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釋夢英《說文偏旁字源》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說》錯簡而作,北宋初年成書,咸平二年刊刻于石。傳世本今存但少見,石刻本成為該書最直接的實物證據(jù)。書中以篆文書《說文》540部首,每字下加楷書注釋,或為篆文偏旁楷定字,或為楷書注音字,后附夢英自序及郭忠恕答書。該書是一部重要的《說文》部首字樣書,為建立漢字偏旁學(xué)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在漢字部件及字原發(fā)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書中蘊含著較豐富的語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討。不論傳世本還是石刻本,后代學(xué)者對其體例認識不清,內(nèi)容得失褒貶不一,有必要結(jié)合具體文獻材料進行科學(xué)分析,客觀評判,以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辭書史和辭書學(xué)價值。
關(guān)鍵詞宋代夢英《說文偏旁字源》字書體例內(nèi)容得失辭書史
唐代開始出現(xiàn)專門研究《說文》部首的字書,對后世漢字部件及字原研究產(chǎn)生較大影響。唐李陽冰之侄李騰《說文字原》是最早利用《說文》偏旁部首探究字原的著作,惜其已亡佚。其后,后蜀林罕撰《字原偏旁小說》三卷,《郡齋讀書志》后志(以下簡稱《書志》)卷一《英公字源》條引郭忠恕評價曰: “今點檢偏旁,少晶、惢、至、龜、弦五字,故知林氏虛誕誤后進,其《小說》可焚?!北砻鞔藭秉c甚多,宋人已現(xiàn)批評之聲。宋代釋夢英撰《說文偏旁字源》(以下簡稱《說文字源》)一卷,又稱《篆書說文目錄偏旁字源》《英公字源》《夢英字原》等,《書志》引郭忠恕謂“夢英因書此以正林書之誤”。該書是一部重要的《說文》部首字樣書,為漢字偏旁學(xué)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在漢字部件及字原發(fā)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書中蘊含著較豐富的語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討。由于后代學(xué)者對其體例認識不清,內(nèi)容得失褒貶不一,有必要結(jié)合具體文獻材料進行科學(xué)分析,客觀評判,以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辭書史和辭書學(xué)價值。
一、 夢英及《說文字源》之成書
夢英未見傳記傳世,史籍也缺載其信息,因此只能靠零星資料了解其生平。姜聿華(1992: 319)記“夢英為北宋初和尚,人稱英公大師、宣義大師,又號臥云叟,南岳人”。明《書史會要》云: “釋夢英,號臥云叟,南岳人。與郭忠恕同時,習(xí)篆,皆宗李陽冰?!庇⒐沧模稌尽吩疲?“夢英通篆籀之學(xué)?!彼畹藐柋P法,有“陽冰死而夢英生”之譽,《說文字源·夢英自序》云: “自陽冰之后,篆書之法,世絕人工,唯汾陽郭忠恕共余繼李監(jiān)之美,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嘗不揮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無下筆之所,方可舍諸。及手肘胼胝,了無倦色?!蓖瑫豆宜≈掠⒐髱煏吩疲?“飛杯容許于醉狂,結(jié)社不嫌于心亂。共得陽冰筆法,同傳史籀書蹤。”這些記述表達了二人通過艱苦卓絕的書法藝術(shù)實踐而繼承陽冰書風(fēng),復(fù)興篆籀的追求和決心。憑借保留下來的碑書真跡如《篆書千字文》《十八體篆書碑》等,可窺知夢英篆文書法所達到的藝術(shù)水準,有助于科學(xué)認識《說文字源》的書寫內(nèi)容。
夢英篆寫時儒所刊定《說文解字》之540部首,撰成《說文字源》一書,每字下以楷書注釋,其中偏旁字注音系由夢英、郭忠恕共同完成。(何山 2015)回顧北宋乾德五年(967)《十八體篆書碑》,刊刻內(nèi)容除時人贈英公之詩作外,還包括《說文字源》所收載的郭忠恕致英公大師之書函,由此可推斷,《說文字源》完成時間不會晚于乾德五年,路遠(2008: 512)據(jù)此將成書時間定為北宋初年,可從。書中所附自序及郭忠恕答書,表明了英公撰作此書的基本意圖: 一是糾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說》之錯簡,二是自序所謂“使千載之后,知余振古風(fēng)、明籀篆,引工學(xué)者取法于茲也”之初衷。因此該書作為重要的偏旁類工具書,對探究漢字構(gòu)件及字原的淵源關(guān)系、演進規(guī)律及篆體書法等都大有裨益。
二、 《說文字源》版本及體例
(一) 版本情況
《說文字源》在流傳中形成傳世本和石刻本兩個版本系統(tǒng)。前者《書志》后志卷一、姜聿華(1992: 319)等古今書目提要類著作均有著錄,或未提及版本情況,或言是書今存,但版本情況不詳。后者有不同題名,如《夢英說文字源》《說文偏旁字源碑》《宋夢英偏旁篆字》《說文偏旁字源并自序及郭忠恕答書》《偏旁字源目錄及郭忠恕書》《偏旁字源》《宋六書偏旁》等。宋代以來的金石書如《寶刻叢編》卷七、《寶刻類編》卷八、《石墨鐫華》卷五、《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二、《關(guān)中金石記》卷五、《陜西金石志》等均以跋尾形式著錄,《八瓊室金石補正》(以下簡稱《八瓊室》)卷八七、《金石續(xù)編》卷一三則采用碑文移錄加跋尾的形式著錄,這種據(jù)原刻文字轉(zhuǎn)錄而形成的文本稱為石刻移錄本。
各題跋內(nèi)容主要是對其篆楷書法、字原分部與次序、篆字異形、注釋體例、音讀錯謬等進行分析說明。石刻著錄書都將該碑刻立時間標(biāo)為北宋咸平二年(999)六月十五日,與建碑時間一致。關(guān)于勒石地點,夢英《自序》云: “今依刊定《說文》,重書《偏旁字源目錄》五百四十部,貞石于長安故都文宣王廟?!泵髭w崡《石墨鐫華》等記《宋夢英偏旁篆書》在西安府學(xué),碑原石現(xiàn)藏西安碑林博物館。隨著歷史的變遷,文宣王廟與西安府學(xué)實現(xiàn)了主體功能的轉(zhuǎn)換,所幸的是,《說文偏旁字源碑》得以保存下來,成為該字書最直接的實物證據(jù)。另有拓本行世,以北京圖書館金石組(1989: 2)《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38冊所收碑拓為佳。由于傳世本難以見到,石刻本《說文字源》就是可資利用的直接研究材料。
(二) 內(nèi)容編排體例
