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坤 賈春蘭 王貴 孫志強 楊今勝 王燕 柳京國
摘要:以黃淮海地區(qū)當前主推玉米品種鄭單958為試材,于2010-2013年研究不同種植模式對夏玉米收獲效率及產量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施肥方式對鄭單958的機收效率影響不顯著;60 cm行距種植模式下,鄭單958的產量顯著高于行距55 cm和65 cm模式,且機收效率在行距60 cm模式下最高;3種收獲機械以金億春雨收獲效率最高,雷沃谷神散穗率最低。
關鍵詞:玉米;行距;施肥方式;收獲效率;產量;收獲機械
中圖分類號:S513.04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6)07-0051-04
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得到較快普及和發(fā)展。山東省農機局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10年山東省的玉米機收率達71.5%,機耕率達到97%,機播率達到95%,在全國率先實現(xiàn)了玉米生產的全程機械化[1]。2011年山東玉米機收率達80.8%[2]。但是由于各地種植習慣不同,玉米種植方式的區(qū)域差異性較大,各地種植規(guī)格多樣,特別是種植行距不統(tǒng)一,不利于玉米機械化收獲,制約著農業(yè)機械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3~5]。
影響玉米收獲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種因素、種植密度及種植行距等[6]。為了推進夏玉米機械化的不斷發(fā)展,選擇黃淮海夏玉米區(qū)當前主推品種鄭單958為試材,根據(jù)當?shù)胤N植習慣設置不同的玉米行距和施肥方式,每年根據(jù)上一年的試驗結果改進試驗設計,最終確定一套適合黃淮海區(qū)夏玉米種植模式,為玉米全程機械化的合理生產模式和制定玉米相關種植規(guī)范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0-2013年在萊州市城港路試驗田進行,土壤肥力中等。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播種機械采用萊州市金田農機公司生產的2BYE-2/3型玉米化肥精量播種機,每次播3行;2010-2012年收獲機械采用福田雷沃谷神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機,每次收3行。2013年選用3種不同摘穗輥距的收獲機進行收獲:一是福田雷沃谷神4YZ-4型3行收獲機,摘穗輥距為69 cm,不具有剝皮功能;二是山東金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億春雨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型號為4YZP-2型,一次收獲2行,摘穗輥距為63 cm,具有剝皮功能;三是愛科大豐(兗州)農業(yè)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豐王玉米收獲機,型號為4YW-2型,一次收獲2行,摘穗輥距為66 cm,不具有剝皮功能。
1.2試驗設計
2010年以行距和施肥方式為試驗因素設4個處理,即行距65 cm正向施肥、行距65 cm側向施肥、行距55 cm正向施肥、行距55 cm側向施肥。正向施肥即種肥隨開溝器施與種子正下方10 cm處,側向施肥即種肥隨開溝器施與種子側面10 cm處,施撒可富(15∶15∶15)復合肥300 kg/hm2。2011年選擇側向施肥方式,設置55、60、65 cm 三種行距;2012年試驗設兩個處理,行距60 cm和行距65 cm。連續(xù)3年每個試驗小區(qū)行長80 m,播種12行,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常規(guī)大田管理。2010年種植密度7.50萬株/hm2,2011-2012年種植密度6.75 萬株/hm2。2013年試驗設計60 cm行距,播種7.3 hm2,種植密度6.75 萬株/hm2,以不同收獲機械摘穗輥中心距為因素,選用三種不同型號的收獲機收獲。
1.3調查項目和方法
玉米生長季調查各小區(qū)植株農藝性狀。收獲時,每個小區(qū)清理出5個20 m長區(qū)段,每區(qū)段3行,用秒表測定20 m區(qū)段的收獲用時,并計算作業(yè)效率,考察每個小區(qū)的落粒數(shù)及落穗損失。通過均穗法,每小區(qū)取20穗,自然晾干后考種。
1.4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DPS軟件處理,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 55、65 cm行距和正、側向施肥方式對植株性狀、收獲效率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1中看出,不同施肥方式對株高影響不顯著,但65 cm行距株高顯著低于55 cm行距;穗位高則變化不顯著;65 cm行距的空稈率和倒伏率均顯著低于55 cm行距;拔節(jié)期65 cm行距的根系分布深度和廣度都大于55 cm行距,使植株更穩(wěn)固,增加抗倒性。
從表2中看出,兩種種植模式下收獲用時差異不顯著;65 cm行距種植散穗率和落粒數(shù)均顯著低于55 cm行距;公頃產量也是55 cm的顯著低于65 cm。同一種植行距不同施肥方式下,公頃產量差異不顯著。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得出,側向施肥能延伸根系的廣度分布,增加抗倒性,還可以避免因肥料過多造成燒種燒苗;65 cm行距種植明顯優(yōu)于55 cm行距。
