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妮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海南 海口 572000)
?
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的檢測意義
方麗妮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海南 ???572000)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的檢測及臨床意義。方法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確診的頸內動脈狹窄3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其作為實驗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的300例健康對象為對照組,將實驗組根據頸內動脈直徑狹窄率是否大于50%分為輕度頸內動脈狹窄組和中重度頸內動脈狹窄組,分別觀察舒張期末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數(RI)和收縮期峰值流速(Vs)情況。結果輕度頸內動脈狹窄患者頸內動脈Vd、RI及中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Vs、Vd、RI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檢測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可以及時反映患者頸內動脈狹窄情況,對疾病的治療及預后的評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評價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血流動力學變化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頸內動脈狹窄;視網膜中央動脈;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CDFI)于1986年應用于血管造影,與傳統(tǒng)B超不同的是,CDFI對回波的相位、振幅和位移均可進行分析。頸內動脈狹窄會造成視器和腦部血流發(fā)生變化,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腦卒中的發(fā)生,很多腦卒中患者都伴有眼部缺血癥狀,因此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及時對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進行檢測是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嚴重腦部疾病的重要措施[1]。筆者通過對我院收治的300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為頸內動脈狹窄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CDFI技術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參數檢測和預后的作用和意義。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經CDFI檢查診斷為頸內動脈狹窄的患者300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186例,女114例;年齡44~75(62.2±8.2)歲;根據動脈狹窄程度分為2個亞組:輕度狹窄(直徑狹窄率<50%)組154例,中重度狹窄(直徑狹窄率≥50%)組146例。選取同期經CDFI診斷沒有頸內動脈狹窄的健康人300例作為對照組,男175例,女125例;年齡46~65(64.1±6.9)歲。2組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本次研究中使用的PHILIPSLOLUSONE8彩色超聲診斷儀,選用7.5~10 MHz線陣探頭。對頸內動脈探查采用7.5 MHz的探頭,要求患者取平臥位,頭部略偏向對側后仰,對頸內動脈進行自下而上的掃描,對管壁有無硬化斑塊等情況用二維超聲進行觀察,對頸內動脈血流情況采用CDFI檢查,當發(fā)現頸內動脈狹窄后,對直徑狹窄率進行測量,包括舒張期末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數(RI)和收縮期峰值流速(Vs)。對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情況的檢測采用10 MHz的探頭,要求患者取仰臥位,雙眼閉合,輕置探頭于上眼瞼,檢查眼部的位置與所研究頸內動脈同側。對視盤中心后0.3 cm處通過CDFI呈現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情況,在1.5 cm處,呈現眼部動脈血流情況,采用二維超聲觀察視神經位置和眼球縱切面圖像。
2結果
輕度頸內動脈狹窄患者頸動脈Vd、RI及中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Vs、Vd、RI與對照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視網膜中央動脈各血流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2組頸內動脈血流與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情況比較±s)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到我院就診的患者中,有眼動脈粥樣硬化并發(fā)頸內動脈狹窄的患者都會不同程度的存在視器供血障礙。同時由于眼部不適到我院就診的患者中,很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頸內動脈狹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確診的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探究頸內動脈狹窄、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及眼動脈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對CDFI在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參數的改變和治療檢測及預后的作用和意義進行評價。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高脂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等原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繼而引發(fā)頸內動脈狹窄,加之眼動脈和頸內動脈是眼部的重要供血血管,該病的發(fā)病率上升。本研究按照頸內動脈直徑狹窄率是否大于50%來確定分級標準,采用直徑狹窄率≥50%作為中重度頸內動脈狹窄的標準,直徑狹窄率<50%作為輕度頸內動脈狹窄的標準。研究發(fā)現,實驗組中輕度頸內動脈狹窄患者頸內動脈動脈血流Vd、RI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認為頸內動脈狹窄患者眼部動脈血流量較健康人群稍有增加;與視網膜中內動脈血流指標比較發(fā)現,眼動脈血流指標與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關系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認為經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確診的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流速較健康人群有所增加,這也說明了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在該類患者中血流檢測的靈敏性和可靠性[2-3]。相關報道顯示,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流量較正常健康人的血流量峰值流速低[4],本研究結果與其研究基本一致。研究認為眼動脈血流動力由于受到血管調節(jié)作用的影響,變化極為復雜,眼部動脈為頸內動脈的分支,頸內動脈狹窄患者頸內動脈血流流速就會隨之增高,因此這種增高的流速可能在眼動脈段仍存在,因而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流量減慢導致的流速減慢問題[5]。視網膜中央動脈是維持視網膜內層供血和營養(yǎng)的唯一血管,是視覺維持的重要組成,它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對視網膜內層的營養(yǎng)有直接影響,甚至改變視網膜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6]。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屬于一種新型的診斷技術,尤其能夠較好的觀察血流動力學變化,這種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也相對比較廣泛。而視網膜中央動脈也相對比較復雜,常規(guī)的超聲并不能清楚的對其進行觀察,而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是一種專門的觀察血流的走向和流速,能夠動態(tài)的對其進行觀察[7]。Vd、RI和Vs可以反映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情況,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在診斷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參數中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中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在觀察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血流動力學變化是可行的,能夠較好地反映病情狀況。更好地協助醫(yī)師對其進行臨床判斷,提高臨床診斷價值。同時,這種方法也能夠較好的對其預后做出一定的指導意義[8-9]。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檢測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改變可以及時反映患者頸內動脈狹窄情況,可以實時動態(tài)的監(jiān)控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參數的變化,及時反映視網膜有可能或已發(fā)生的病變情況,CDFI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參數的改變和治療及預后的評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評價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血流動力學變化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馮彥紅,錢林學,胡向東,等. 彩色多普勒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檢測[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9):1521-1523
[2]王艷,古麗·阿不都克然木.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病變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1):53-54
[3]郭佳,勇強,高新曉,等. 嚴重頸內動脈狹窄患者眼部血流改變及眼動脈血流方向與頸內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J]. 中華眼底病雜志,2013,29(3):257-260
[4]朱丹,李琳,安立春,等. 頸內動脈狹窄與缺血性眼病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1,29(12):1116-1119
[5]郭佳,勇強,孟忻,等. 嚴重頸內動脈狹窄時眼動脈血流變化的研究[J]. 心肺血管病雜志,2013,32(3):299-301
[6]郭佳,勇強,孟忻,等. 低灌注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J]. 心肺血管病雜志,2013,32(3):299-301
[7]李星云,馬彩葉,陳興美,等.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9(12):3022-3023
[8]馮雪艷. 原發(fā)性眼后節(jié)缺血性疾病球后血管血流動力學特點及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相關分析[D]. 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
[9]李琳,魏世輝,安立春,等. 頸內動脈狹窄對眼部血流頻譜形態(tài)的影響及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后眼部血流的變化[J]. 中華眼科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1,1(1):54-62
[收稿日期]2015-06-01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5-1690-02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