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琴載元
戰(zhàn)國時期,秦首先占領上郡及巴蜀、漢中等“大關中”以內(nèi)地區(qū),在此基礎上開始擴張到關外地區(qū)。截止到韓滅亡(前230)的時候,秦占領地可以分為三種典型區(qū)域:漢中郡的一部及巴郡、蜀郡,可以稱為“巴蜀”;上郡、河東、河內(nèi)、太原、上黨、三川、東郡以及南陽郡的一部,可以稱為“三晉”;漢中郡和南陽郡的一部以及南郡一帶的占領地都可以稱為“楚地”(參考圖1)。以往學界在研究這三種不同區(qū)域的時候,只是一概而論,忽略了各地區(qū)的特殊性。①趙化成曾經(jīng)對于秦占領地各自不同文化特點進行過研究,他主要通過考古墓葬的分析說明各地列國文化及與秦文化融合的過程(《秦統(tǒng)一前后秦文化與列國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在他研究的基礎上,按照歷史學的視角進一步探討戰(zhàn)爭和外交及地方統(tǒng)治等因素。本文試圖探索戰(zhàn)國時期秦向關外地區(qū)擴張這段時間內(nèi),對占領地的人口政策及該地郡縣制發(fā)展過程,進而從此會發(fā)現(xiàn)“三晉”、“巴蜀”以及“楚地”的異同。與此同時,在戰(zhàn)爭與外交、人口政策、反秦情緒等方面進行考察,力圖說明它怎樣影響到各地的人口地理形勢。
圖1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勢力范圍示意圖
為了了解戰(zhàn)國時期秦人口政策,首先要探討《商君書·徠民》。所謂“徠民”,“夫秦之所患者,興兵而伐則國家貧,安居而農(nóng)則敵得休息。此王所不能兩成也,故三世戰(zhàn)勝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敵,而使新民事本,兵雖百宿于外,竟內(nèi)不失須臾之時,此富強兩成之效也”。①《商君書》卷四《徠民》,蔣禮鴻撰:《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92頁。即為了改變軍事和農(nóng)事不能同時發(fā)展的情況主張“徠民”,這樣可以獲得同時發(fā)展軍事和經(jīng)濟的效果。以后很多史籍廣泛引用這則史料,多數(shù)學者認為這是對秦富強起推動作用的主要政策。②《通典》卷一《食貨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兵事,而務本于內(nèi),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shù)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北本褐腥A書局??北?1988年版,第6頁。《新唐書》卷二一五《突厥傳上》:“秦地曠而人寡,晉地狹而人夥,誘三晉之人耕而優(yōu)其田宅,復及其子孫,使秦人應敵于外,非農(nóng)與戰(zhàn)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為農(nóng),五十人習戰(zhàn),故兵強國富。”北京:中華書局??北?1975年版,第6025-6026頁。
不過,目前學界都認定商鞅不是《商君書·徠民》的作者。③錢穆:《商鞅考》,《先秦諸子系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敖袢龝x不勝秦四世矣。自魏襄以來,野戰(zhàn)不勝,守城必拔,小大之戰(zhàn),三晉之所亡于秦者,不可勝數(shù)也”④《商君書》卷四《徠民》,第90頁。、“且周軍之勝,華軍之勝,長平之勝,秦之所亡民者幾何?”⑤《商君書》卷四《徠民》,第94頁?!爸苘娭畡佟?、“華軍之勝”、“長平之勝”分別指稱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的伊闕之戰(zhàn)、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的華陽之戰(zhàn)、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的長平之戰(zhàn)。有人說,“周軍之勝”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5)的滅周之戰(zhàn),甚至還有些學者支持這一說法(徐勇:《 <商君書·徠民篇>的成書時代和作者蠡測》,《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 期,第50頁;黃佳夢:《秦移民及相關問題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第13頁)。不過,這三個戰(zhàn)役按理說來有可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而且文脈上強調(diào)經(jīng)過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發(fā)生嚴重的人口損失,但是西周攻略很容易進行并沒有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人口損失。于是“周軍之勝”也應該是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斬敵軍首24萬的“伊闕之役”就符合這一條件,因此筆者贊同“周軍之勝”為“伊闕之役”之說 (《商君書錐指》,第94頁注釋;仝衛(wèi)敏:《 < 商君書·徠民篇 > 成書新探》,《史學史研究》,2008年第3 期,第80頁)。