球的超級寫實作品,也包括那些撲朔迷離的抽象作品,世間只要是能稱為作品的繪畫形式都概莫能外。
克乃夫·貝爾說,“藝術”即是有意味的形式。此種“意味”對不同作者與欣賞者而言,會反映出不同的認知差異,它是隨個人的知識結構審美能力、專業(yè)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決定的。無論怎樣,所謂藝術作品,必然是一種有品位的“意趣”的樣式作品,能耐人尋味,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從中有所啟示或領會。
要討論繪畫的藝術性,必須理清一些基本概念。藝術即由“藝”和“術”兩方面共同構成?!八嚒痹谇?,可理解成作品的本質需求即精神內質、思想內涵、格調品位?!靶g”在后是作品構成的形式需求,包括工具材料,手法技巧形式要素等,是屬于技術層面的,同時是為表達“藝”而產(chǎn)生的,是為作品內涵思想服務的。“藝”是內容,“術”是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于內容。這正如謝赫的六法,他首先講“氣韻生動”,即是作品立意是內在需求,然后“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模寫”。這些都是形式語言,技術手段,是為傳達“氣韻生動”而生的。
石濤提出“筆墨當隨時代”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永恒宗旨。時代的變更將會產(chǎn)生隨時代相符的表達方式與形式語言,這才是具有時代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作品。作為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必須具備時代敏感性,學古而不泥古。像李可染先生說的“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還必須以最大的功力打出來”。他從傳統(tǒng)中來,從而創(chuàng)造出筆墨厚重的山水范式。黃賓虹先生“搜盡奇峰打草稿”師法自然,化于筆端創(chuàng)造渾厚華滋的山水意象。齊白石先生,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化繁為簡,“畫到生時是熟時”的簡筆山水以及墨葉工蟲。這些都是“筆墨當隨時代”的典型范例,都是藝術性的高度顯現(xiàn),同時又是個人的技巧語言,筆墨功夫的獨特呈現(xiàn),具有強烈的個人面貌與風格。
吳冠中先生曾提出“形式及內容”,在內容大于形式,主題先行的時代,具有春雷般深遠意義。此語的內涵實質是提倡藝術作品應回歸語言本體,作品以語言說話,拒絕刻板、僵硬呆滯的指令性作品。發(fā)揮藝術作品自身的生命力,回歸藝術的春天,他的提倡是要我們重新反思。追溯西方藝術發(fā)展史,由沉寂近千年的中世紀從神的桎梏中掙脫,到注重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大師輩出。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丟勒、荷爾拜因等藝術巨匠們,窮其一生,精研科學倡導藝,創(chuàng)造永垂不朽的藝術杰作,后人為其藝術精神頂禮膜拜。在他們的作品前,也許作品的主題內容不同,但其作品所閃爍出的高超技巧,熠熠生輝,深深被其藝術性地表現(xiàn)所折服。之后再發(fā)展到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象征主義,都以各自的藝術手段與技巧詮釋了不同的思想內涵與風格面貌。至此,各種流派皆以寫實的技術性語言將會繪畫的載體發(fā)展臻至完善。繪畫發(fā)展至19、20世紀初,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高歌猛進,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明使工具材料反映在藝術領域更是百花齊放,真如過江之鯽。此一時期流派紛呈,星漢燦爛,尤其在色彩的運用上起到了革命性的變化,煥然一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納比派、巴黎派、立體派、表現(xiàn)派、野獸派,異彩繽紛,各領風騷,皆是由生產(chǎn)力的改革所帶來的社會思潮催生出來的。各具藝術表現(xiàn)力的繪畫作品,也是由古典主義向現(xiàn)代主義的重大轉型,這時的各類作品更多技術材料的探索,造型色彩的突破,是對之前古典主義顛覆性的變革,對后世的藝術發(fā)展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其所具有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對繪畫作品創(chuàng)造性有啟示作用。不僅在當時反映出時代的潮流特征,更對后世的藝術發(fā)展提供了無限的現(xiàn)實可能性。