《說文字源》內(nèi)容板塊包括篇首、說文字原目錄和夢英自序等,學(xué)者們對整書內(nèi)容編排體例認識的分歧主要是注音體例。如清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認為“《說文偏旁字源》于每字下各注一音”,姜聿華(1992: 319)亦認為“每字下皆附音釋”,其說均有違事實。細考碑拓540個篆文偏旁下的楷注文字,其體例實分三種情況: 一是以通行楷書轉(zhuǎn)寫對應(yīng)的篆書字原,共有312字(作者按: 《八瓊室》跋尾認為“ ‘包下注‘誤多一‘音字”,故本文未將此例納入注音范圍)。如“”下書“角”,“”下作“乃”等。二是楷書注音字,共計225字(作者按: 因“辵”“舁”下的注音字泐蝕難辨,故本文實際統(tǒng)計分析了其中的223例)。標(biāo)音者采用了兩種注音方法: (1) 直音法,共13例(如篆文“癶”下注“音撥”,“覞”下標(biāo)“音耀”等;或省“音”字,如“誩”下注“竸”,“”下注“乖”)。(2) 反切法,共210例(如篆文“廾”下注“巨恭”,“爨”下注“七亂”等)。(3) 既以楷書轉(zhuǎn)寫偏旁字原、又加楷字注音的共3例(篆文偏旁“乚”“”正下方為對應(yīng)的楷書轉(zhuǎn)寫字,左邊分別書“于謹”“胡米”反切注音;偏旁“甾”下為楷書“”字,當(dāng)為《說文》古文“”的楷定字,右邊注音切“方九”)。因此,《說文字源》并非每字注音,而是有選擇性的。搞清內(nèi)容體例是進行相關(guān)研究的前提。
(三) 石刻移錄本文字問題
碑石易風(fēng)化,文字易泐蝕,加之字形辨認或存偏差,碑文轉(zhuǎn)錄中文字錯誤難以避免。核之《說文字源》碑拓,《八瓊室》卷八七、《金石續(xù)編》卷一三兩石刻移錄本的楷書注文均存在誤錄、缺脫等問題,現(xiàn)分類校補如下。
1. 誤錄形近字。碑拓篆文“(廴)”下本為楷書反切注音“弋忍”,《唐韻》《廣韻》該字讀作“余忍切”,兩種反切的切上字音值相同,所切字音相合;只是原碑“弋”字稍泐,但仍可明辨;《金石續(xù)編》錄作“戈”,字形不一,切音也不合,形近而誤。碑拓“(朿)”下注“千賜”,拓本“千”字清晰,《八瓊室》錄作“于”。“()”字下“牛巾”之“巾”《八瓊室》錄作“巿”,亦系形近誤錄,反切讀音也隨之不合于被切字。這樣的情況兩書共有近20處。
2. 避諱改字。碑拓“()”下注反切“丘於”,切上字《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未照錄原刻“丘”,而錄作“邱”,雖讀音相同,但字形有異。乃因清代避孔丘諱,遂加構(gòu)件“阝”于“丘”而成“邱”字。
3. 誤辨微泐字。碑拓“(太)”下有注音字“他”,反切下字稍泐,右邊明顯為構(gòu)件“頁”,左邊只留部分痕跡,較難確定是何形體?!栋谁偸摇贰督鹗m(xù)編》均錄作“頞”,但其音韻地位與被切字有較大差異,同《廣韻》“大”之徒蓋切、《集韻》他蓋切等也不吻合,證明釋讀有誤。細審字形,其左部殘留筆畫走勢非構(gòu)件“安”,而與石刻“亥”的寫法非常接近,根據(jù)碑刻文字書寫規(guī)律和整字輪廓,我們認為“”實為“頦”字。“他頦”“徒蓋”“他蓋”三反切所表聲韻相同,與被切字“太”的讀音完全一致?!墩f文字源》所擬字音實質(zhì)是通過同音變換韻書反切上下字而得。文字泐蝕殘損乃碑刻文獻的常見現(xiàn)象,也是文獻整理的難點所在,需要結(jié)合碑刻學(xué)、文字學(xué)、書法學(xué)、語音學(xué)等相關(guān)知識,綜合分析,理性判斷,方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
4. 錄作碑文原字的異體字。碑拓“殺”字下注反切“所扎”,切下字拓本清晰作“扎”,《八瓊室》錄作“札”。古代寫本文字構(gòu)件“扌”和“木”常訛混不分,《八瓊室》為摹刻本,亦循此通例。故“札”為“扎”字異體,兩者語音相同。
5. 文字缺錄。碑拓“倝”字下注反切“工安”,其中“安”稍泐而基本可識,《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缺錄,當(dāng)補。拓本“麤”字下本有反切注音字“七吾”,而《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只錄作“麤”,脫錄注音字,與原刻不符。
6. 文字訛刻。拓本“囪”字下注反切“義江”,而《廣韻》為楚江切或倉紅切,《集韻》為初江切或麤叢切。碑刻與韻書反切上字不同,所切字音聲母迥異,背后原因需探究碑拓切上字“義”。調(diào)查簡化字源,張書巖(1997: 84)認為“義”簡作“義”最早出現(xiàn)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說》,劉復(fù)、李家瑞(1930: 128)《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三畫》引《通俗小說》等“義”字下錄簡體“義”,其產(chǎn)生時代明顯晚于《說文字源》。從語音層面看,“義”與“囪”聲母不同,故碑文“義”并非簡體“義”字,而應(yīng)為“叉”的訛刻字?!安妗庇炞鳌傲x”文獻早見用例,黃征(2005: 38)浙敦026《普賢菩薩說證明經(jīng)》: “爾時普賢菩薩即從座而起,整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又: “毗樓勒叉天王獻佛白銀缽。”寫卷兩處“叉”字均作“義”。碑石字形訛刻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是由石質(zhì)載體、書刻方式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給字形識別增加了難度,碑刻整理時需仔細審辨?!墩f文字源》“義”為“叉”的俗字,“叉江”切音與“囪”的讀音完全吻合?!栋谁偸摇贰督鹗m(xù)編》“囪”字下均照錄碑拓而作“義江”,跋尾中未加考辨,使問題依舊,欠妥。
不論文字誤釋、漏錄還是其他問題,都改變了字書文獻原貌,導(dǎo)致信息失真,極不利于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因石刻本系研究《說文字源》的常用文獻源,故我們補正其已有著錄成果中有關(guān)文字的缺誤,可為學(xué)界提供完整準確的研究材料。
三、 《說文字源》之價值
《說文字源》作為現(xiàn)存較早的專門研究漢字偏旁的字書,不僅在傳承《說文》部首研究之成果、補正前人研究之缺誤、弘揚篆文書法之藝術(sh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文字、語音、字詞關(guān)系研究等方面有特殊而重要的價值。
(一) 文字研究
1. 隸楷書異俗字研究。前述“叉”作“義”、“扎”作“札”等都是楷書俗訛字研究不可多得的字料,字書文字提供了宋代的字形變異現(xiàn)象。系統(tǒng)整理研究包括《說文字源》注釋字在內(nèi)的異體字,可彌補版刻背景下宋代異體俗字存世資料之不足。
2. 古文字研究。夢英宋初自負篆書,故作《偏旁字源》,可畢沅、陸增祥皆批評“英書多繆體”: 畢氏舉“”作“”、“”作“”、“”作“”、“”作“”、“”作“”、“”作“”、“”作“”皆不合于六書之正者也;陸氏又列畢氏所未舉,補列“”作“”、“”作“”、“”作“”、“”作“”。事實上,按畢、陸二氏的判定標(biāo)準,書中還有如“”作“”、“”作“”等諸多不合六書正體、與《說文》小篆字形有較大差異的字形。其實夢英正提供了宋代小篆字傳承、使用和變異的新動向、新特點,為古文字研究打開了新窗口。進行字原研究時應(yīng)科學(xué)認識和正確辨別上述新形體,總結(jié)變異規(guī)律,抉發(fā)變異原因,可豐富和拓展古文字研究內(nèi)容,為漢字史研究提供參考。另外,《說文字源》篆文偏旁整體上結(jié)構(gòu)均衡對稱,用筆淳勁靈動,線條圓轉(zhuǎn)凝重,飽含“玉箸篆”特征,給人莊重肅穆之美感,為研究宋代篆體書法、宋代僧人書家夢英的書寫藝術(shù)提供了可靠證據(jù),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二) 語音研究
《說文字源》注音真實反映偏旁字原的當(dāng)時讀音,是漢語語音研究的珍貴資料,價值非常突出。先看幾條材料。