等記載都是商鞅死后的事情。尤其“長平之勝”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發(fā)生,距商鞅去世(前338)已有78年的時間。所以,《商君書·徠民》可能是秦昭襄王末期商鞅的后學或者另一論者的作品。⑥對《商君書·徠民》的編撰時期及作者有各種說法。大概有三種說法:第一,秦昭襄王末期在公元前255年與公元前251年之間商鞅的后學說;第二,孝文王或莊襄王時期(公元前250年與公元前247年之間)呂不韋說;第三,秦始皇即位以后(公元前242年與公元前230年之間)尉繚子說(對研究成果的整理參考,仝衛(wèi)敏:《 <商君書·徠民篇>成書新探》,第80-81頁)。一般認為該篇章于秦昭襄王末期成書,但另外的說法也有各自的說服力,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不過,總結(jié)所有的說法,至少可以確定《商君書·徠民》成書于秦昭襄王末期長平之戰(zhàn)(前260)以后。
盡管如此,它比較明確地分析了三晉地區(qū)(尤其是韓、魏地區(qū))的形勢及對秦關系,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按照以往的研究,我們可以提出關于《商君書·徠民》的三種話題:第一,關于秦及韓、魏人口情況。史料往往用“地廣民寡”或“地狹民眾”的說法,來表示土地對比人口的密度。通過《商君書·徠民》及相關資料,可以知道秦政府非??粗厝丝诩巴恋貑栴}。第二,秦朝廷為解決土地與人口間的不均衡而施行的人口政策。筆者區(qū)分人口情況和人口政策,是因為懷疑秦實際上施行了徠民政策。第三,被統(tǒng)治者的反秦情緒。這一問題在《商君書·徠民》里沒有明確提出,但是以往研究認為,三晉民不愿做秦民就是反秦情緒的表現(xiàn),對此需要重新討論。
首先通過《商君書·徠民》的內(nèi)容,找出相關的客觀事實。在《商君書·徠民》提到韓、魏的人口情況,如下: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處二,田數(shù)不滿百萬,其藪澤、溪谷、名山、大川之財物貨寶又不盡為用,此人不稱土也。秦之所與鄰者,三晉也;所欲用兵者,韓、魏也。彼土狹而民眾,其宅參居而并處。其寡萌賈息,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而恃奸務末作以處。人之復陰陽澤水者過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過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也。⑦《商君書》卷四《徠民》,第87-89頁。
提出政策與實際執(zhí)行是兩回事,學界對于徠民政策的施行與否還在爭論不休。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商君書·徠民》的書寫年代明確是秦昭襄王末期長平之戰(zhàn)以后,所以商鞅生前施行徠民政策的說法值得商榷。當時秦朝廷的主流相信“愛爵重復”路線,如:“三晉之所以弱者,其民務樂而復爵輕也。秦之所以強者,其民務苦而復爵重也。今多爵而久復,是釋秦之所以強,而為三晉之所以弱也。”①《商君書》卷四《徠民》,第89頁。認為減少爵位的賜予及賦役的免除才是富國強兵的策略。《徠民》的作者批評,秦朝廷堅持“愛爵重復”的路線導致不能招徠三晉民的情形。
《商君書·徠民》的作者認為三晉民不愿來秦的理由是“而晉之無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②《商君書》卷四《徠民》,第89頁。,這就與秦政府堅持“愛爵重復”的路線有關。即使對三晉多次獲得勝利,卻面臨“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奪其民”③《商君書》卷四《徠民》,第90頁。的情況。有些研究認為,兩地區(qū)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導致了這一現(xiàn)象④歐陽鳳蓮:《 <商君書·徠民>篇的移民思想及其實踐》,《史學月刊》,2008年第6 期,第125-126頁。,在六國地區(qū)蔓延的反秦情緒會與此有些關聯(lián)⑤[韓]李成珪:《秦帝國舊六國統(tǒng)治限界》,《閩錫泓博士華甲紀念史學論叢》,首爾:三英社,1985年版,第776頁。。不過,只根據(jù)文獻資料,還無法判斷集體人群的情緒。所以,對于反秦情緒的問題應該把視角限定為更實在的方面,明確地把握反秦情緒形成的實際原因。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認為,《商君書·徠民》比較正確地反映了當時秦及韓、魏地區(qū)的形勢。與秦“地廣民寡”相比,韓、魏“地狹民眾”,作者認為這是由秦堅持“愛爵重復”路線引起的,因此提出徠民政策。不過,我們還不能知道秦以后是否改變路線而以徠民政策代之。此外,有些研究認為三晉民不愿歸降秦與在六國蔓延的反秦情緒有關,但還不能證明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具體的關系??梢院唵蔚卣f,通過《商君書·徠民》明確看到的只有當時的人口情況,對政策的施行及反秦情緒還需要補充研究。