我國古代的繪畫注重內心感受追求意境的表達,所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發(fā)胸中之逸氣耳”。將畫品分成“逸、神、妙、能”等幾種等次,以此作為評判畫作高下的標準。古人作畫以內心觀照現(xiàn)實,以筆墨線條皴擦點染的范式替換出符合內心需求的形態(tài),具有高超的表現(xiàn)力與藝術性?!罢缮匠咚?,寸馬分人”,以此丈量世界,狀物抒情,以達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超脫之境。范寬的《雪景寒林圖》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以其綿密之筆與蘊煙之墨創(chuàng)造出天地交融之混頓世界。世人對天地山川的無限崇敬,人在其中已然化為無我。東坡的《朱竹圖》,作品中形與神的意趣,墨與色的交融,更是典雅清新,淋漓奔放,其作品既有唐宋元人的筆意,又有明清的八大遺韻,既有大膽創(chuàng)新,又有傳統(tǒng)精髓。作品中滲透著的文人正氣躍然紙上,可謂前無古人,標新立異,開創(chuàng)文人作畫的典范。自從文人畫的興起,中國繪畫大大拓寬了藝術的表現(xiàn)力。他們擺脫匠氣,直抒胸臆,追求內心的理想境界,將現(xiàn)實的情緒化于紙上毫端,虛擬出心中的精神家園。黃大癡、倪云林諸家皆是典型代表,借山水作品幻化其間,以此慰藉平生。畫中山水即使桃園,使所有筆墨范式、形式技法都為達到一個目的——夢底家園。這就是古人的內容與形式,“藝”與“術”的互為依存、互為因果的關系,無論古今中外,凡具藝術生命的作品都是作者的情感表達,都是“藝”與“術”的高度統(tǒng)一。只要表現(xiàn)形式能恰當?shù)伢w現(xiàn)出作者所要傳達的內涵思想,或在觀者看來有共鳴,甚至產(chǎn)生了更多的意義,這應即是藝術性的表現(xiàn)。技術應用本無高下之分,正如兒童村夫之作,單純明了,言簡意賅。畢加索曾說:“我十六歲就能畫得和大師一樣好,但我用了一輩子的時間來追求像兒童一樣畫畫?!彼€說畫畫的技巧成分越少藝術成分就越高。因此,藝術性表現(xiàn)并非炫技,不會流于形式主義的膚淺,對于藝術表現(xiàn),世上沒有最好的技巧,只有合適的技巧。
物有常理,畫無定法。繪畫創(chuàng)作是一種最少常規(guī)、最少固定、最多例外、最多變化的精神勞動。其實,我們所說的從無法到有法,又從有法到無法的辨證過程,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哲理。學習階段必須接受規(guī)律性知識的引導,才有可能逐漸摸索到藝術真諦所在。等到對規(guī)律性已運用得嫻熟自如而深得三昧的時候,就要擺脫成法約束,力求變通、標新立異。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之后,就到了自由王國此時的無法,并不是法已消失,而是法已根深蒂固中國畫論中的“法無盡”和“畫無定法”,實際上是法寓于無法之中。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告訴我門既要有書本知識,又要有實踐能力,這是藝術勞動的兩條腿。追求意、理、法、趣的和諧統(tǒng)一,主觀和客觀、生活和藝術、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和諧統(tǒng)一,才是高手?!吧顬槲页鲂乱猓覟樯顐骶瘛保ㄊ斦Z),要做到既尊重客觀對象的本性特征,又強調自我的主觀感受,才能做一名無愧于時代的畫家。
參考文獻:
[1] 魏娟.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構成形式[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20-21.
[2] 宋小青.論西方油畫中主觀性色彩的發(fā)展與特點[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13-14.
[3] 謝光躍.淺析中國意象油畫的裝飾性色彩[J] .美術教育研究,2012(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