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琦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一面鏡子,成語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典型語言體現(xiàn),分析成語是窺探某一民族文化取向、了解其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分析若干俄語成語,揭示了一定的俄羅斯民族文化取向。
關(guān)鍵詞:成語;文化取向;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俄羅斯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6-0053-03
一、引言
成語是一個民族語言的精華,是一個民族歷史、地理、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個民族思想的積淀。成語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窺探一個民族的文化取向、意識形態(tài)、價值體系等。分析俄語成語,能夠幫助俄語學習者了解俄羅斯民族心智、民族精神,對俄語學習及俄漢互譯有著重要的作用。
文化取向(установки культуры)是指一種文化總體趨向性特征。它表現(xiàn)為某種規(guī)范,借此評判個性的褒與貶。它是歷史形成的,根植于集體記憶,形成固定取向并為社會成員接受并遵守。文化取向是一個民族的民族性格、價值觀、世界觀的綜合體。
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識(ментальность)屬于文化學、認知語言學、語言文化學概念,是母語范疇或形式中的世界感知(миросозерцание),這些范疇或形式將民族性格中的智力、精神及意志等方面的典型表現(xiàn)融于自身。民族精神并非哲學、科學或?qū)徝老到y(tǒng),而屬于社會意識層面,其中,思維與情感、與意識習慣和方式不可分割。因此,雖然是潛在的,民族精神卻能成為特定人群精神聯(lián)系的內(nèi)核和指歸。民族精神實體化在語言中,確切地說,語言化、符號化為語言中那些最為重要的心智概念中。
民族精神在長期歷史時期內(nèi)形成,為某個民族特有的深層心理特征。與意識形態(tài)、社會政治等比較,民族精神具有更大的穩(wěn)定性,一般幾百年甚至一千年都不改變。即使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社會體制的變革,民族心理特征可能會發(fā)生某些變化,但民族精神也不會發(fā)生根本改變,因為民族精神是存在在民族意識中的心智內(nèi)核,是該民族特有的東西,是用來確定“我們”的范圍,區(qū)別于“他們”之處。
俄羅斯成語是俄羅斯民族文化取向的縮影,也是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典型語言體現(xiàn)。
二、俄語成語中體現(xiàn)的積極的文化取向
(一)面對困難不屈不撓
1.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俄成語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譯為“漢尼拔式的誓言”。漢尼拔是古代迦太基的統(tǒng)帥。迦太基是非洲北部(今突尼斯)的奴隸制國家,在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中,迦太基遭到失敗,喪權(quán)失地,損失慘重。當時漢尼拔將近十歲,其父為迦太基統(tǒng)帥哈米爾卡·巴卡,帶他到柏兒摩洛克神殿去宣誓。少年漢尼拔在祭壇前立下誓言,決心為國報仇雪恥,終生要為打敗世仇羅馬而戰(zhàn)斗。公元前221年,漢尼拔任戲班他的迦太基軍統(tǒng)帥,挑起了第二次不匿戰(zhàn)爭(公元前219—前202年)。他表現(xiàn)出卓越的將才,冒著極大的困難,以少量的軍隊在帝國土地上縱橫馳騁了十幾年,屢屢給羅馬以沉重的打擊,獲得輝煌的勝利。因為該歷史事件,就產(chǎn)生了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這個成語,用來表達某人不屈不撓的斗爭到底的決心,或者某人在遇到困難時候堅持到底的信念。
2.уничтожить за собой мосты或Сжечь за собой мосты(мостки)。該成語直譯為“毀壞、燒毀自己后面的橋梁”,它源自古代俄羅斯的一個歷史事件。在1380年馬麥汗的韃靼蒙古侵略軍與俄羅斯軍隊在頓河直流的涅普利雅德瓦河河口附近的庫利科沃原野上發(fā)生了歷史上有名的Кули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庫利科沃會戰(zhàn))。莫斯科大公(Димитрий Донской)季米特利·頓斯科依擔任統(tǒng)帥,他在下令等軍隊渡過頓河后,即燒毀頓河上的橋梁,斷絕了俄軍自己的后退之路,由此表示對此戰(zhàn)事有進無退的決心。最終,俄軍在這次會戰(zhàn)中獲得了輝煌的勝利,贏得了俄羅斯人民擺脫韃靼蒙古的桎梏的關(guān)鍵性的勝利。現(xiàn)在這個成語用來表示遇到困境,切斷自己的退路,不屈不撓,堅持必勝的信念。