另外,為了以史料來用《商君書·徠民》所見人口情況,還要鑒定時間及空間的限制。秦自孝公以來推進富國強兵政策,到昭襄王時期已擁有韓、魏的大規(guī)模領土。然而,《商君書·徠民》說“秦之所與鄰者,三晉也;所欲用兵者,韓、魏也”⑥《商君書》卷四《徠民》,第87頁。,據(jù)此可以說此時所指的三晉是秦未占領的區(qū)域。大約以長平之戰(zhàn)(前260)為下限,能整理出來秦所進行戰(zhàn)役以及由此占領的地區(qū),如表1。
戰(zhàn)國時期領土角逐都由內(nèi)政和外交的原因交叉而展開,很難找出系統(tǒng)的脈絡。不過,將視角限定在秦領土擴張并把握其宏觀的脈絡,可以提出兩大區(qū)分點。第一,區(qū)分秦惠王時期與武王即位以后。秦惠王時期占領魏河西地、上郡及陜,然后滅蜀并且從楚奪取漢中地區(qū),完成了“大關中”的領土區(qū)劃??梢詫⑦@一系列過程稱為關中領土擴張。從武王即位后,秦主要試圖往關外擴張,而武王死后昭襄王時期開始實現(xiàn)了其大部分成果,總括這些可以指稱關外領土擴張。第二,以昭襄王在位時期為限,可以區(qū)分三大戰(zhàn)役前后領土擴張的異同。從表1能看到,自武王即位至伊闕之戰(zhàn)秦對韓、魏展開激烈的領土角逐。在伊闕之戰(zhàn)大敗韓、魏聯(lián)軍后終于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領土擴張。相反,華陽之戰(zhàn)及長平之戰(zhàn)之后沒發(fā)生飛躍的領土轉(zhuǎn)換。因為韓、魏已處于明顯縮小的狀況,從此不能期待大量的領土割讓。而秦在長平之戰(zhàn)后,由于秦朝廷內(nèi)部發(fā)生矛盾并且各國的反秦情緒達到了頂峰,對趙戰(zhàn)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按照秦置郡而言,秦昭襄王時期從韓、魏獲得的領土,包括上郡、河東郡、河內(nèi)郡、南陽郡一部分地區(qū)。即這些地區(qū)應被排除在《商君書·徠民》所說的韓、魏地區(qū)以外。而且,《商君書·徠民》的成書年代可能是在長平之戰(zhàn)的幾年后,因此莊襄王元年被設置的三川郡⑦《史記》卷五《秦本紀》,第219頁:“莊襄王元年……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北本褐腥A書局校勘本,1959年版。也有可能被排除在外。如上假定的話,當時的韓、魏地區(qū)已相當縮小,“地狹民眾”的人口情況就與那些長期逐漸被秦喪失領土的史實有關。
上面得到的狀態(tài)方程是非線性的方程,需要依照擴展Kalman濾波器[15]的方式對其進行線性化和離散化處理,得到k時刻的過程雅可比矩陣如下:
《商君書·徠民》所指的“地狹民眾”主要以韓、魏為對象,它不僅不反映戰(zhàn)國時期所有韓、魏地區(qū)的情況,當然也不能反映其他秦占領地的情況?;萃鹾驼严逋鯐r期秦除韓、魏之外,還從巴蜀及楚獲得了大規(guī)模的領土。如果秦真的在全國范圍內(nèi)施行過徠民政策,這就意味著所有的占領地也與戰(zhàn)國末期韓、魏地區(qū)一樣“地狹民眾”。不過,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文獻記載,其他地區(qū)跟韓、魏的差別還比較明顯。所以,秦在各地所進行的人口政策乃至被統(tǒng)治民的情緒不可能都相同。通過分析這些被占領地的異同,也能夠追蹤秦占領地人口政策多樣的面貌及其演變過程。
表1 秦惠王-昭襄王時期領土擴張年表
蜀地于秦惠王九年(前316)被占領。“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于秦”②《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1頁。,趁苴侯與蜀王紛爭的時機,秦惠王發(fā)動占領蜀地的戰(zhàn)爭,這是秦攻略蜀地的開端。對秦來說蜀地是以后進行領土擴張的根據(jù)地,在蜀地經(jīng)營的基礎上秦可以繼續(xù)向關外方向發(fā)展。王子今對此評價為,“秦人兼并蜀地,是首次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領土擴張,為后來統(tǒng)一中國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最初的基礎”①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義與蜀人對秦文化的認同》,《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 期。,這樣的評價很妥當。自孝公以來秦一直執(zhí)行富國強兵政策,其成果在領土擴張方面突顯出來。因為蜀地的占領是其最初的成果,為了分析對以后領土擴張帶來的影響,首先需要了解秦占領蜀地的全程。
很多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這里不再贅述,②有關秦占領巴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羅開玉:《秦在巴蜀地區(qū)的民族政策試析——從云夢秦簡中得到的啟示》,《民族研究》,1982年第4 期;孫華:《巴蜀為郡考》;馮一下:《戰(zhàn)國后期至秦朝四川地區(qū)民族融合的基本趨勢》,《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 期;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義與蜀人對秦文化的認同》;胡紹華、趙建忠:《戰(zhàn)國后期秦國統(tǒng)治蜀之政策研究》,《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 期;賴華明:《秦漢移民與巴蜀文化的變遷》,《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1 期。但關于蜀地的人口情況還有幾點需要補充。尤其是關于蜀地與其他地區(qū)的區(qū)別乃至演變過程,以往的研究關注較少。因此,本節(jié)在說明蜀地與上一節(jié)所分析的韓、魏地區(qū)的區(qū)別同時,還要探究與楚地的關系,以了解秦領土擴張過程中蜀地所獨有的特點。
