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瑞昌 王遠全 王愛民 冉瑞碧
特約欄目主持:邱正明
研究員,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在職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宗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行業(yè)專項“長江流域生態(tài)型高山蔬菜栽培及產業(yè)化示范”首席專家,科技部“國外園藝作物品種引進與改良(南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技術負責人,多個省縣市蔬菜專家顧問。先后參與和主持省部級以上蔬菜課題項目30多項,其中主持國家級科技項目8項;培育審(認)定瓜菜新品種16個,其中主持選育9個;發(fā)表文章、專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編、主筆12篇(部);制定國家及地方技術標準17部;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等8項,獲國家技術發(fā)明專利3項。
導讀:萬州玫瑰香橙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香橙生長周期長,前期投入大,如何有效利用果園空閑土地,減少前期投入成本呢?經過不斷摸索,發(fā)現(xiàn)山地幼齡果園內套種榨菜生態(tài)效益明顯,不僅可提高土壤肥力,還能增加農戶收益,經計算,每667 m2可種植
6 800~7 000株,產量2 000 kg左右,平均收益1 000元。
鄒瑞昌,重慶市萬州區(qū)多種經營技術推廣站,重慶市萬州區(qū)上海大道268號,404000,電話:58655319,
E-mai::zouruichang@163.com
王遠全,王愛民,冉瑞碧,重慶市萬州區(qū)多種經營技術推廣站
收稿日期:2015-12-09
塔羅科血橙是重慶萬州晚熟柑橘發(fā)展的主推品種之一,目前萬州塔羅科血橙種植面積達10 005 hm2、已投產667余hm2,年產量2萬t以上、年產值8 000余萬元。萬州種植的塔羅科血橙得益于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其果皮、果肉都具玫瑰色彩和玫瑰芳香,被稱為萬州玫瑰香橙。萬州玫瑰香橙種植面積正在快速發(fā)展,規(guī)劃未來幾年將發(fā)展到13 340 hm2,產量30萬t,最終建成中國最大最優(yōu)的晚熟血橙基地。塔羅科血橙生長周期長,一般3~5年才可掛果生產,投資周期較長,萬州區(qū)近6 670余 hm2塔羅科血橙果園短期內非但沒有收益,而且還需不斷投入,投產前果農負擔很重,經營壓力較大。為提高玫瑰香橙幼齡果園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果農經濟效益,探索山地果園套種蔬菜的可行性及生產效益,進行了幼齡果園套種榨菜的試驗研究,總結山地幼齡果園套種榨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術,供萬州區(qū)丘陵山地玫瑰香橙果農套種榨菜參考。
1 山地幼齡果園套種榨菜的效益
1.1 生態(tài)效益
①減少水土流失 新建幼齡果園株間空地寬、植被覆蓋少、土壤裸露面積大,加之萬州區(qū)丘陵山地坡度較大,如遇持續(xù)降雨極易造成水土流失。通過套種榨菜,使用地面覆蓋,有效緩沖了雨水對土壤的沖刷力,起到覆蓋保土的作用。
②提高土壤肥力 血橙樹生長快,耗地力,自肥能力差,難以保持果園養(yǎng)分的平衡。通過套種榨菜,施肥、澆水等可加速土壤熟化,培養(yǎng)土壤肥力。此外,榨菜收獲后莖葉可返回果園轉化為有機肥料,實現(xiàn)用地與養(yǎng)地相結合,持續(xù)促進果樹生長。
1.2 經濟效益
①產量 果園套種榨菜種植密度6 800~7 000株/667 m2,產量因收獲時期不同差異較大,12月以前收獲小菜頭0.25~0.30 kg/個,667 m2產量1 000~1 500 kg;后期產量較高,667 m2產量3 000 kg左右,綜合平均667 m2產量2 000 kg左右。
②生產成本 果園榨菜生產為輕簡化栽培,不耕地、不施底肥,生產成本較凈作低。每667 m2用工200元(5個工/667 m2),其中育苗1個工、定植3個工、追肥1個工。每667 m2施肥成本360元、種子農藥成本30元,按平均667 m2產量2 000 kg計算,折合成本0.074元/kg,加砍菜工資0.14元/kg,每1 kg菜頭生產成本為0.214元。