(二)反對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俄成語“Аника-воин(Аники-воины)”直譯為“阿尼卡勇士”,而實際表示的意義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人”。阿尼卡(Аника)是古代俄羅斯民間傳說中的勇士。俄羅斯民間詩歌《宗教詩》(《Духовные стихи》)中敘述一個叫阿尼卡的武士,吹噓自己英勇無敵、戰(zhàn)無不勝,狂妄到宣稱敢同“死神”較量,結(jié)果自取滅亡。若采用直譯方法,直接將該成語譯為“阿尼卡勇士”,則譯語民族成員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個成語貼近漢語成語“夜郎自大”。從這個成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人民對狂妄自大的人的反感。
(三)不為財富誘惑而屈膝
俄成語Калачом не заманишь(не выманишь),這個成語直譯是“用白面包也引誘不動”。Калач是一種用小麥粉做成的白面包。在沙皇時代的俄國農(nóng)村,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很多地區(qū)的農(nóng)民只能吃到用黑麥做的黑面包,有時候甚至連這種粗劣的黑面包都無法吃到。至于用小麥粉烘烤的白面包是農(nóng)村人民的珍品,價格比普通面包貴很多,普通農(nóng)民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時候才能品嘗到白面包的美味,如此珍貴的事物是普通農(nóng)民渴望吃到的。俄成語Калачом не заманишь(не выманишь)表示“無論什么好東西都引誘不了”的意思。該成語體現(xiàn)了俄羅斯民族“富貴不能淫”的錚錚鐵骨。
(四)有自知之明
Поставить кого на свое место相當于漢語成語“安分守己”、“要有自知之明”的意思。15—17世紀,羅斯有一種封建等級制度叫“門第制度”,莫斯科公國根據(jù)門第高低來確定貴族們的官價及社會地位。當時,國家完全按門第的高低分派相應的官職;甚至像宴會坐位安排這樣的一些生活瑣事上,也按照門第的高低進行。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竭力炫耀自己的門第。因此,顯貴們對那些按家族淵源及門第勢力、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常用Поставить кого на свое место等盛氣凌人的話加以叱責,使其安分自量,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后來這幾句話擴大了使用范圍,失去了有關(guān)門第的說法,主要意思是提倡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五)正人先正己
Врачу,исцелился сам! 這個成語直譯是“醫(yī)生,先治好自己吧!”是由拉丁成語逐詞翻譯而來的。這個古老的成語出自教會斯拉夫語的《福音書》,甚至連詞匯和語法結(jié)構(gòu)都保留著原來的形式,即所謂“呼格”:拉丁語medice就是medicus(醫(yī)生)的格形式。俄語從13世紀就完全廢除了這種形式,而用第一格表示呼語。исцелися即исцелись的古舊形式。據(jù)《新約·路加福音》記述,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拿撒·勒,在回趟里向眾人講道時說,他要使瞎子復明,使生大麻瘋的凈潔。眾人感到驚訝的懷疑,耶穌說:你們大概會講出“醫(yī)生,先治好自己吧!”這樣一句俗話的。雖然,這句俗語早在耶穌之前就有了?!兑了髟⒀浴防镉幸粍t《蝦蟆醫(yī)生與狐貍》的寓言,講的是池塘里有一只蝦蟆自稱:“我是醫(yī)生,包治百病。”狐貍聽見了反駁說:“你自己跛著腳沒有醫(yī)好,怎能醫(yī)別人?”這則古老的寓言可能就是這個成語的最早出典。
這個成語常用來指在批評、評論指責別人之前,要先檢查自己的缺點、錯誤,先改正自己,相當于漢語“先正己而后正人”、“責人先責己”之意。含有諷刺、嘲笑的意味。
三、俄語成語中體現(xiàn)的消極的文化取向
(一)做事不認真、敷衍拖延
1.Отзвонить и с колокольни долой。這個成語直譯是“敲完了鐘就下鐘樓”,用以表示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的意思,與漢語成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十分相似。在歐洲的教堂里,固定的撞鐘人負責敲鐘,這項工作十分單調(diào),而且通常一做就是一輩子,且干這一行的人身份卑微,沒有社會地位。撞鐘人到了規(guī)定時間,就登上鐘樓,按照規(guī)定敲幾聲后就完事下樓,長時間單調(diào)的工作使撞鐘人做起來馬虎,倉促了事。由此在語言中產(chǎn)生這個成語,常用于口語中,用于諷喻那些不熱愛自己的工作或?qū)Υぷ鞣笱苋?、敷衍了事、缺乏責任心的人?/p>