關于蜀地與中原地區(qū)的不同,可以參考張儀和司馬錯的爭論,并與《商君書·徠民》所說的秦“地廣民寡”和韓、魏“地狹民眾”的情況比對。其中,對當時秦人口情況的描述應該尤其注意。秦惠王想抓住占領蜀地的機會,但是后方還有韓的威脅,對于攻蜀還是攻韓舉棋不定。張儀主張先討伐韓,因為“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翟,去王業(yè)遠矣”③《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2頁。,王業(yè)的名分在中原,應該在中原進行與王業(yè)符合的戰(zhàn)爭。但是,司馬錯反對張儀的意見,認為攻打蜀地是比較現(xiàn)實的措施:
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愿先從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矣。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④《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3頁。
司馬錯分析了秦的國情及當務之急,蜀的形勢及占領的可能性,韓的形勢及占領的不可能性。首先通過他對秦國情的說明,可以了解當時秦大概的人口地理形勢。尤其,應該關注“今王地小民貧”這句,這里司馬錯提到秦“地小”,與《商君書·徠民》所曰“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的“地廣”情況正好相反。秦惠王時期的領土只限于渭水平原一帶及上郡地區(qū),此后秦從攻打蜀地(前316)到編撰《徠民》的時期(以長平之戰(zhàn)為上限,公元前260年以后)經(jīng)過50 余年的時間。根據(jù)“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處二,田數(shù)不滿百萬,其藪澤、溪谷、名山、大川之財物貨寶又不盡為用,此人不稱土也”⑤《商君書》卷四《徠民》,第87頁。的內(nèi)容,秦面臨的問題不是土地不足,而是土地荒蕪,無人開發(fā)。其間,秦從“地小”轉(zhuǎn)變?yōu)椤暗貜V”,有可能因為在巴蜀、楚地等的領土擴張。由此,秦惠王時期所要追求的國家發(fā)展方向也不會是“徠民”。司馬錯說,“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廣地”和“富民”是富國強兵的基本要素。為了解決秦“民貧”的情況,公元前316年時秦不需要“徠民”而需要“廣地”。到秦昭襄王末期領土已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的時候,才形成了施行“徠民”政策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了解這一段史實,也可以證明商鞅執(zhí)政時期沒有施行過“徠民”政策。
在司馬錯看來,蜀地就是符合秦廣地目標的地區(qū)。首先,蜀地正好經(jīng)歷與“桀紂之亂”相當?shù)恼位靵y,可以用較少兵力來占領。而占領后會獲利甚豐,“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而且,司馬錯還強調(diào)說“欲王者務博其德”,占領蜀地符合王業(yè)的名分,秦會容易占領,因為“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各國應當都會承認秦占領蜀地。從現(xiàn)實的層面來說,作為“西僻之國”、“戎翟之長”的蜀是“邊地”,與中原諸侯國沒有緊密的利害關系,所以不用考慮周邊國家的干涉及阻擾。
秦王采納司馬錯的建議,成功地占領了蜀地。蜀地“貶蜀王更號為侯”①《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4頁。,蜀地的統(tǒng)治階層完全被秦控制,實際上不可能發(fā)生大量的人口流出。由此可以推測,蜀地在吸收以往人口的基礎上,不斷接受秦遷移人口,自秦占領以來一直保持人口增加的趨勢。而且,這些過程中蜀地并沒有擺脫對秦的藩屬關系,秦最終在此地確立了郡縣統(tǒng)治,這比中原地區(qū)還早50 余年。正如司馬錯所說,由于蜀地是“邊地”,秦很早實現(xiàn)“滅國”,這與其他六國通過合縱連橫不斷抵抗秦國的事實相反。司馬錯說“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因為中原各國的關系太緊密,占領并不容易。實際歷史也這樣展開,戰(zhàn)國末期韓、魏的國力已經(jīng)淪為秦“藩國”的地步,但是還繼續(xù)強烈地對抗,拒絕成為秦的附屬國。