1. 《說文字源》篆文“皕”下注“筆俻”反,“俻”同“備”,切音中古屬幫母至韻。段玉裁(1981: 137)云: “皕,讀若逼,逼各本作祕。按,《五經(jīng)文字》‘皕音逼,《廣韻》‘彼側(cè)切,至韻不收。李仁甫《五音韻譜·目錄》云‘讀若逼。本注云‘彼力切,皆由舊也?!薄氨啤睂俾氻崳瑒t英書標(biāo)音與舊注不同,特別是切音所屬之韻差異較大。查《集韻·至韻》: “皕,二百也。兵媚切,音祕。”“祕”為至韻,英書筆俻切與《集韻》所錄兵媚切音效相同,故《說文字源》“皕”字改音是為了反映宋代讀音。
2. 《說文字源》篆文“髟”下注“必由”切,切上字為幫母,下字為尤韻?!短祈崱贰稄V韻》分別標(biāo)必凋切、甫遙切,切下字分屬蕭、宵韻,與尤韻有異。段玉裁(1981: 425)認為: “髟,彡猶毛也,會意?!段褰?jīng)文字》必由反,在古音三部,桼部從此為聲,可得此字之正音矣。音轉(zhuǎn)乃為必凋切、匹妙切,其云所銜切者,大謬,誤認為彡聲也。”段氏具體分析兩類反切注音的關(guān)系,并以“必由反”作為“髟”之正音,可從。故《說文字源》取《五經(jīng)文字》而棄《唐韻》等所注反切?!都崱び捻崱贰镑浴弊钟斜赜?、悲幽二切,切下字跟“必由反”所切之韻同屬流攝,聲韻效果十分接近,表明宋代“髟”字實讀幫母尤韻之音。
3. 《說文字源》篆文“嵬”下注“牛偉”切,上字為疑母,下字為尾韻?!短祈崱贰稄V韻》同錄五灰切,切下字屬灰韻,與碑刻音切之尾韻相隔較遠;《集韻》錄烏回切,切上字屬影母,“疑、影”二母發(fā)音部位非常接近。相對而言,《說文字源》擬音基本等同《集韻》反切,更符合實際讀音。
4. 偏旁字“”中古音屬馀母至韻,《廣韻》等所錄“羊至切”音效與之相同?!墩f文字源》注“大例”切,標(biāo)示被切字“”為定母祭韻之音讀,其聲、韻均與“”的中古音有別,而跟中古定母薺韻的“弟”字讀音極為相近。《說文·部》“”字下云: “讀若弟。”按《說文字源》注音,宋代“”仍音同“弟”,《集韻》“”字有大計切一讀,可證。
5. 偏旁字“丿”中古音屬滂母屑韻,《廣韻》普蔑切與之吻合,反映其中古音韻地位。《說文字源》“丿”下注“於小”切,反切上字屬影母,切下字為小韻,聲、韻皆與《廣韻》音切有較大出入,但恰與《集韻》所錄於兆切同音,英書所注當(dāng)屬時音。
6. 偏旁字“”中古屬並母宥韻,《廣韻》扶富切音同;《唐韻》房九切與之聲同韻近?!墩f文字源》注似醉切,反切上字“似”屬“邪”母,切下字“醉”屬“至”韻,所切之音與“”字聲、韻均不同。段玉裁(1981: 737)于“”字下云: “似醉切。按,此字不得其音,大徐本依‘燧讀也?!稄V韻》、《玉篇》扶救切,又依‘音讀也?!薄墩f文字源》反切正好與段氏所謂大徐本反切注音相同,結(jié)合段注、《廣韻》和《說文字源》注音,可確定偏旁字“”中古應(yīng)有兩讀,一為韻書、字書反切之“”音,一音似醉切,按《說文字源》所注,宋代“”字當(dāng)音“燧”。
上述6例《說文字源》反切注音,與被注音字的中古讀音有不合之處,如聲同韻異、聲近韻異、聲韻皆異等。勾稽韻書等文獻,分析具體注音之理,這些字音又并非隨意而為,無據(jù)而注,而是揭示出語音變換、調(diào)整、傳承等方面的規(guī)律和特點。其中5個字的音切與《唐韻》《廣韻》不諧,而與《集韻》所錄反切不謀而合,而《集韻》改良反切是“適應(yīng)時音的變化,既有音理上的依據(jù),又有反映時音變化的企圖”(張渭毅 1999),表明《說文字源》注音旨在提供偏旁字的宋代讀音,滿足時人能以正確的時音讀取偏旁字而選用相應(yīng)的切字的需求,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宋代語音系統(tǒng)的基本狀況。
因缺乏真實的記錄材料,一些字音來源很難找到科學(xué)根據(jù),難以考索其讀音的傳承和演變情況,這是漢語語音史研究的瓶頸所在。表面上看,《說文字源》所作注音記錄下《說文》偏旁字在宋代的讀音,通過古今對照可探析字音的歷時演變。從更深層面看,偏旁字原大多具有較強的構(gòu)字能力,充當(dāng)聲旁或表義形旁等構(gòu)字部件時會自然帶進原來的語音信息,直接或間接反映所構(gòu)字的讀音,而且可循此類推系聯(lián)這些偏旁參構(gòu)的成批的漢字,考查其在宋代的實際讀音,這對研究宋代漢字語音、梳理近代漢語語音系統(tǒng)都大有好處。系統(tǒng)開展《說文字源》注音研究,尤其考索那些特殊注音,可充分挖掘蘊含其中的語音研究價值,為中古及近代漢語語音史研究提供珍貴資料和重要參考。
(三) 漢字形音義關(guān)系研究
透過《說文字源》注音,可探析被注音字形與音義之間的復(fù)雜對應(yīng)關(guān)系,理清偏旁字符與記錄對象間能指和所指的配合規(guī)律,以便科學(xué)認識偏旁字的實際記錄功能。下面結(jié)合具體材料進行分析。
1. 偏旁字“炙”《說文字源》篆作,《說文·炙部》: “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之石切?!蹦咸菩戾|《說文解字系傳》(以下簡稱《系傳》)卷19云: “炙,炙肉也?!焙罅兄彀糠辞小爸浞础?,被切字的聲調(diào)變?yōu)槿ヂ暋6斡癫茫?981: 491)指出: “‘炙字從肉在火上,有貫串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炙讀去聲則之夜切,一義一字耳?!薄墩f文字源》棄《唐韻》“之石切”,“炙”下列“之夜”切,韻、調(diào)同《系傳》,意味宋代表炙肉義的“炙”字讀作去聲。
2. 偏旁字“”《說文字源》書作“”,《說文》收此字,篆作,字形甚異?!墩f文·卯部》: “,事之制也。從卩。闕?!痹S氏闕其音。《廣韻》音子禮切,段玉裁(1981: 432)云: “今《說文》去京切,《玉篇》、《廣韻》皆云‘《說文》音卿,此蓋淺人臆以卿讀讀之,卿用卵為義形,不為聲形也。《玉篇》子兮切,取卪字平聲讀之,《廣韻》子禮切,取卪上聲讀之,蓋其音必有所受之矣?!倍问峡隙ㄗ佣Y、子兮兩音切,質(zhì)疑“音卿”之去京切,認為系淺人臆作,其說甚是?!都崱窂V收各字的不同讀音,“”字錄有兩讀: 一音丘京切,一音子禮切。再調(diào)查其他字書,“”字除讀音存分歧外,還有“”“卿”二字繳繞的問題?!墩滞āぺ嗖俊罚?“,卿本字?!闭卤搿段氖肌罚?“《說文》: ‘,事之制也。從卩。變異為卿,必有所受?!薄犊滴踝值洹ぷ蛹隆ぺ嘧植俊罚?“《正訛》: ‘,事之制也,與卯別。卩者,節(jié)奏也,人臣事君之義,會意。隸作卿?!绷硗?,甲骨文“”作“”,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云: “此為向背之向字。象二人相向,猶北象二人相背。許君謂‘事之制者,非也?!绷_氏僅限于甲骨文,其說似隘。爬梳其余各家觀點,“”和“卿”或為假借,或為異體。正因為對兩者字際、字詞關(guān)系有不同的認識,自然產(chǎn)生其形音搭配的復(fù)雜性?!墩f文字源》“”下注“豈京”切,當(dāng)取假借說,與《集韻》“丘京切”讀音一致。
漢字字形與音義的聯(lián)系最初是約定俗成的,一個字記錄某個詞義,并賦予一定的語音形式,其形音關(guān)系是清楚和明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偏旁字指稱內(nèi)容、語音形式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面對錯雜的歷史字音和文字形義搭配狀況,《說文字源》擬音者進行了科學(xué)判斷,做出了正確選擇,為偏旁字語音傳承、變音別義、形音關(guān)系考察提供了重要線索。因此偏旁字簡單注音的背后,隱含著漢字字形與音義的多重研究價值,值得深入挖掘。
