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梅
童話,簡單地說,是用兒童的語言語寫就的作品,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而所謂的童話式課堂語言,就是將一板一眼的教學語言用童話語言的形式表述出來。在教學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童話語言,就能使課堂充滿童趣,充滿學習的快樂。
一、在平實中尋找趣味
趣味性是童話式課堂語言的最顯著的特點。童話式課堂語言在使用時要把平實的教學內(nèi)容演繹成童話故事,用童話的語言把教學內(nèi)容表述出來。
片段1:
師:這個“家”字筆畫可多了,來,跟著老師寫一遍:“家”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一共多少筆畫呀?如果一筆算一個人,這個“家” 有幾口人呀?
生:10口人。
師:對了,這個家有10口人,寫的時候不能丟一口。丟掉誰,誰就會傷心的。
片段2:
師:“爬”山可累了,但小巴卻很快樂,因為爬到山頂可以滑滑梯下來,可好玩了,所以小巴不怕爬山苦。
生:老師,我記住這個字了,“小巴滑滑梯”就是“爬”。
教師的趣說生動形象,切合兒童的認知特點,通俗易懂、親切而又充滿童話稚趣,使學生很快從泛化感知進入精確感知的階段。
其實,在學習生字時,我們除了在字形上作文章,還可以將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片,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辨認,說:“小朋友,這個生字寶寶叫什么名字?”讓學生一一辨認。學完了生字,該讀課文了,說:“同學們,生字寶寶都歸隊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那就讀讀課文試試吧”。這樣就將原本干巴巴、冷冰冰的內(nèi)容賦予了靈性,低年級的孩子更易接受這一說法,學起來也有親切感。
二、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提升對文本的理解
兒童從單詞句、電報句、簡單句、復雜句、復合句,一路走來,其間累積了很多的詞句。依據(jù)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低年級孩子說話都喜歡用疊詞,比如:媽媽、姥姥、果果、球球等,如果在課堂上教師使用其熟悉的詞語講述教學內(nèi)容,會讓學生覺得親切,并且樂意接受。從音韻學看,復疊詞的運用也有韻律美。兒化詞能表達小、少、輕微、喜愛、親切、關(guān)心、厭惡、鄙視等感情,可使說話更加和諧、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一年級有《要下雨了》一課,講的是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看見燕子飛得很低,便問原因,燕子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都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所以我要飛低捉蟲子”。小白兔看見小魚游出水面,又很詫異,追問緣由,小魚說:“要下雨了,水里悶得慌,我要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我們在教學時就可以把小白兔、小魚等直接兒化,無形之中表達了我們的喜愛之情。
為教學內(nèi)容量身編一段適合的童話,并且用適當?shù)耐捳Z言將其表述出來,這是童話式課堂語言審美性的體現(xiàn)。
三、回歸本真,凸顯教育性
童話式課堂語言的教育性與一般教學語言的教育性具有顯著區(qū)別:首先童話式課堂教學語言的教育性具有情境性。教學內(nèi)容鑲嵌于具體的童話故事里,隨故事一起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此它的教育性具有可感性和情境性。此外童話式課堂語言的教育性具有隱匿的特點。它的觀點和看法不是赤裸裸地出現(xiàn),而是“包了頭巾,穿了外套”出來,因此避免了直接說教的生硬與枯燥,也易為學生悅納。
如在教學“落”字時,發(fā)現(xiàn)學生容易把上下結(jié)構(gòu)的“落”字誤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于是我告訴學生:“三點水很怕曬,一定要躲到‘草帽的下邊。”一個“躲”字,賦予了“三點水”以生命,而且有濃郁的感情色彩,調(diào)皮的“三點水”“躲”起來的樣子,給學生以深刻印象,以后就再不會寫錯了。《棉鞋里的陽光》是小學一年級的一篇課文,它的大意是說,太陽出來了,媽媽把奶奶的被子弄出去曬,小作者問被子曬過為什么會暖和,媽媽說那是因為被子里有棉花,陽光鉆進了棉花里,所以被子就暖和了。小作者受此啟發(fā),當奶奶午休時,他就把奶奶的棉鞋拿出去曬,他想,棉鞋里也有棉花,陽光也會鉆進棉鞋里,那樣奶奶穿上棉鞋就暖和了。媽媽并沒有告訴小作者要如何孝敬老人,但她的行動卻更具教育性。童話式課堂語言的教育性就像這個故事的教育性這樣隱匿。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