雖然蜀地跟中原國家沒有緊密的外交關系,但是還不能完全排除其周邊國家的影響。尤其,緊鄰的楚國會與它有一定的關系,事實上在巴蜀地區(qū)發(fā)掘的戰(zhàn)國墓葬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楚文化特點,表明這些地區(qū)之間有過比較活躍的交流。②徐中舒、唐嘉弘:《古代楚蜀的關系》,《文物》,1981年第6 期。而且,在軍事戰(zhàn)略方面巴蜀與楚的關系也不可忽略,楚威王采納蘇秦的合縱政策時說:“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并漢中之心。”③《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第2261頁。秦占領漢中在楚懷王十七年(前312)發(fā)生,雖然楚威王在位時漢中還屬于楚國,但是他已經(jīng)開始憂慮秦舉巴蜀攻占漢中的可能性。結(jié)果楚不能解決這一問題,秦占領蜀地剛過4年就奪取了漢中地區(qū),將此地編入漢中郡。楚失去漢中首要的原因是楚懷王的外交失敗,但是也與秦事先控制蜀地,能確保后方安全有關。
秦占領巴蜀、漢中,并完成了“大關中”的地理基礎,也意味著打通了向楚本土進軍或補給的交通路線。張儀曾向楚王提出連橫政策說:“秦西有巴蜀,大船積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余里?!搓P驚,則從境以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④《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90頁。盡管當時的游說一般都有夸張的特點,但也能反映出秦對楚這一軍事戰(zhàn)略方面的優(yōu)點。大概30 余年后,秦就實行經(jīng)過蜀地的交通路線進攻楚中心地。秦昭襄王時攻擊楚地,“二十七年,……司馬錯發(fā)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⑤《史記》卷五《秦本紀》,第213頁。。就這樣,秦占領蜀地在“大關中”地理區(qū)劃乃至楚地攻略方面,起到橋頭堡的作用,有很重要的意義。
戰(zhàn)國時期秦占領的楚地可以分為漢中地區(qū)與江漢平原一帶,這兩地分別被設置漢中郡(前312)與南郡(前278)。在喪失漢中地區(qū)這件事上,楚最嚴重的失誤是被張儀欺瞞而與齊毀約的外交失策。⑥《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7-2288頁。至于江漢平原的喪失,雖然表面上看不出明顯的失誤,但通過具體的分析就能發(fā)現(xiàn),這主要也是由錯誤的外交政策引起的。本節(jié)在上節(jié)分析的基礎上,對比南郡與蜀地,說明引起獲得南郡地區(qū)的外交局面的轉(zhuǎn)換。
關于秦攻略楚地的問題,在《戰(zhàn)國策》里有一篇值得關注的議論,也可以跟司馬錯所說的“蜀地占領論”比較。內(nèi)容如下:
圖2 秦惠王十三年(前312)勢力范圍示意圖
[闕文]獻書秦王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于梁,謀恐不出于計矣,愿大王之熟計之也。梁者,山東之要也。有虵于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山東見亡必恐,恐必大合,山東尙強,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不①“不”原文為“必”,但是其文意不通。注曰:“鮑本‘必'上補‘不'字。補曰:作‘必不'語順。又‘必'字,恐當作‘不'。”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926頁)說“據(jù)文意,此‘必'字當作‘不'”,可從。能救,地可廣大,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王不聞湯之伐桀乎?試之弱密須氏以為武教,得密須氏而湯之服桀矣。今秦國與山東為仇,不先以弱為武教,兵必大挫,國必大憂?!鼻毓瞎ニ{田、鄢、郢。②《戰(zhàn)國策》卷二五《魏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87頁。
論者將魏及其周圍地區(qū)比喻為一條蛇,如果秦要征伐魏,由于在頭部和尾部的國家都來救在中身的魏,對其的征伐就會失敗。這種邏輯與司馬錯的說法很類似。司馬錯曰:“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③《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83頁。周、韓、魏等都處于中原要地,自然要結(jié)成強固的外交同盟。秦為了回避這樣的冒險,選擇占領邊地。然而,這里所說的“邊地”與司馬錯所指的邊地有所不同。司馬錯說的是蜀地,而按“秦果南攻藍田、鄢、郢”的論述看,它指的可能是楚地。不過,該書作者不明,而且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把它當作史料使用。首先,文書的首部存在闕文,而最后一句“秦果南攻藍田、鄢、郢”有可能是后來插入的。鄢、郢同一時期被占領,但是藍田的占領比鄢、郢更早,不是一回事。其次,從獻書的內(nèi)容來看,不能斷定它是關于征伐楚地的。文書里只提到“不如南出”,并沒有直接把楚地指定為攻打的對象。再次,楚的兵力與韓、魏等相比還要強大,④《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楚,天下之強國也……夫以楚之強與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第2259頁;卷七〇《張儀列傳》: “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钡?290頁。楚“兵弱”的說法并不符合當時的常識。由此可見,文書的內(nèi)容并不符合楚地的實際。
