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書杰
十幾歲的中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是非界限,他們需要更多的正面教育和榜樣作用。中學生的心靈需要的是什么?天天與之打交道的班主任,在他們的眼中應該是什么形象?用他們的話來說“我們熱烈歡迎全頻道的班主任老師?!?/p>
“全頻道”一詞,充分道出了一代中學生對班主任的期望是相當高的。在他們眼中,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教學能手,一個出色的德育工作者,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工程師。尤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素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決定了教師要有超前意識,要求學生具有全面的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力求全面發(fā)展。“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笨磥恚嘀魅嗡刭|提高到“全頻道”實乃當務之急。
能歌善舞,有特長,多才多藝的班主任,學生最佩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班主任最受歡迎。在與學生交談中,他們百分之百要求班主任嚴格要求他們。
熱愛學生是人民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三分嚴格之水,七分慈愛之蜜,才能釀成香甜可口之甘露,用以澆灌學生的心田,自然可以收到浸潤滋長的效果,這種愛不是溺愛,不是投其所好之愛,更不是遷就,而是從祖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站在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高度,為造就社會主義一代新人而產(chǎn)生的愛。這種愛是偉大的、崇高的、純潔的,班主任要是把這種胸懷廣闊之愛的熱流全部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先學生之憂而憂,后學生之樂而樂。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心靈之門,啟迪其智慧,催促其奮發(fā)向上。師愛,是班主任工作的一把金鑰匙。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苯處煂⒆拥年P心、愛護,必須建立在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不同規(guī)格、不同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如果說正直無私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那么真誠善良更應該是教師的美好品德。教師熱愛學生,就應該無私和坦誠。我好喜歡和學生在一起,有時閑聊,有時輔導他們學習。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接觸中,我了解了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家庭、學習、愛好及個性特點。也就是在這日常的接觸中,我和學生交流了思想,融洽了感情。愛學生,就要從優(yōu)考慮學困生,喚起他們的求知欲。班主任對學困生應從三個“優(yōu)先”著手,即課堂提問優(yōu)先,安排座次優(yōu)先,作業(yè)批改優(yōu)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經(jīng)過復雜的心理活動來進行的,在學習上,他們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與教師的教育有一定的選擇性。當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往往只注重成績好的學生,這樣使成績本來就差的學生少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機會;在編排座位時往往把成績好的學生安排在前面和中間,而把成績差的則放在最后邊或角落里,這樣使學困生無形中受到了排斥和冷落,對學習始終產(chǎn)生不了興趣;在作業(yè)批改上,一般老師都要先批改成績好的學生,看看有沒有錯誤,認為學困生無可救藥,不去認真分析學困生之所以“困”的原因。這樣使學困生對失去的知識難以找到機會補救,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從三個“優(yōu)先”考慮,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學習需要,這就是求知欲,求知欲產(chǎn)生了,他們自身責任感越強,主動積極性高,就更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并能按教育者的要求去規(guī)范自己,從而達到教育效果。
一個好班主任總是實事求是,對學生一視同仁。遇到教室地面出現(xiàn)紙團果皮、玻璃被損壞時,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應調查清事實,對癥下藥,不能偏心。“好”學生損壞玻璃是不小心,“差”學生損壞玻璃是故意搗亂,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厭惡和抵觸情緒。學困生往往思維活躍,反應敏捷,也指望出人頭地,所以善為人師者,首先要獨具慧眼,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誘惑,一葉障目。為人師者,應獨具慧眼,也應別具愛心,將頑石當美玉,用真誠去雕琢,再說,人才與否不能用一個模式來衡量,百業(yè)千行,亦需不拘一格的人才。故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蔽以趯嵺`中頗有心得。學生胡×成績欠佳,家境優(yōu)裕,溺愛有加,不發(fā)奮,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打籃球,反應敏捷,就讓他參加?;@球隊,擔任了體育課代表。他打籃球既自覺又刻苦,我就用“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作為他的座右銘。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工程,只有堅持“愛心,耐心,恒心”,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做出一番成績,讓更多的孩子走進課堂,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成為未來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鐘力.班主任工作中的幾點心得[J].考試周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