四、 《說文字源》之不足
《說文字源》亦存不足之處,主要是個別音切有誤,古代學(xué)者就曾提出批評。如《關(guān)中金石記》卷5指出《說文字源》的注音失誤: “其最謬者有三,如音皀為方木反,考皀字,古有兩音,一音香,一音皮及反,從無方木之音。音犛為陌包反,犛字從牛,聲,氂字從犛省,毛聲,是誤以犛為氂字。音甾為方九反,《說文》曰‘楚東名缶為甾,本音側(cè)詞反,又誤以甾為缶字?!彼撋跏恰N覀冇职l(fā)現(xiàn)三個因擬音者錯辨偏旁字而誤注字音的例子。
1. 偏旁字“()”中古屬見母混韻,《唐韻》《廣韻》《集韻》所注反切分別為胡本切、古本切、戶袞切,與“”字聲韻基本吻合?!墩f文字源》“”下注“補幺”切,明顯與“”字讀音及韻書反切不合。段玉裁(1981: 276)于“”字下按: “《五經(jīng)文字》云‘捕幺反,《廣韻》云‘符霄切,是以音為音也?!薄胺觥睘椤啊敝羟?,“捕幺”“補幺”切亦音“”,用其注“”字,顯系張冠李戴,段氏辨音結(jié)論值得肯定?!墩f文字源》當(dāng)未細辨字形,貿(mào)然依《五經(jīng)文字》音切擬音,導(dǎo)致“”形音關(guān)系失配,留下錯誤注音。
2. 《說文字源》偏旁字“”即“”字,《說文·部》: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倍斡癫茫?981: 136)進一步指出: “詞者,意內(nèi)而言外也。言從口出,而氣從鼻出,與口相助,故其字上從自省,下從口,而讀同自”表明“”亦為“自”字,讀音也同“自”,《廣韻》等韻書反切作“疾二切”,不誤?!墩f文字源》“”下注“蒲革”切,字音為并母麥韻;《集韻》“西方色”的“白”字收“薄陌”切,與英書所注音切極為相近,而“”后有未注音的偏旁字“白”,大概系注音者因形近而誤混,導(dǎo)致形音搭配不當(dāng)。
3. 《說文字源》篆文偏旁“”下清晰注“於迄”切,切音為影母迄韻,實同“乙”字讀音。而“”中古屬影母黠韻,《集韻》乙黠切即是明證;《唐韻》“烏轄”切,切上字“烏”同屬影母,切下字“轄”雖屬鎋韻,但與黠韻同屬山攝,所以此反切注音與“”字讀音聲同韻近?!办镀鼻信c韻書反切及“”字讀音聲同韻不同,差異十分明顯,問題在注音和被注字不對應(yīng)。復(fù)核原文,夢英所書篆文“”作,與《說文》小篆()有很大不同,而與后文的(乙)字形極為近似,可(乙)下為楷字“乙”,未注音。《說文·乚部》: “,玄鳥也。齊魯謂之,取其鳴自呼?!毙戾|《系傳》: “此與甲乙之乙相類,此音軋,其形舉首下曲,與甲乙字異也。”段玉裁(1981: 584)注云: “象翅開首竦,橫看之乃得。本與甲乙字異,俗人恐與甲乙字亂,加鳥旁為鳦,則贅矣。本音烏拔反,入於筆切者,非是?!毙?、段二氏分析乙、形音,其區(qū)別特征非常明顯,惜夢英書字時未加區(qū)分,使得兩字形近甚至同形,擬音時便擾亂視覺,誤“()”為“乙”,最后又隨形定音,故《說文字源》“”下注音實為“乙”字之音,引發(fā)語音問題,核心是文字形與音義不能對應(yīng)。
偏旁字形與音義關(guān)系本來已經(jīng)固化,但重新書刻會或多或少改變字形,需要再次核準形與音義的對應(yīng)情況,因此給篆書偏旁注音,辨形、審音是其難點。《說文字源》擬音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斷字標(biāo)音仍留有瑕疵,其中既有形近音異、音隨義別之字難以遽明的原因,又有擇音定字、判斷正誤的依據(jù)和標(biāo)準方面的問題。擬音者因未仔細審辨而造成上述幾個字注音之疏失,并不影響《說文字源》注音材料的實有價值。不論反切上下字如何變換,該書94%以上的偏旁音切與被注音字為聲韻皆同、聲同韻近、聲近韻同和聲韻皆近關(guān)系。(何山 2015)后代學(xué)者因未全面探究該書整體語音效果,而對其注音指責(zé)不斷,如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批評: “英公非但不識字,亦并不識音?!鼻鍏怯駬|《金石存》卷五評價字原注音云“謬誤滋多,不可為訓(xùn)”。其說顯然有失公允。
附注
核之《說文》,夢英《說文字源》目錄多“孑”部,少“丶”部,總數(shù)仍為540部。胡樸安《中國文字學(xué)史》(見該書242頁注四,上海書店,1937)云: “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吳照手輯之《字原考略》內(nèi),夢英偏旁缺一‘玄字,為五百三十九,但此字疑非夢英之原缺?!睆?fù)核碑拓,原刻未缺,原書亦同,胡氏所疑有理,吳照輯本當(dāng)因避諱而缺?!靶薄督鹗m(xù)編》卷13、《八瓊室》卷87均錄作“元”,亦因避諱而改字。
如無特別說明,相關(guān)文字的古音信息均參見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2010)。
參考文獻
1.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 畢沅(清).關(guān)中金石記.∥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2輯第14冊).臺灣: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 10686.
3. 晁公武(宋).郡齋讀書志.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宋淳祐袁州刊本.上海涵芬樓印.
4. 段玉裁(清).說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2010.
6. 何山.碑刻注音材料淺論.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15(3).
7. 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姜聿華.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xué)要籍述論.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
9. 劉復(fù),李家瑞.宋元以來俗字譜.北平: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刊,1930.
10. 陸耀遹(清).金石續(xù)編.∥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5冊),臺灣: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 3289.
11. 路遠.郭忠恕其人其書與《三體陰符經(jīng)》刻石.∥紀念西安碑林920周年華誕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
12. 陸增祥(清).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
13. 吳玉搢編(清).金石存(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 中華書局,1985.
14. 張書巖.簡化字溯源.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7.
15. 張渭毅.《集韻》研究概說.語言研究,1999(2).