盡管此文對指定的占領對象有些疑問,但是編輯者從書奏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到楚地并且最后加一句“秦果南攻藍田、鄢、郢”,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秦在占領鄢、郢的時候,楚確實沒有跟三晉結(jié)成緊密的外交關系。秦占領巴蜀地區(qū)以后,為了繼續(xù)執(zhí)行“廣地”的發(fā)展路線,還要找另外的“邊地”,楚地就是最合適的對象。
楚頃襄王七年(前292)通過政治婚姻與秦訂立和約⑤《史記》卷四〇《楚世家》:“(楚頃襄王)七年,楚迎婦于秦,秦楚復平?!钡?729頁。后,兩國關系進入10年左右的穩(wěn)定期。在當時的局面下,除楚以外能與秦敵對的強國是齊。然而,齊用武力吞并宋,引發(fā)中原各國的轟動,最后所有國家都聯(lián)合起來攻打齊國(前284)。⑥《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第1900頁。在各國外交形勢中保持均衡作用的齊沒落,天平突然向秦傾斜了。
首當其沖的是韓、魏兩國,秦撕毀與魏國的同盟攻略魏都大梁。但是,由于魏周圍的燕、趙前來救援,秦只好放棄大梁,匆匆撤軍。⑦《史記》卷五《秦本紀》:“二十四年……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趙救之,秦軍去?!钡?12頁。上面所說的所謂魏“山東之要”的地理特點,被事實所證明。當時孟嘗君留在魏國,去趙、燕游說,曰:“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而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运膰パ?王且何利?”⑧《戰(zhàn)國策》卷二四《魏三》,第866-867頁。孟嘗君的這些說法都反映出當時中原國家的共同危機。然而,在魏、趙、燕的聯(lián)合格局里,韓、楚卻沒有參與。于是可以判斷出當時的“合縱連橫”大約再編為秦、韓、楚的聯(lián)合對抗魏、趙、燕的聯(lián)合。不過,韓、魏已淪為小國,不能實施主動的外交戰(zhàn)略,而且燕與秦相距甚遠,其對峙事實上成為秦對趙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楚的立場就重要起來,而楚沒有跟趙聯(lián)合,還繼續(xù)跟秦和親。眾所周知,楚這次的外交措施引發(fā)了破滅的結(jié)果。
然而,秦、楚同盟破裂的事實,從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錯攻楚”,同年“又使司馬錯發(fā)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⑨《史記》卷五《秦本紀》,第213頁。,“秦擊我,與秦漢北及上庸地”⑩《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第741-742頁。等記載可以確認。值得注意的是,從“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①《史記》卷五《秦本紀》,第213頁。、“擊趙,斬首三萬”、“秦敗我軍,斬首三萬”②《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第741-742頁。等記錄能看到,秦昭襄王二十七年時趙秦之間展開戰(zhàn)爭,一年以后秦才與趙締結(jié)和約。③《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趙)惠王二十年(前279)“與秦會黽池,藺相如從”。第742頁。即,在開始進攻楚的時候,秦軍還在三晉地區(qū)發(fā)動對趙戰(zhàn)爭。不過,對此仔細考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秦軍對趙方面的進攻還隱瞞著最終進攻楚地的目標。眾所周知,在攻略楚地時“白起拔郢”而設置南郡,白起所率的秦軍在楚地的戰(zhàn)場里立下了最大的功勞。所以,通過追蹤白起軍的移動路線,可以了解“白起拔郢”成功的秘訣。
表2 秦對外戰(zhàn)爭及白起從軍年表
《史記》卷五《秦本紀》說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④《史記》卷五《秦本紀》,第213頁。。秦從公元前282年發(fā)動對趙戰(zhàn)爭,經(jīng)過“秦拔我兩城”、公元前281年“秦拔我石城”、公元前280年“秦敗我軍,斬首三萬”,到公元前279年“與秦會黽池”結(jié)束戰(zhàn)爭。⑤《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第741-742頁。白起從軍的光狼城戰(zhàn)斗在這場對趙戰(zhàn)爭的脈絡下發(fā)生,表明這期間白起軍駐屯在趙地。
