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能
內容摘要:在中職學校,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也是關系著這些學生走向社會能否立足,能否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中職 德育 實效
中職生正處在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因其學習習慣較差,行為方式失當,德育教育的難度相當大。本文就如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略談幾點看法。
一.加強溝通引導,減少訓誡懲罰
德育要有前瞻性,應充分了解德育主體的意向性需求,他們的困惑以及存在的問題。然后確定主題,再選擇方式和載體,進行群體性、個體教育。而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更不能將德育淪為簡單管教。得在幾年前,某校學生在9月18日突然打起橫幅,聚眾游行,以反抗日本當年的侵略來表達愛國之情。學生之舉,于情可理解,卻于紀相違背。試想,如果在此前各班能夠成功開展主題班會,如“以實際行動來愛國”,“ 明確使命,勿忘國恥”來教育學生如何做到理性愛國,就很可能不會發(fā)生讓管理部門尷尬頭痛的一幕了。
中職生有相當一部分在初中學習階段,就行為習慣失當,學習成績差。在應試教育體制下,他們長期生活在教育的陰暗角落,很少能得到教育公平的陽光。他們習慣了被稱為“差生”,也習慣了老師的責罵。如果我們對他們仍實施訓誡懲罰式的教育,容易導致他們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情形,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校德育要體現(xiàn)出教育的功能,要在上行下效式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成長,不能成為教條式的說教和冷冰冰的懲罰。
二.巧用家長資源,提高德育實效
在教育的過程中,取得家長的支持,是搞好德育的關鍵因素。但如何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呢?筆者覺得:首先,不能隨便叫家長。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學生所有的問題簡單地歸咎于其家庭。學生所犯的大小錯誤都和家長聯(lián)系起來,甚至都想通過家長來解決,只能招致學生和家長的反感。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和學生起沖突,是很正常的,不能為了找回面子,或者為了找個收場的臺階而叫家長來“對付”學生。如果這樣,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還會激化矛盾。
其次,和家長溝通既要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還要用發(fā)展性,教育性原則來評價學生。要讓家長看到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痕跡,讓學生對自己充滿希望。家長會不能單純的成為告狀會,否決會。
三.落實管理制度,實施全員育人
一是繼續(xù)完善和強化班級量化考核制度??己思殑t要適應新時期學生發(fā)展的實際要求,要刪減操作不便和無法實施的條款,使其變得有操作性。考核制度不能只強調了對學生的要求,而重在要引導學生發(fā)展,鼓勵學生成長。另外,量化考核應該是一個工具,一種手段,對學生的成長和班級建設能夠發(fā)揮指揮棒的作用,不能把量化考核作為一個結果,當作目的。
二是要發(fā)揮學生自律委員會的作用,實施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學生自律委員會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實施民主管理的重要學生組織。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中形成、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的動機,保護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實施過程中,應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管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師管理向學生管理的過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
三是要完善班主任的考核與評價機制。班主任是德育最主要的實施者,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如何穩(wěn)定班主任隊伍,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對于學校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學校應該繼續(xù)出臺和完善相關制度,利用評價機制,讓班主任感覺到工作的尊嚴和價值。
四.加大培訓班主任力度,促進班主任專業(yè)成長
班主任僅僅憑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是難以做好德育工作的,特別是在今天生源質量下降,管理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如果不轉變傳統(tǒng)觀念,不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閉門造車,以不變應萬變,就很難適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的新的要求了。班主任成長既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提高理論水平,也要注意學習經驗,取長補短,為了提高班主任的素質和能力,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每年可以安排一部分班主任參加外地組織的學生管理方面的經驗交流會或研討會,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