16. 趙振鐸.集韻校本.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摘要釋夢英《說文偏旁字源》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說》錯簡而作,北宋初年成書,咸平二年刊刻于石。傳世本今存但少見,石刻本成為該書最直接的實物證據(jù)。書中以篆文書《說文》540部首,每字下加楷書注釋,或為篆文偏旁楷定字,或為楷書注音字,后附夢英自序及郭忠恕答書。該書是一部重要的《說文》部首字樣書,為建立漢字偏旁學(xué)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在漢字部件及字原發(fā)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書中蘊含著較豐富的語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討。不論傳世本還是石刻本,后代學(xué)者對其體例認識不清,內(nèi)容得失褒貶不一,有必要結(jié)合具體文獻材料進行科學(xué)分析,客觀評判,以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辭書史和辭書學(xué)價值。
關(guān)鍵詞宋代夢英《說文偏旁字源》字書體例內(nèi)容得失辭書史
唐代開始出現(xiàn)專門研究《說文》部首的字書,對后世漢字部件及字原研究產(chǎn)生較大影響。唐李陽冰之侄李騰《說文字原》是最早利用《說文》偏旁部首探究字原的著作,惜其已亡佚。其后,后蜀林罕撰《字原偏旁小說》三卷,《郡齋讀書志》后志(以下簡稱《書志》)卷一《英公字源》條引郭忠恕評價曰: “今點檢偏旁,少晶、惢、至、龜、弦五字,故知林氏虛誕誤后進,其《小說》可焚。”表明此書缺點甚多,宋人已現(xiàn)批評之聲。宋代釋夢英撰《說文偏旁字源》(以下簡稱《說文字源》)一卷,又稱《篆書說文目錄偏旁字源》《英公字源》《夢英字原》等,《書志》引郭忠恕謂“夢英因書此以正林書之誤”。該書是一部重要的《說文》部首字樣書,為漢字偏旁學(xué)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在漢字部件及字原發(fā)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書中蘊含著較豐富的語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討。由于后代學(xué)者對其體例認識不清,內(nèi)容得失褒貶不一,有必要結(jié)合具體文獻材料進行科學(xué)分析,客觀評判,以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辭書史和辭書學(xué)價值。
一、 夢英及《說文字源》之成書
夢英未見傳記傳世,史籍也缺載其信息,因此只能靠零星資料了解其生平。姜聿華(1992: 319)記“夢英為北宋初和尚,人稱英公大師、宣義大師,又號臥云叟,南岳人”。明《書史會要》云: “釋夢英,號臥云叟,南岳人。與郭忠恕同時,習(xí)篆,皆宗李陽冰?!庇⒐沧?,《書志》云: “夢英通篆籀之學(xué)?!彼畹藐柋P法,有“陽冰死而夢英生”之譽,《說文字源·夢英自序》云: “自陽冰之后,篆書之法,世絕人工,唯汾陽郭忠恕共余繼李監(jiān)之美,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嘗不揮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無下筆之所,方可舍諸。及手肘胼胝,了無倦色。”同書《郭忠恕致英公大師書》云: “飛杯容許于醉狂,結(jié)社不嫌于心亂。共得陽冰筆法,同傳史籀書蹤?!边@些記述表達了二人通過艱苦卓絕的書法藝術(shù)實踐而繼承陽冰書風(fēng),復(fù)興篆籀的追求和決心。憑借保留下來的碑書真跡如《篆書千字文》《十八體篆書碑》等,可窺知夢英篆文書法所達到的藝術(shù)水準,有助于科學(xué)認識《說文字源》的書寫內(nèi)容。
夢英篆寫時儒所刊定《說文解字》之540部首,撰成《說文字源》一書,每字下以楷書注釋,其中偏旁字注音系由夢英、郭忠恕共同完成。(何山 2015)回顧北宋乾德五年(967)《十八體篆書碑》,刊刻內(nèi)容除時人贈英公之詩作外,還包括《說文字源》所收載的郭忠恕致英公大師之書函,由此可推斷,《說文字源》完成時間不會晚于乾德五年,路遠(2008: 512)據(jù)此將成書時間定為北宋初年,可從。書中所附自序及郭忠恕答書,表明了英公撰作此書的基本意圖: 一是糾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說》之錯簡,二是自序所謂“使千載之后,知余振古風(fēng)、明籀篆,引工學(xué)者取法于茲也”之初衷。因此該書作為重要的偏旁類工具書,對探究漢字構(gòu)件及字原的淵源關(guān)系、演進規(guī)律及篆體書法等都大有裨益。
二、 《說文字源》版本及體例
(一) 版本情況
《說文字源》在流傳中形成傳世本和石刻本兩個版本系統(tǒng)。前者《書志》后志卷一、姜聿華(1992: 319)等古今書目提要類著作均有著錄,或未提及版本情況,或言是書今存,但版本情況不詳。后者有不同題名,如《夢英說文字源》《說文偏旁字源碑》《宋夢英偏旁篆字》《說文偏旁字源并自序及郭忠恕答書》《偏旁字源目錄及郭忠恕書》《偏旁字源》《宋六書偏旁》等。宋代以來的金石書如《寶刻叢編》卷七、《寶刻類編》卷八、《石墨鐫華》卷五、《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二、《關(guān)中金石記》卷五、《陜西金石志》等均以跋尾形式著錄,《八瓊室金石補正》(以下簡稱《八瓊室》)卷八七、《金石續(xù)編》卷一三則采用碑文移錄加跋尾的形式著錄,這種據(jù)原刻文字轉(zhuǎn)錄而形成的文本稱為石刻移錄本。
各題跋內(nèi)容主要是對其篆楷書法、字原分部與次序、篆字異形、注釋體例、音讀錯謬等進行分析說明。石刻著錄書都將該碑刻立時間標(biāo)為北宋咸平二年(999)六月十五日,與建碑時間一致。關(guān)于勒石地點,夢英《自序》云: “今依刊定《說文》,重書《偏旁字源目錄》五百四十部,貞石于長安故都文宣王廟。”明趙崡《石墨鐫華》等記《宋夢英偏旁篆書》在西安府學(xué),碑原石現(xiàn)藏西安碑林博物館。隨著歷史的變遷,文宣王廟與西安府學(xué)實現(xiàn)了主體功能的轉(zhuǎn)換,所幸的是,《說文偏旁字源碑》得以保存下來,成為該字書最直接的實物證據(jù)。另有拓本行世,以北京圖書館金石組(1989: 2)《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38冊所收碑拓為佳。由于傳世本難以見到,石刻本《說文字源》就是可資利用的直接研究材料。
(二) 內(nèi)容編排體例