《戰(zhàn)國策》里有此時莊辛上諫楚頃襄王楚都即將面臨危險的記載。如:“君王左州侯,又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倍鯀s反問:“先生老悖乎?”⑥《戰(zhàn)國策》卷一七《楚四》,第555頁。作為史料值得注意的是莊辛的行跡,他為了觀望形勢前往趙國。莊辛在趙國駐留5 個月后,楚都及周圍地區(qū)徹底陷落。⑦《戰(zhàn)國策》卷一七《楚四》:“莊辛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陽?!钡?55頁。然而,按照《史記》的記載,從秦開始戰(zhàn)爭到攻陷楚都郢,大約經(jīng)過兩年多的時間。那么,在莊辛給楚王諫言的時候,楚國早就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了,即使楚王不理朝政,但是沒認識到秦威脅的可能性比較小。在與趙議和之前,秦獲取楚漢北及上庸地而征伐楚黔中地區(qū)。①《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秦擊我,與秦漢北及上庸地?!钡?41-742頁;《史記》卷五《秦本紀》:“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钡?13頁。其實,秦軍路過巴蜀攻擊扜關以及黔中、巫郡一帶的戰(zhàn)略很容易被預料到,秦惠王時期張儀早已對楚王說這些戰(zhàn)略。②《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第2290頁。然而,張儀接下來說“秦舉甲出武關,南面而伐,則北地絕”這一句,可見從南陽進攻江漢平原的戰(zhàn)略也不是出乎意料的。但是,秦在趙地展開激烈戰(zhàn)爭的情況下,可能沒有再次興發(fā)兵力南下楚地的余力。秦為了實現(xiàn)攻略楚都的計劃,首先要與中原國家和約讓楚陷入孤立,將兵力集中在對楚戰(zhàn)役。楚王的錯誤就在于沒有敏銳地觀察到此時外交局面與戰(zhàn)爭聯(lián)動的影響??傊?秦軍先攻打楚國西部,分散了北部的防御力量后,運用外交手段隔開三晉與楚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在楚沒充分準備的時候就迅速派白起的精銳部隊攻陷楚都。
秦比較順利地獲得了南郡地區(qū),但以后不能持續(xù)對楚戰(zhàn)爭。秦打算繼續(xù)攻打楚國的時候,春申君作為使者訪問秦國并建議與楚簽訂和約。他對秦昭襄王說:“昔智氏見伐趙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禍,吳見伐齊之便而不知干遂之敗?!睂⑶啬壳暗那闆r比作智伯與吳王夫差的故事。秦不可攻擊楚的原因可以簡單整理如下:首先,韓、魏對秦有深怨,總是要警戒。如果秦要繼續(xù)攻打楚地,不得不向韓、魏借路,中間韓、魏背叛就會面臨退路被斷絕的情況。其次,即使秦攻打楚國取得勝利,但戰(zhàn)果都會歸于魏、齊等周邊國家,導致“破楚以肥韓、魏于中國而勁齊,韓、魏之強”的結(jié)果。③可參《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第2389-2392頁。
于是,秦不再對楚用兵,把矛頭轉(zhuǎn)向了三晉地區(qū)。有趣的是,春申君的外交戰(zhàn)略居然類似于趙國的外交戰(zhàn)略。趙把三晉的危機轉(zhuǎn)嫁給楚,這次楚反而把危機轉(zhuǎn)嫁給三晉。楚遷到江淮地區(qū)后默認秦對三晉進行的戰(zhàn)爭,一心修養(yǎng)生息恢復國力。但是,也事實上放棄了收復江漢地區(qū),于是南郡很順利地變成為秦地。相反,秦以后對三晉的攻略沒有像南郡那樣順利。盡管秦在華陽擊敗魏軍(前274),并且在長平大敗40 多萬的趙軍(前260),但是三晉居然重新聯(lián)合堅持抵抗。三晉地區(qū)與蜀地及楚地不同,是各國的利害關系縱橫交叉的“中原”。“邊地”與“中原”可以以外交關系的緊密程度來區(qū)分,外交關系越緊密征服的難度越高。秦碰到再也沒有“邊地”的情況,領土擴張的局面就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下一節(jié)將做一小結(jié),附帶評論決定各地,特別是形成關外占領地不同特點的幾種機制。
以上對戰(zhàn)國時期秦領土擴張的歷程做了大概的梳理。因為獲得蜀地和楚地,秦國國力得以飛躍發(fā)展,順利造成從“邊地”到“中原”逐漸壓迫的形勢。然而,三晉對秦強烈地抵抗,亡國的時間推遲到戰(zhàn)國時期的終局。蜀地、楚地以及三晉之間有怎樣的區(qū)別,可以通過戰(zhàn)爭及外交、人口政策、反秦情緒等要素來考察。
在蜀地、楚地以及三晉地區(qū)進行的戰(zhàn)爭形態(tài)有關鍵性的區(qū)別。在戰(zhàn)爭中三晉同時實行“合縱連橫”的外交戰(zhàn)略是為生存而必須要做的。與此不同,楚的外交戰(zhàn)略不如三晉老練,應對秦和三晉的外交謀略時一再失誤,引發(fā)致命的損失。
從人口流動方面來看,蜀的領土和人口都歸屬于秦,基本上沒發(fā)生大量的人口流出,而秦占領江漢平原對楚國來說是一場動亂,發(fā)生了其統(tǒng)治階層及大量人口的流出。三晉盡管沒有發(fā)生像楚地那樣突然性的人口流出,但是總體來講也有大量的人口逐漸東遷。尤其,在秦對魏戰(zhàn)爭中,“出其人”的記錄值得關注,④《史記》卷五《秦本紀》:“(前325)使張儀伐取陜,出其人與魏。”第206頁;《史記》卷五《秦本紀》:“錯攻魏河內(nèi)。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钡?12頁。這些史料明確反映了此時秦追求“廣地”的占領路線。魏不得不容忍它,把領土割讓給秦而收回人口。與韓、魏不同,在白起軍襲擊江漢地區(qū)時,楚突然丟失首都無法控制人口。由于大量的楚人遷移到江淮和江南地區(qū),秦、楚之間形成了以南郡為界的新的戰(zhàn)線。