③效益 榨菜銷售方式靈活,既可鮮銷,又可加工。早市青菜頭是秋季重要的鮮食蔬菜品種,市場批發(fā)價較高,為0.40~0.45元/kg,但主要集中在12月,后期青菜頭大量上市,價格迅速下跌,多作加工原料賣給榨菜加工廠,收購價0.15~0.20元/kg。綜合來看,果園榨菜平均收益1 000元/667 m2。
2 山地幼齡果園套種榨菜的栽培技術
2.1 播種育苗
品種一般選用永安小葉或涪雜2號,于9月10~15日播種,10月中下旬移栽。播后覆蓋0.5 cm細土,早播的用遮陽網或其他覆蓋物保濕防暴雨,出苗后及時除去。當出現(xiàn)第1片真葉時第1次間苗,2~3片真葉時第2次間苗,苗距10 cm,并追施稀薄糞肥。榨菜不宜過早播種,否則先期抽薹,且蚜蟲為害嚴重,播種季節(jié)如遇連晴高溫,應適當推遲播種期。
2.2 適時移栽
當菜苗具4~5片真葉,苗齡25~35天時及時移栽,宜在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切忌雨天或雨后土壤濕度過大時移栽。株行距33 cm左右,每667 m2種植6 000~7 000株,早播宜稀、晚播宜密,肥土宜稀、瘦土宜密。
2.3 肥水管理
移栽后7~10天(幼苗成活至第1環(huán)葉形成前)第1次追肥,667 m2用清淡糞水2 500 kg、尿素5 kg;移栽后30~35天(菜頭進入膨大前期,形成2~3環(huán)葉)第2次追肥,667 m2用較濃糞水3 000 kg、尿素10 kg、過磷酸鈣20 kg;移栽后60~65天(菜頭進入膨大盛期)第3次追肥,667 m2用人畜糞2 500 kg,尿素5 kg。
2.4 病蟲害防治
①根腫病 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15%噁霉靈水劑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70%敵磺鈉可溶性粉劑400~600倍液灌根防治。
②病毒病 幼苗期嚴防蚜蟲傳播病毒,出現(xiàn)病株時,用10%烯啶蟲胺水劑3 000~5 000倍液、1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3 000~4 000倍液或10%吡丙·吡蟲啉懸浮劑1 500~2 500倍液噴霧防治。
③軟腐病 可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或36%三氯異氰脲酸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④蚜蟲 可用10%烯啶蟲胺水劑3 000~5 000倍液、1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3 000~4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或25%噻蟲嗪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⑤ 黃曲條跳甲、小菜蛾等 可選用22%氰氟蟲腙懸浮劑2 000~3 000倍液、3%高氯·甲維鹽乳油2 500~3 500倍液或25 g/L多殺霉素懸浮劑1 000~2 500倍液噴霧防治。
2.5 適時采收
以加工榨菜為目的的,2月中下旬(雨水節(jié)前,菜頭剛開始冒頂時)采收為宜。過早采收,青菜頭未充分成熟,產量不高;過晚采收,青菜頭含水量高,皮筋厚、粗,加工成菜率降低,品質變劣。作為早熟鮮食栽培的,結合市場需要,分期分批收獲,當單個青菜頭質量達150 g以上時收獲,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2.6 莖葉返園
榨菜葉片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菜頭收獲后將莖葉全部覆蓋果樹根圍, 對抗旱保墑和土壤熟化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 培肥地力, 從而達到促進果樹生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溫明霞,官會林,石孝均,等.榨菜葉還田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研究[J].土壤通報,2007(2):34-38.
[2] 袁孝芬,李華偉,趙志敏,等.冬閑桑園套種榨菜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19):67-69.
[3] 孟秋峰,鐘輝,姚建才,等.大棚梨套種榨菜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4,4(3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