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蕊 石衍梅 段佳均 薛一濤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常見病,中醫(yī)藥治療該病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良好的療效,文中從臨床表現(xiàn)、病因病機、分型分期論治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等方面對其進行綜述,旨在對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病毒性心肌炎;中醫(yī)藥治療;辨證分型;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5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7-0028-01
心肌炎是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最常見的病因為病毒感染,細菌、真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原蟲、蠕蟲等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炎,但相對少見[1]。病毒性心肌炎則是由多種嗜心性病毒侵犯心臟,進而所導致的以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心肌細胞壞死、心肌細胞變性等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的彌漫性或者局限性非特異性心臟炎癥性疾病[2]。迄今,己發(fā)現(xiàn)20余種病毒可誘發(fā)病毒性心肌炎,包括腸病毒、腺病毒、HIV-1、流感病毒、細小病毒、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尤以腸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B3型致病力最強[3]。
1 臨床表現(xiàn)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病變的廣泛程度與部位,輕者完全沒有癥狀,重者甚至出現(xiàn)心源性休克及猝死。 90%左右的患者以心律失常為主訴或首見癥狀,常見心悸、胸悶、心前區(qū)隱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可出現(xiàn)暈厥甚至阿-斯綜合征,重癥彌漫性心肌炎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易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導致心肌病[4]。
2 病因病機
眾多醫(yī)家對本病的病因病機看法不同,如曹洪欣[4]認為感受外邪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氣陰兩虛是疾病演變過程中的主要病理變化;孫云等[5]認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邪毒內侵,由衛(wèi)入營、由肺及心,進而邪毒內熾,耗氣傷陰,使心失所養(yǎng),隨致本病。張明雪教授認為,易患本病之人多為年輕未達筋骨隆盛、本氣尚未充滿之時或素體享賦不足之人[6]。柳曉萍等[7]認為,本病主要由于人體正氣不足,復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所致?!端貑枴分性疲骸靶爸鶞?,其氣必虛”(《評熱病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刺法論》)。《靈樞·百病使生》中云:“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清濕喜怒”、“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綜上,筆者認為正虛是本病的主要內在原因,六淫外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在原因,兩因俱存時,邪正相搏而引起心的氣血陰陽失調,使心失所養(yǎng)而發(fā)病。正如《素問》中說的“陰盛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3 辨證論治
因本病病因病機虛實夾雜,在治療本病時要結合患者病情辯證施治。
3.1 分型論治 陳泉峰[8]將本病分為六型論治:熱毒犯心證,治以清熱解毒、佐以養(yǎng)陰,方用玉女煎合普濟消毒飲加減;陽虛水泛證,治以溫陽散寒、活血利水,方用苓桂術甘湯加減;心陽虛衰證,治以扶陽救逆、鎮(zhèn)心安神,方用參附龍牡湯加減;氣陰兩虛證,治以益氣養(yǎng)陰、安神鎮(zhèn)靜,方用炙甘草湯合生脈散加減;痰濁阻滯證,治以祛痰化濁、宣通血脈,方用二陳湯加減;心血痹阻證,治以活血化瘀、行氣溫陽,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王更生[9]將其分4型:熱毒熾盛型,治以清熱解毒、宣肺清心,用心肌炎I號方(板藍根、大青葉、二花等);氣陰兩傷型,治以益氣養(yǎng)陰、安神定悸,用心肌炎II號方(北芪、酸棗仁、珍珠母等);氣虛血瘀型,治以補益心氣、活血通絡,用心肌炎III號方(太子參、丹參、桃仁等);陽虛痰阻型,治以溫振心陽、化痰通絡,用心肌炎Ⅳ號方(瓜蔞、薤白、半夏等)。程志清[10]將其分3個證型:邪毒犯肺型用桑菊飲、銀翹散加減宣透祛邪;邪毒侵心型兼有呼吸道癥狀,用清心飲加宣肺解表、清熱解毒之品,標本兼顧;氣陰兩虛型唯見心臟癥狀時用清心飲補氣養(yǎng)陰,寧心定悸。
3.2 分期論治 周次清[11]將其分為4期論治:一是急性期,風、濕、熱邪較盛,治以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方用辛涼清解飲或清暑益氣湯加減;二是恢復期,正氣漸增邪氣漸減,治以溫陽益氣、佐以清熱燥濕,方用保元湯合桂枝湯或生脈散合清絡飲加減;三是慢性期,多因祛邪傷正而陰陽偏頗,故治以調補陰陽,方用參芪益氣湯或人參養(yǎng)營湯加減。四是后遺癥期,積虛成損而傷其心、腎,治以調補心腎,方用炙甘草湯或生脈補精湯加減。韓麗華[12]將其分為3期論治:急性期以抗病毒為主,用銀翹散、清營湯等清熱解毒之方;慢性期以調整免疫機能為主,用寧心湯、炙甘草湯等益氣養(yǎng)陰之方;后遺癥期以糾正心律失常為主,用苦參、蜀椒、麻黃等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藥物。王萍[13]將本病分為3期:初期(急性發(fā)作期)熱毒熾盛,用金銀花、蒲公英 、丹參、 赤芍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中期氣陰兩傷,用西洋參、生地、 麥冬、五味子等益氣養(yǎng)陰、行氣活血藥;末期(恢復期)陰陽俱虛,用炙甘草湯加減滋陰養(yǎng)血, 益氣溫陽復脈。呂仕超等[14]將其分為3期:急性期應解毒護心、抑制病毒復制,可選用銀翹散加減;恢復期應益氣養(yǎng)陰、調節(jié)免疫功能,可選生脈散或炙甘草湯加減;遷延期應活血通絡、阻抑心肌纖維化,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化裁。