圖3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勢力范圍示意圖
秦在占領魏領土的過程中實行“出其人”的政策,因為秦此時只追求“廣地”而并沒有關注招人口。占領蜀地及楚地也是在這一系列的路線上拿到的成果。但是,秦“出其人”記事,在魏割讓安邑及河內(nèi)地區(qū)以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這有可能因為秦內(nèi)部的情況開始有了變化。隨著向蜀地、楚地擴張領土,土地不足、百姓貧窮的問題得以解決,“地小民貧”甚至變成了“地廣民寡”。廣地政策因此碰到限制,這時候秦可能開始關注增加人口的方案。而且,隨著三晉領土被吞食,三晉逐漸“地狹民眾”,但其抵抗居然越來越激烈。于是,秦就開始認識到,三晉的實際力量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口。長平之戰(zhàn)時秦殺掉40 余萬的趙軍俘虜,就是由于這種想法。①《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第2335頁。秦征伐上黨郡的時候不想“出其人”,而愿意那里的編戶民都歸附秦國,但上黨郡民不愿作秦民而向趙國歸附。因此,白起對長平之戰(zhàn)勝利獲得40萬趙軍俘虜時,就要極力阻止趙人口的恢復。這表明秦痛感需要減少三晉的人口,但是還沒有制定相關的完善制度。徠民政策既可以減少三晉人口,又可以增加秦人口。但是,它在戰(zhàn)國期間并沒有施行。再說,秦對人口政策沒有及時改革,就埋下了秦末反秦起義的種子。
根據(jù)表面上突出的實例來看,導致反秦情緒的第一原因是秦國發(fā)展歷程本身。秦自孝公以來,就被六國論者視為“虎狼之國”②關于“虎狼之國”的研究可參何晉:《秦稱“虎狼”考》,《文博》,1999年第5 期。,這樣的情緒在秦昭襄王時期攻打趙國時尤其突出。秦領土擴張中六國民累積的反感,到此時達到了頂峰?!妒酚洝肪戆巳遏斨龠B鄒陽列傳》記載了魯仲連闡明三晉要堅決抵抗秦國的理由:“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quán)使其士,虜使其民?!雹邸妒酚洝肪戆巳遏斨龠B鄒陽列傳》,第2461頁。秦看重軍功授爵而嚴格執(zhí)行賦役是富國強兵的秘訣,而這居然引起其他中原國家的強烈反感。
三晉在被秦壓倒的情況下,居然構(gòu)建了反秦路線。秦軍包圍趙都邯鄲的時候,魏公子無忌(信陵君)抗命支援趙國,在打退秦軍中起了關鍵作用。④《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第2379-2381頁。這就表明秦僅僅依靠武力根本無法控制三晉的現(xiàn)實。三晉早就有通過“合謀”的方式來抵抗強國的傳統(tǒng)。諸如,秦昭襄王輕視韓、魏的國力,曰:“以孟嘗、芒卯之賢,率強韓、魏以攻秦,猶無奈寡人何也。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而率弱韓、魏以伐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倍衅煊弥遣墓适禄卮鹎卣严逋酰骸敖袂乇m強,不能過知氏;韓、魏雖弱,尚賢在晉陽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時也,愿王之勿易也!”⑤《史記》卷四四《魏世家》,第1854-1855頁。由此可以看到,三晉從建國開始就保有應付強國威脅的經(jīng)驗,而且都城中有一批謀士為君主出謀劃策,所以,秦絕不能忽略三晉的傳統(tǒng)和潛力。
然而,后來使得秦帝國滅亡的反秦起義,在楚地較三晉更激烈和主動地進行。戰(zhàn)國末期三晉經(jīng)過對秦的長期抵抗,不斷消耗國力最終滅亡。在韓、魏、趙依次滅亡的時候,秦已經(jīng)吞食了河東、河內(nèi)、三川、上黨、太原郡等三晉的廣大領土,于是到秦統(tǒng)一時三晉人口已相當減少。與它相反,戰(zhàn)國時期楚被失去江漢平原一帶后沒有與秦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滅國前反而能保有大規(guī)模的領地和人口。而且,楚軍謀士范增曰:“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⑥《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300頁??梢哉f,楚人由于失敗的記憶和亡國的怨恨而形成強大的反秦力量,與三晉為生存而戰(zhàn)有所不同。不過,我們還要注意這樣的反秦局面是從楚遷都以后才開始形成的。在楚遷都前后發(fā)生嚴重的人口流動,以后的反秦情緒可能在江淮地區(qū)移民人群之間不斷蔓延。由此逐漸形成初期被秦占領的漢中、南郡地區(qū)與后期被吞并的楚地之間相反的情緒。
總的來說,由于戰(zhàn)爭中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人口外流,秦在占領地實行郡縣制并且對邊境地帶加強軍事控制,初期占領地與后期占領地之間形成相異的情緒等,到反秦、楚漢戰(zhàn)爭時期形成東西地域分裂局面(到西漢時期發(fā)展成“郡國并行”格局)。在此基礎上,以后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秦早期置郡的關外地區(qū)與保持“反秦”的舊六國區(qū)域之間形成的人口地理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