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麗
[摘 要]打開孩子們禁錮的心扉,與心靈對話,讓生活放飛讀寫的翅膀,學生愛上寫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巧妙的融入仿寫,補寫,續(xù)寫,改寫,巧妙設問,引發(fā)學生想象,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使學生的寫呼之欲出。教師要深入的研讀教材,利用教材,改用教材,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時,要讓學生有多種選擇,走進生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
[關鍵詞]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方法心靈對話;走進生活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公路沿線的村級小學,學生雖純樸、勤儉、刻苦、有較強的上進心,但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溺愛孩子,及語言環(huán)境差,孩子沒有較開闊的視野,也沒有太多的課外讀物,更沒有良好的文化信息來源,導致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窄,閱讀能力差,寫作水平低。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困擾我校的一大難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所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認為閱讀教學的作用是廣泛而巨大的,讀與寫的結合,意味著對語文教學效益和質量的整體提高,意味著對讀寫分離的兩張皮式的教學的徹底改造。
二、在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方法、途徑
(一)在閱讀教學中巧妙的融入仿寫
學生動筆寫固然很好,但是,寫的素材一定不要脫離文本要與閱讀教學有機的融合。因此,讓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式歸總了媽媽的不同表現(xiàn),既訓練了學生動筆寫,又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在閱讀教學中,巧妙設問,引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的寫呼之欲出
課標中,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強調“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苯處煈叨戎匾曌寣W生“讀出自己”,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去感悟、去體驗,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讓作文寫真話、訴真情。
(三)教師要深入的研讀教材,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
對于學生來說,習作是難點,要想真正解決“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必須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挖掘教材資源,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三、與心靈對話,讓生活成為孩子們多練筆的舞臺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這就肯定了練的重要性。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練筆呢?
(一)提供條件 激發(fā)寫作欲
“生活——學?!眱牲c一線的生活單調、枯燥、乏味,沒什么可寫。為了給學生提供練筆機會,我們應該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面對真實的景、事、物,表達的情感自然流露,一切水到渠成。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有趣的內容,創(chuàng)設最佳的習作情境,為學生練筆準備豐富的感性材料。
(二)靈活訓練 激活想象力 擴寫詞串
“詞串”是語文教材中的一個特色,它圍繞一個中心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并配以相應的圖畫。學生圖文對照,反復誦讀,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食物,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仿寫句子
句子是課文的基本構件,是課文主題的基本載體,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對那些用詞準確、描述生動、形式特殊的句子進行仿寫,是引導學生積累詞句、錘煉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
(四)補寫空白
補寫課文的空白簡稱補白,是指在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把與課文內容有關,但課文又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部分進行合理的補充、解釋和說明,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仿寫段落
在教學中遇到一些描寫精彩生動,或與學生寫作結合緊密、有代表意義的結構段,都可以用來進行仿寫。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了解段落的構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
(六)描寫插圖
運用插圖進行作文訓練,學生以課文內容為寫作的源泉,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過閱讀插圖,學生容易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七)續(xù)寫訓練
續(xù)寫,就是根據(jù)提供的文章開頭,通過合理想象,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接寫故事情節(jié),寫成一篇中心明確、事件完整、連貫的文章。首先,要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以原文的結局為起點,寫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變化。其次,要展開充分的想象與聯(lián)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實生動。最后,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為、性格特點、語言特點和風格上與原文保持一致。
(八)縮寫課文
縮寫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來一篇較長的文章,壓縮成一篇較短的文章。這是作文訓練的基本方法之一??s寫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通過縮寫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九)仿寫訓練
所謂仿寫,就是模仿課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xiàn)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我們所學的課文,每一篇都是很好的習作范文。課文結構很有特點,開頭以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引入對往事的回憶,結尾再以天安門廣場璀璨的華燈結束,前后呼應,突出主題,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斗英雄郝副營長的懷念。
(十)讀后感訓練
有些文章敘事感人,富有深刻的道理,對學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啟迪和引領的作用。如:《魯濱孫漂流記》、《跨越百年的美麗》等課文,我就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習作表達能力。
(十一)變換角色寫作訓練
為了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變換角度思維,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去抒寫感情,我讓學生把一些文章中的“他”變?yōu)椤拔摇边M行換角色寫作訓練。如:《頂碗少年》作者趙麗宏是從觀眾的角度來描寫對表演失敗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讓孩子們把自己變成文章中的主人公——頂碗少年,結合作者的行文思路,及文章所表現(xiàn)的主題,進行寫作訓練。
總之,讀寫結合,事半功倍,讀寫分離,兩敗俱傷。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小抓起,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與其心靈對話,讓生活放飛讀寫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