4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眾多實驗均能證明,在常規(guī)使用西藥治療本病時加用對癥的中藥或是直接使用中藥對證治療本病效果顯著。如周運璇[15]用中藥黃芪注射液結合西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50例,患者顯效28例,有效1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9%,西藥治療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8%;周嬴[16]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用益心舒膠囊治療148例,顯效65例,有效71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9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9% ;何安民等[17]用五參湯(黨參、沙參、玄參、丹參、苦參、炒酸棗仁、生黃芪等)口服,治療本病117例,基本治愈73例,顯效24例,緩解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2.31% ;任玉環(huán)[18]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生脈散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本病48例,治愈15例,有效3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0% 。
5 結語
目前, 西醫(yī)治療本病尚未有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而中醫(yī)在治療本病上卻具有多靶點和整體辯證分析施治等鮮明特色,并且有著很好的療效。所以,從中醫(yī)特色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的角度出發(fā),靈活運用中藥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是中醫(yī)在臨床應用中的一大優(yōu)勢,但其也有不足之處:眾多醫(yī)家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尚未有統(tǒng)一的觀點及用藥標準。筆者建議今后的研究重點應放在制定統(tǒng)一的診療標準上,使中醫(yī)藥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心肌炎心肌病對策專題組關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診斷參考標準和采納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國際心臟病學會聯(lián)合會工作組關于心肌病定義和分類的意見「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16(4):405 -407.
[2]李憲章.中醫(yī)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80 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3):175-176.
[3]江國強,劉政.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22例[J].武警醫(yī)學,2012,23(3):240-241.
[4]曹洪欣.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yī)藥治療 [J] .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05, 3(7): 12- 15.
[5]孫云,張?zhí)N慧,周次清.益心抑毒湯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20(11):821-823.
[6]周亞濱,辛翰東.中醫(y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3,30(5):121-122.
[7]柳曉萍,高愛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分型論治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志,2004,20 (7):388-389.
[8] 陳泉峰.病毒性心肌炎辨證論治探微[J].河南中醫(yī),2015,35(9):2067-2068.
[9]王更生.病毒性心肌炎中醫(yī)分型治療心得[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7,9(11):77.
[10]石占利,余昱,程志清.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經驗摭拾[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 22(6): 979- 981.
[11]周次清.病毒性心肌炎的證治體會[J].山東中醫(yī)學院學報,1985,9(4):22-26.
[12]韓麗華,尚東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河南中醫(yī),2003,23(1):67-68.
[13]王萍.辨證分型治療病毒性心肌炎[J].中醫(yī)藥學刊,2005,23(8):1452.
[14]張軍平,呂仕超,朱亞萍,等.病毒性心肌炎中醫(yī)證候學專家問卷分析[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9):1942-1944.
[15]周運璇.中醫(yī)治療病毒性心肌炎50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3,13(9):53-54.
[16]周嬴,吳桂平.益心舒膠囊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0):1190-1191.
[17]何安民,何龍君,王麥霞.五參湯治療病毒性心肌炎117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10):1292-1293.
[18]任玉環(huán).辯證施治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2(17):67-68.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