《說文字源》內(nèi)容板塊包括篇首、說文字原目錄和夢英自序等,學(xué)者們對整書內(nèi)容編排體例認識的分歧主要是注音體例。如清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認為“《說文偏旁字源》于每字下各注一音”,姜聿華(1992: 319)亦認為“每字下皆附音釋”,其說均有違事實。細考碑拓540個篆文偏旁下的楷注文字,其體例實分三種情況: 一是以通行楷書轉(zhuǎn)寫對應(yīng)的篆書字原,共有312字(作者按: 《八瓊室》跋尾認為“ ‘包下注‘誤多一‘音字”,故本文未將此例納入注音范圍)。如“”下書“角”,“”下作“乃”等。二是楷書注音字,共計225字(作者按: 因“辵”“舁”下的注音字泐蝕難辨,故本文實際統(tǒng)計分析了其中的223例)。標(biāo)音者采用了兩種注音方法: (1) 直音法,共13例(如篆文“癶”下注“音撥”,“覞”下標(biāo)“音耀”等;或省“音”字,如“誩”下注“竸”,“”下注“乖”)。(2) 反切法,共210例(如篆文“廾”下注“巨恭”,“爨”下注“七亂”等)。(3) 既以楷書轉(zhuǎn)寫偏旁字原、又加楷字注音的共3例(篆文偏旁“乚”“”正下方為對應(yīng)的楷書轉(zhuǎn)寫字,左邊分別書“于謹”“胡米”反切注音;偏旁“甾”下為楷書“”字,當(dāng)為《說文》古文“”的楷定字,右邊注音切“方九”)。因此,《說文字源》并非每字注音,而是有選擇性的。搞清內(nèi)容體例是進行相關(guān)研究的前提。
(三) 石刻移錄本文字問題
碑石易風(fēng)化,文字易泐蝕,加之字形辨認或存偏差,碑文轉(zhuǎn)錄中文字錯誤難以避免。核之《說文字源》碑拓,《八瓊室》卷八七、《金石續(xù)編》卷一三兩石刻移錄本的楷書注文均存在誤錄、缺脫等問題,現(xiàn)分類校補如下。
1. 誤錄形近字。碑拓篆文“(廴)”下本為楷書反切注音“弋忍”,《唐韻》《廣韻》該字讀作“余忍切”,兩種反切的切上字音值相同,所切字音相合;只是原碑“弋”字稍泐,但仍可明辨;《金石續(xù)編》錄作“戈”,字形不一,切音也不合,形近而誤。碑拓“(朿)”下注“千賜”,拓本“千”字清晰,《八瓊室》錄作“于”?!埃ǎ弊窒隆芭=怼敝敖怼薄栋谁偸摇蜂涀鳌皫垺?,亦系形近誤錄,反切讀音也隨之不合于被切字。這樣的情況兩書共有近20處。
2. 避諱改字。碑拓“()”下注反切“丘於”,切上字《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未照錄原刻“丘”,而錄作“邱”,雖讀音相同,但字形有異。乃因清代避孔丘諱,遂加構(gòu)件“阝”于“丘”而成“邱”字。
3. 誤辨微泐字。碑拓“(太)”下有注音字“他”,反切下字稍泐,右邊明顯為構(gòu)件“頁”,左邊只留部分痕跡,較難確定是何形體。《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錄作“頞”,但其音韻地位與被切字有較大差異,同《廣韻》“大”之徒蓋切、《集韻》他蓋切等也不吻合,證明釋讀有誤。細審字形,其左部殘留筆畫走勢非構(gòu)件“安”,而與石刻“亥”的寫法非常接近,根據(jù)碑刻文字書寫規(guī)律和整字輪廓,我們認為“”實為“頦”字?!八W”“徒蓋”“他蓋”三反切所表聲韻相同,與被切字“太”的讀音完全一致?!墩f文字源》所擬字音實質(zhì)是通過同音變換韻書反切上下字而得。文字泐蝕殘損乃碑刻文獻的常見現(xiàn)象,也是文獻整理的難點所在,需要結(jié)合碑刻學(xué)、文字學(xué)、書法學(xué)、語音學(xué)等相關(guān)知識,綜合分析,理性判斷,方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
4. 錄作碑文原字的異體字。碑拓“殺”字下注反切“所扎”,切下字拓本清晰作“扎”,《八瓊室》錄作“札”。古代寫本文字構(gòu)件“扌”和“木”常訛混不分,《八瓊室》為摹刻本,亦循此通例。故“札”為“扎”字異體,兩者語音相同。
5. 文字缺錄。碑拓“倝”字下注反切“工安”,其中“安”稍泐而基本可識,《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缺錄,當(dāng)補。拓本“麤”字下本有反切注音字“七吾”,而《八瓊室》《金石續(xù)編》均只錄作“麤”,脫錄注音字,與原刻不符。
6. 文字訛刻。拓本“囪”字下注反切“義江”,而《廣韻》為楚江切或倉紅切,《集韻》為初江切或麤叢切。碑刻與韻書反切上字不同,所切字音聲母迥異,背后原因需探究碑拓切上字“義”。調(diào)查簡化字源,張書巖(1997: 84)認為“義”簡作“義”最早出現(xiàn)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說》,劉復(fù)、李家瑞(1930: 128)《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三畫》引《通俗小說》等“義”字下錄簡體“義”,其產(chǎn)生時代明顯晚于《說文字源》。從語音層面看,“義”與“囪”聲母不同,故碑文“義”并非簡體“義”字,而應(yīng)為“叉”的訛刻字?!安妗庇炞鳌傲x”文獻早見用例,黃征(2005: 38)浙敦026《普賢菩薩說證明經(jīng)》: “爾時普賢菩薩即從座而起,整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又: “毗樓勒叉天王獻佛白銀缽?!睂懢韮商帯安妗弊志鳌傲x”。碑石字形訛刻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是由石質(zhì)載體、書刻方式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給字形識別增加了難度,碑刻整理時需仔細審辨?!墩f文字源》“義”為“叉”的俗字,“叉江”切音與“囪”的讀音完全吻合?!栋谁偸摇贰督鹗m(xù)編》“囪”字下均照錄碑拓而作“義江”,跋尾中未加考辨,使問題依舊,欠妥。
不論文字誤釋、漏錄還是其他問題,都改變了字書文獻原貌,導(dǎo)致信息失真,極不利于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因石刻本系研究《說文字源》的常用文獻源,故我們補正其已有著錄成果中有關(guān)文字的缺誤,可為學(xué)界提供完整準確的研究材料。
三、 《說文字源》之價值
《說文字源》作為現(xiàn)存較早的專門研究漢字偏旁的字書,不僅在傳承《說文》部首研究之成果、補正前人研究之缺誤、弘揚篆文書法之藝術(sh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文字、語音、字詞關(guān)系研究等方面有特殊而重要的價值。
(一) 文字研究
1. 隸楷書異俗字研究。前述“叉”作“義”、“扎”作“札”等都是楷書俗訛字研究不可多得的字料,字書文字提供了宋代的字形變異現(xiàn)象。系統(tǒng)整理研究包括《說文字源》注釋字在內(nèi)的異體字,可彌補版刻背景下宋代異體俗字存世資料之不足。
2. 古文字研究。夢英宋初自負篆書,故作《偏旁字源》,可畢沅、陸增祥皆批評“英書多繆體”: 畢氏舉“”作“”、“”作“”、“”作“”、“”作“”、“”作“”、“”作“”、“”作“”皆不合于六書之正者也;陸氏又列畢氏所未舉,補列“”作“”、“”作“”、“”作“”、“”作“”。事實上,按畢、陸二氏的判定標(biāo)準,書中還有如“”作“”、“”作“”等諸多不合六書正體、與《說文》小篆字形有較大差異的字形。其實夢英正提供了宋代小篆字傳承、使用和變異的新動向、新特點,為古文字研究打開了新窗口。進行字原研究時應(yīng)科學(xué)認識和正確辨別上述新形體,總結(jié)變異規(guī)律,抉發(fā)變異原因,可豐富和拓展古文字研究內(nèi)容,為漢字史研究提供參考。另外,《說文字源》篆文偏旁整體上結(jié)構(gòu)均衡對稱,用筆淳勁靈動,線條圓轉(zhuǎn)凝重,飽含“玉箸篆”特征,給人莊重肅穆之美感,為研究宋代篆體書法、宋代僧人書家夢英的書寫藝術(shù)提供了可靠證據(jù),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二) 語音研究
《說文字源》注音真實反映偏旁字原的當(dāng)時讀音,是漢語語音研究的珍貴資料,價值非常突出。先看幾條材料。