2.под сукно положить或Под сукном лежать。這個成語直譯是“放在呢絨底下”,轉(zhuǎn)義表示“將某事束之高閣,擱置不辦,將某事置之不理,把某事長期地拖延”的意思。沙皇帝國時代,各個官廳機關(guān)的辦公桌上一般都鋪著一塊綠色或紅色的呢絨,如果官吏們認為某件公函不要緊,或者想趁機從當事人那里得到好處,他們就把呈文或訴狀放在呢絨桌布底下,長期壓在呢絨下面不加處理,到后來甚至完全置之不理,忘在腦后。
(二)報復心態(tài)
1.Зуб за зуб。這句表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罵還罵;一報還一報”。Зуб所表達的形象是牙齒,所以更多地用于頂嘴、吵嘴這方面,表示你罵我一句,我也回你一句,誰也不讓步。這個成語出自《圣經(jīng)》上摩西的話,所謂“摩西律”,即主張報復的法律。《舊約·出埃及記》第21章提出:“人若彼此爭斗……如有病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
這個成語使用很普遍,除俄語外,在英語里也有“eye for eye”,漢語里也有“以牙還牙”。
2.платить той же монетой。這個成語直譯是“以同樣的貨幣償還”。原指金屬鑄造的銀幣,后來泛指一切貨幣。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貨幣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中世紀西方各國的國王和皇帝,甚至連較大的主教和領(lǐng)主都發(fā)行了自己的貨幣。貨幣發(fā)行者既然不同,幣值也各異,有些貨幣的幣值往往低于票面,普通人很難知道哪些貨幣的幣值高,哪些幣值低,為了不致因不清楚幣值而吃虧,債主在索還借款時,總是要求對方用他借款時所付給的同樣的貨幣來還帳。因此,產(chǎn)生了платить той же монетой這個成語。此成語后來常用于轉(zhuǎn)義,與貨幣相關(guān)的意義逐漸消失,現(xiàn)表示以同樣的行為、同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某人、來報復的意思。這個成語同樣應用廣泛,相當于漢語成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英語中“pay one back in his own coin”。
四、結(jié)語
本文通過對部分俄語成語的溯源分析,得以管窺到俄羅斯民族精神、文化取向的一些積極和消極的方面。積極的文化取向有: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反對狂妄自大、不自量力;不為財富誘惑而屈膝;有自知之明;正人先正己。消極的文化取向有:做事不認真、敷衍拖延;報復心態(tài)。俄語成語是俄羅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積淀的結(jié)果,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占據(jù)及其重要的地位。俄語成語有著深刻的文化蘊含,反映了俄羅斯民族獨特的文化取向、俄羅斯人民的價值觀、俄羅斯民族的行為準則。從俄語成語看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取向,對俄語學習者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而提高俄語學習效率,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順利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Маслова В.А.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М.,Академия,2001.
[2]Токарев Г.В.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Тул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ТГПУ им. Л.Н. Толстого,2009.
[3]高長江.文化語言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4]金亞娜.俄羅斯國情[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5]劉光準,黃蘇華.俄漢語言文化習俗探討》[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6]彭文釗,趙亮.語言文化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7]彭在義.俄語成語釋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8]吳國華.俄語與俄羅斯文化[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