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縣墩頭鎮(zhèn)吉慶小學(226600)湯仲根
?
捕捉錯誤,讓課堂充滿智慧
江蘇海安縣墩頭鎮(zhèn)吉慶小學(226600)湯仲根
[摘要]每個學生都是不成熟的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誤。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錯誤:在知識的生成處捕捉錯誤,可以促使學生對核心概念進一步理解;在知識的交叉處捕捉錯誤,可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相似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知識的拓展處捕捉錯誤,可促使學生的思維從淺表走向深入,從呆板走向靈活。
[關(guān)鍵詞]捕捉錯誤數(shù)學課堂智慧
布魯納說過:“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卞e誤是課堂教學動態(tài)生成的重要資源,面對這種資源,教師應(yīng)充分認識其價值,對其進行探索和實踐,讓它成為精彩課堂的“催化劑”。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不是把知識進行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將新知納入原有認知結(jié)構(gòu)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難免會出現(xiàn)認知錯誤。
【教學片斷】師:剛才同學們的制作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圖形的大小又不一樣,可它們?yōu)槭裁炊际侨切文兀?/p>
生1: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
生2:有三條邊的圖形不一定就是三角形。(生2畫出圖1)看看,這個是三角形嗎?
圖1
圖2
圖3
生3:有三條邊而且有三個角的圖形才是三角形。
生4:你說的也不對,我畫給你看。(如圖2)
生5:三條邊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
生4:這兩個圖形不都是由三條邊組成的嗎?
生6:三條邊圍成的圖形是三角形。
(學生都表示同意;教師畫出了圖3)
生6: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才是三角形。
三角形概念的建構(gòu)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上述教學卻使學生對于“圍成”和“三條線段”領(lǐng)會到位而深刻。當學生的認識比較片面時,教師通過反例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理解的不完善,進而提出改進的策略,最終領(lǐng)會概念的本質(zhì)。
許多知識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認識偏差,從而導致錯誤的產(chǎn)生。
【教學片斷】題目:一根鐵絲,第一次剪去它的4/7,第二次剪去4/7米。兩次剪去的長度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一根長B.第二根長
C.兩根一樣長D.無法比較
生1:D!肯定是D!
生2:題目中沒有說鐵絲的長度是多少,無法比較。
生3:它應(yīng)該有多種可能性。當鐵絲等于1米時,兩次剪去的一樣長;當鐵絲小于1米時,第二次剪去的長;當鐵絲大于1米時,第一次剪去的長。
師:真是這樣嗎?真的有這幾種可能嗎?
生4:我們被題目騙了,第一次剪去了鐵絲的4/7,第二次最多只能剪這根鐵絲的3/7。(學生都恍然大悟)
……
分率和量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當學生在此處發(fā)生錯誤時,教師敏銳地加以捕捉,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資源來使用。在這里,教師將思考、辯論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的學習體驗。
學生的認知水平高低不一,因此在知識的拓展階段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料想不到的錯誤,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引領(lǐng)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得到深層次的理解。
【教學片斷】一次小學生實驗操作比賽由五名評委打分,記分時,先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作為該選手的最后得分。下面是7號選手的成績記分單,請?zhí)畛龅谖逦辉u委給他的打分。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評委4 評委5 最后得分79 84 86 80 82
生1:我先求出5個評委的總成績,然后減去其他4個人的,也就得到了第五位評委的得分了。
生2:不對,題目中說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生3:這個82并不是5個人的平均分,而是3個人的平均分。
生4:可是,你怎么就知道要去掉哪個呢?
生5:難道第五位評委就不可能是最高分和最低分?
師:大家想想,這四名評委打的分哪兩個是有效的?
生6:評委2和評委4打的分數(shù)一定是有效的!
……
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錯誤解答呈現(xiàn)出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深刻理解。題目中哪些是有效數(shù)據(jù),哪些是無效數(shù)據(jù),通過學生的理性分析,深度對話,終于“真相大白”。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錯誤是難免的,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錯誤,及時發(fā)現(xiàn)其背后的教育價值,從而引導學生思辨、探究、發(fā)現(xiàn)。這樣,課堂就會因這些美麗的錯誤而變得精彩!
(責編童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