1. 《說文字源》篆文“皕”下注“筆俻”反,“俻”同“備”,切音中古屬幫母至韻。段玉裁(1981: 137)云: “皕,讀若逼,逼各本作祕。按,《五經(jīng)文字》‘皕音逼,《廣韻》‘彼側(cè)切,至韻不收。李仁甫《五音韻譜·目錄》云‘讀若逼。本注云‘彼力切,皆由舊也?!薄氨啤睂俾氻?,則英書標(biāo)音與舊注不同,特別是切音所屬之韻差異較大。查《集韻·至韻》: “皕,二百也。兵媚切,音祕?!薄暗z”為至韻,英書筆俻切與《集韻》所錄兵媚切音效相同,故《說文字源》“皕”字改音是為了反映宋代讀音。
2. 《說文字源》篆文“髟”下注“必由”切,切上字為幫母,下字為尤韻?!短祈崱贰稄V韻》分別標(biāo)必凋切、甫遙切,切下字分屬蕭、宵韻,與尤韻有異。段玉裁(1981: 425)認為: “髟,彡猶毛也,會意。《五經(jīng)文字》必由反,在古音三部,桼部從此為聲,可得此字之正音矣。音轉(zhuǎn)乃為必凋切、匹妙切,其云所銜切者,大謬,誤認為彡聲也?!倍问暇唧w分析兩類反切注音的關(guān)系,并以“必由反”作為“髟”之正音,可從。故《說文字源》取《五經(jīng)文字》而棄《唐韻》等所注反切。《集韻·幽韻》“髟”字有必幽、悲幽二切,切下字跟“必由反”所切之韻同屬流攝,聲韻效果十分接近,表明宋代“髟”字實讀幫母尤韻之音。
3. 《說文字源》篆文“嵬”下注“牛偉”切,上字為疑母,下字為尾韻?!短祈崱贰稄V韻》同錄五灰切,切下字屬灰韻,與碑刻音切之尾韻相隔較遠;《集韻》錄烏回切,切上字屬影母,“疑、影”二母發(fā)音部位非常接近。相對而言,《說文字源》擬音基本等同《集韻》反切,更符合實際讀音。
4. 偏旁字“”中古音屬馀母至韻,《廣韻》等所錄“羊至切”音效與之相同。《說文字源》注“大例”切,標(biāo)示被切字“”為定母祭韻之音讀,其聲、韻均與“”的中古音有別,而跟中古定母薺韻的“弟”字讀音極為相近?!墩f文·部》“”字下云: “讀若弟?!卑础墩f文字源》注音,宋代“”仍音同“弟”,《集韻》“”字有大計切一讀,可證。
5. 偏旁字“丿”中古音屬滂母屑韻,《廣韻》普蔑切與之吻合,反映其中古音韻地位。《說文字源》“丿”下注“於小”切,反切上字屬影母,切下字為小韻,聲、韻皆與《廣韻》音切有較大出入,但恰與《集韻》所錄於兆切同音,英書所注當(dāng)屬時音。
6. 偏旁字“”中古屬並母宥韻,《廣韻》扶富切音同;《唐韻》房九切與之聲同韻近?!墩f文字源》注似醉切,反切上字“似”屬“邪”母,切下字“醉”屬“至”韻,所切之音與“”字聲、韻均不同。段玉裁(1981: 737)于“”字下云: “似醉切。按,此字不得其音,大徐本依‘燧讀也。《廣韻》、《玉篇》扶救切,又依‘音讀也?!薄墩f文字源》反切正好與段氏所謂大徐本反切注音相同,結(jié)合段注、《廣韻》和《說文字源》注音,可確定偏旁字“”中古應(yīng)有兩讀,一為韻書、字書反切之“”音,一音似醉切,按《說文字源》所注,宋代“”字當(dāng)音“燧”。
上述6例《說文字源》反切注音,與被注音字的中古讀音有不合之處,如聲同韻異、聲近韻異、聲韻皆異等。勾稽韻書等文獻,分析具體注音之理,這些字音又并非隨意而為,無據(jù)而注,而是揭示出語音變換、調(diào)整、傳承等方面的規(guī)律和特點。其中5個字的音切與《唐韻》《廣韻》不諧,而與《集韻》所錄反切不謀而合,而《集韻》改良反切是“適應(yīng)時音的變化,既有音理上的依據(jù),又有反映時音變化的企圖”(張渭毅 1999),表明《說文字源》注音旨在提供偏旁字的宋代讀音,滿足時人能以正確的時音讀取偏旁字而選用相應(yīng)的切字的需求,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宋代語音系統(tǒng)的基本狀況。
因缺乏真實的記錄材料,一些字音來源很難找到科學(xué)根據(jù),難以考索其讀音的傳承和演變情況,這是漢語語音史研究的瓶頸所在。表面上看,《說文字源》所作注音記錄下《說文》偏旁字在宋代的讀音,通過古今對照可探析字音的歷時演變。從更深層面看,偏旁字原大多具有較強的構(gòu)字能力,充當(dāng)聲旁或表義形旁等構(gòu)字部件時會自然帶進原來的語音信息,直接或間接反映所構(gòu)字的讀音,而且可循此類推系聯(lián)這些偏旁參構(gòu)的成批的漢字,考查其在宋代的實際讀音,這對研究宋代漢字語音、梳理近代漢語語音系統(tǒng)都大有好處。系統(tǒng)開展《說文字源》注音研究,尤其考索那些特殊注音,可充分挖掘蘊含其中的語音研究價值,為中古及近代漢語語音史研究提供珍貴資料和重要參考。
(三) 漢字形音義關(guān)系研究
透過《說文字源》注音,可探析被注音字形與音義之間的復(fù)雜對應(yīng)關(guān)系,理清偏旁字符與記錄對象間能指和所指的配合規(guī)律,以便科學(xué)認識偏旁字的實際記錄功能。下面結(jié)合具體材料進行分析。
1. 偏旁字“炙”《說文字源》篆作,《說文·炙部》: “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之石切?!蹦咸菩戾|《說文解字系傳》(以下簡稱《系傳》)卷19云: “炙,炙肉也。”后列朱翱反切“之射反”,被切字的聲調(diào)變?yōu)槿ヂ?。段玉裁?981: 491)指出: “‘炙字從肉在火上,有貫串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俗x去聲則之夜切,一義一字耳?!薄墩f文字源》棄《唐韻》“之石切”,“炙”下列“之夜”切,韻、調(diào)同《系傳》,意味宋代表炙肉義的“炙”字讀作去聲。
2. 偏旁字“”《說文字源》書作“”,《說文》收此字,篆作,字形甚異?!墩f文·卯部》: “,事之制也。從卩。闕?!痹S氏闕其音?!稄V韻》音子禮切,段玉裁(1981: 432)云: “今《說文》去京切,《玉篇》、《廣韻》皆云‘《說文》音卿,此蓋淺人臆以卿讀讀之,卿用卵為義形,不為聲形也?!队衿纷淤馇?,取卪字平聲讀之,《廣韻》子禮切,取卪上聲讀之,蓋其音必有所受之矣?!倍问峡隙ㄗ佣Y、子兮兩音切,質(zhì)疑“音卿”之去京切,認為系淺人臆作,其說甚是?!都崱窂V收各字的不同讀音,“”字錄有兩讀: 一音丘京切,一音子禮切。再調(diào)查其他字書,“”字除讀音存分歧外,還有“”“卿”二字繳繞的問題?!墩滞āぺ嗖俊罚?“,卿本字?!闭卤搿段氖肌罚?“《說文》: ‘,事之制也。從卩。變異為卿,必有所受?!薄犊滴踝值洹ぷ蛹隆ぺ嘧植俊罚?“《正訛》: ‘,事之制也,與卯別。卩者,節(jié)奏也,人臣事君之義,會意。隸作卿?!绷硗?,甲骨文“”作“”,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云: “此為向背之向字。象二人相向,猶北象二人相背。許君謂‘事之制者,非也?!绷_氏僅限于甲骨文,其說似隘。爬梳其余各家觀點,“”和“卿”或為假借,或為異體。正因為對兩者字際、字詞關(guān)系有不同的認識,自然產(chǎn)生其形音搭配的復(fù)雜性?!墩f文字源》“”下注“豈京”切,當(dāng)取假借說,與《集韻》“丘京切”讀音一致。
漢字字形與音義的聯(lián)系最初是約定俗成的,一個字記錄某個詞義,并賦予一定的語音形式,其形音關(guān)系是清楚和明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偏旁字指稱內(nèi)容、語音形式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面對錯雜的歷史字音和文字形義搭配狀況,《說文字源》擬音者進行了科學(xué)判斷,做出了正確選擇,為偏旁字語音傳承、變音別義、形音關(guān)系考察提供了重要線索。因此偏旁字簡單注音的背后,隱含著漢字字形與音義的多重研究價值,值得深入挖掘。
四、 《說文字源》之不足
《說文字源》亦存不足之處,主要是個別音切有誤,古代學(xué)者就曾提出批評。如《關(guān)中金石記》卷5指出《說文字源》的注音失誤: “其最謬者有三,如音皀為方木反,考皀字,古有兩音,一音香,一音皮及反,從無方木之音。音犛為陌包反,犛字從牛,聲,氂字從犛省,毛聲,是誤以犛為氂字。音甾為方九反,《說文》曰‘楚東名缶為甾,本音側(cè)詞反,又誤以甾為缶字。”所論甚是。我們又發(fā)現(xiàn)三個因擬音者錯辨偏旁字而誤注字音的例子。
1. 偏旁字“()”中古屬見母混韻,《唐韻》《廣韻》《集韻》所注反切分別為胡本切、古本切、戶袞切,與“”字聲韻基本吻合?!墩f文字源》“”下注“補幺”切,明顯與“”字讀音及韻書反切不合。段玉裁(1981: 276)于“”字下按: “《五經(jīng)文字》云‘捕幺反,《廣韻》云‘符霄切,是以音為音也?!薄胺觥睘椤啊敝羟?,“捕幺”“補幺”切亦音“”,用其注“”字,顯系張冠李戴,段氏辨音結(jié)論值得肯定?!墩f文字源》當(dāng)未細辨字形,貿(mào)然依《五經(jīng)文字》音切擬音,導(dǎo)致“”形音關(guān)系失配,留下錯誤注音。
2. 《說文字源》偏旁字“”即“”字,《說文·部》: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倍斡癫茫?981: 136)進一步指出: “詞者,意內(nèi)而言外也。言從口出,而氣從鼻出,與口相助,故其字上從自省,下從口,而讀同自”表明“”亦為“自”字,讀音也同“自”,《廣韻》等韻書反切作“疾二切”,不誤?!墩f文字源》“”下注“蒲革”切,字音為并母麥韻;《集韻》“西方色”的“白”字收“薄陌”切,與英書所注音切極為相近,而“”后有未注音的偏旁字“白”,大概系注音者因形近而誤混,導(dǎo)致形音搭配不當(dāng)。
3. 《說文字源》篆文偏旁“”下清晰注“於迄”切,切音為影母迄韻,實同“乙”字讀音。而“”中古屬影母黠韻,《集韻》乙黠切即是明證;《唐韻》“烏轄”切,切上字“烏”同屬影母,切下字“轄”雖屬鎋韻,但與黠韻同屬山攝,所以此反切注音與“”字讀音聲同韻近?!办镀鼻信c韻書反切及“”字讀音聲同韻不同,差異十分明顯,問題在注音和被注字不對應(yīng)。復(fù)核原文,夢英所書篆文“”作,與《說文》小篆()有很大不同,而與后文的(乙)字形極為近似,可(乙)下為楷字“乙”,未注音?!墩f文·乚部》: “,玄鳥也。齊魯謂之,取其鳴自呼?!毙戾|《系傳》: “此與甲乙之乙相類,此音軋,其形舉首下曲,與甲乙字異也?!倍斡癫茫?981: 584)注云: “象翅開首竦,橫看之乃得。本與甲乙字異,俗人恐與甲乙字亂,加鳥旁為鳦,則贅矣。本音烏拔反,入於筆切者,非是。”徐、段二氏分析乙、形音,其區(qū)別特征非常明顯,惜夢英書字時未加區(qū)分,使得兩字形近甚至同形,擬音時便擾亂視覺,誤“()”為“乙”,最后又隨形定音,故《說文字源》“”下注音實為“乙”字之音,引發(fā)語音問題,核心是文字形與音義不能對應(yīng)。
偏旁字形與音義關(guān)系本來已經(jīng)固化,但重新書刻會或多或少改變字形,需要再次核準形與音義的對應(yīng)情況,因此給篆書偏旁注音,辨形、審音是其難點?!墩f文字源》擬音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斷字標(biāo)音仍留有瑕疵,其中既有形近音異、音隨義別之字難以遽明的原因,又有擇音定字、判斷正誤的依據(jù)和標(biāo)準方面的問題。擬音者因未仔細審辨而造成上述幾個字注音之疏失,并不影響《說文字源》注音材料的實有價值。不論反切上下字如何變換,該書94%以上的偏旁音切與被注音字為聲韻皆同、聲同韻近、聲近韻同和聲韻皆近關(guān)系。(何山 2015)后代學(xué)者因未全面探究該書整體語音效果,而對其注音指責(zé)不斷,如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批評: “英公非但不識字,亦并不識音。”清吳玉搢《金石存》卷五評價字原注音云“謬誤滋多,不可為訓(xùn)”。其說顯然有失公允。
附注
核之《說文》,夢英《說文字源》目錄多“孑”部,少“丶”部,總數(shù)仍為540部。胡樸安《中國文字學(xué)史》(見該書242頁注四,上海書店,1937)云: “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吳照手輯之《字原考略》內(nèi),夢英偏旁缺一‘玄字,為五百三十九,但此字疑非夢英之原缺?!睆?fù)核碑拓,原刻未缺,原書亦同,胡氏所疑有理,吳照輯本當(dāng)因避諱而缺?!靶薄督鹗m(xù)編》卷13、《八瓊室》卷87均錄作“元”,亦因避諱而改字。
如無特別說明,相關(guān)文字的古音信息均參見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2010)。
參考文獻
1.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 畢沅(清).關(guān)中金石記.∥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2輯第14冊).臺灣: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 10686.
3. 晁公武(宋).郡齋讀書志.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宋淳祐袁州刊本.上海涵芬樓印.
4. 段玉裁(清).說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2010.
6. 何山.碑刻注音材料淺論.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15(3).
7. 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姜聿華.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xué)要籍述論.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
9. 劉復(fù),李家瑞.宋元以來俗字譜.北平: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刊,1930.
10. 陸耀遹(清).金石續(xù)編.∥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5冊),臺灣: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 3289.
11. 路遠.郭忠恕其人其書與《三體陰符經(jīng)》刻石.∥紀念西安碑林920周年華誕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
12. 陸增祥(清).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
13. 吳玉搢編(清).金石存(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 中華書局,1985.
14. 張書巖.簡化字溯源.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7.
15. 張渭毅.《集韻》研究概說.語言研究,1999(2).
16. 趙振鐸.集韻校本.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