2.255、60、65 cm行距種植對植株性狀、收獲效率及產量的影響
三種行距種植模式下,其株高、穗位高具有顯著差異,空稈率和倒伏率變化不顯著(表3)。拔節(jié)期根系狀態(tài)以60 cm行距為最優(yōu)。表4說明,三種行距種植下,以60 cm行距的收獲用時最少、散穗率和落粒數(shù)最低、單產也最高,其次是65 cm。這表明:60 cm和65 cm行距下的收獲效率和產量都優(yōu)于55 cm。
表5表明,種植行距60 cm與65 cm相比,株高、穗位高合理,莖粗增大,節(jié)間長增長,這些性狀都表明60 cm種植,庫源分配協(xié)調,更利于籽粒充分灌漿,增加粒重。 兩種行距的作業(yè)效率差異不大,即60 cm和65 cm的作業(yè)效率分別為0.77 hm2/h和0.76 hm2/h,落穗損失分別為1.98%和1.83%,落粒損失分別為8.1萬粒/hm2和10.8萬粒/hm2。但其產量差異顯著,60 cm行距的公頃產量平均比65 cm行距增產593.5 kg。收獲過程中的玉米散穗率和落粒數(shù)是機械化作業(yè)的重要參考指標[7],落粒數(shù)是單位面積上的落粒損失數(shù),散穗率是落穗損失數(shù)與實際穗數(shù)的百分比。從兩年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60 cm行距下的散穗率和落粒數(shù)均低于65 cm行距。
2.3不同摘穗輥距收獲機對收獲效率的影響
根據(jù)玉米收獲機收獲行數(shù),每個小區(qū)去除邊界行,留出可收獲行數(shù)的整數(shù)倍。3種收獲機各收3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72 m2。從收獲效率看,金億春雨效率最高,公頃用時1.65 h,雷沃谷神和大豐王均用時2.10 h。從收獲損失看,雷沃谷神最少,為2.80%,大豐王最多,為6.30%,金億春雨收獲損失為4.66%。分析個中原因,大豐王收獲機的摘穗輥距雖為66 cm,但最前端外延尺寸太寬(最寬處兩端距離為1.7 m),收獲時很容易剮倒相鄰行的植株,增加收獲損失;金億春雨收獲機前端最寬處距離為1.5 m左右,一般不會剮倒相鄰行的植株,且馬力足,效率也高。雷沃谷神雖然摘穗輥距為69 cm,但外延尺寸合適,收獲的行距范圍也大,收獲損失最低。
以前農戶播種小麥的畦寬為1.9 m,小麥收獲后不破壞畦背,采用3行播種機播種玉米,也采用3行收獲機進行收獲。但近年來農戶為了方便澆水,并且節(jié)省用水,多采用1.4 m的畦寬播種小麥,也改用2行播種機播種玉米,收獲玉米時也應采用2行收獲機進行收獲。并且?guī)兤すδ艿氖斋@機省工,比較受農戶歡迎。但是該試驗采用3行播種機,而金億春雨和大豐王都是收獲兩行的機械,這也許是雷沃谷神損失率最低的原因。
3討論與結論
玉米生產過程實現(xiàn)機械化,提高玉米機收率,重點是要突出農機農藝技術的融合[8],我們以地域性種植行距統(tǒng)一為重點,探索全程機械化的合理生產模式。一種種植模式的優(yōu)劣,不能單純從產量方面去評價,還要參考該種植模式下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多少[9]。因此,既高產又高效是我們進行試驗的重要依據(jù)。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山東省膠東地區(qū),采用種植行距60 cm、側向施肥的種植模式有助于提高機收作業(yè)效率和玉米產量水平,減少機收損失率和落粒數(shù)。實際生產中,應根據(jù)小麥種植畦寬和玉米播種機行數(shù),選擇對應行數(shù)的收獲機械,如果采用兩行的播種機播種,建議用金億春雨牌玉米收獲機收獲,若采用3行的播種機播種,則建議用雷沃谷神牌收獲機收獲。并建議盡快統(tǒng)一機械標準,形成統(tǒng)一的機械化種植和收獲規(guī)范,在玉米生產中推廣應用,最大程度上提高農業(yè)生產力。
參考文獻:
[1]
劉卓,孫紅梅,劉靜明. 山東成為我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第一省[J]. 山東農機化,2010(10):7.
[2]魏圣曜,潘林青. 山東玉米機收率突破80%機收作業(yè)收入23億[J].山東農機化,2011(6):10.
[3]張東興. 黃淮海地區(qū)夏玉米生產農機農藝融合問題探討[J]. 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0(13):14-18.
[4]張淑文,馬德水. 黃淮海地區(qū)發(fā)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啟示[J]. 江蘇農機化,2009(6):39-42.
[5]佟屏亞. 單粒播種推進玉米產業(yè)技術變革[J]. 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1(17):14-15,21.
[6]柳楓賀,王克如,李健,等. 影響玉米機械收粒質量因素的分析[J]. 作物雜志,2013(4): 116-119.
[7]范國昌,王惠新,籍俊杰,等. 影響玉米摘穗過程中籽粒破碎和籽粒損失率的因素分析[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02,18(4):72-74.
[8]王立群. 農機與農藝融合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發(fā)展步伐[J]. 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 2011(11):1-3.
[9]李祥,康云友,王圓圓. 玉米種植模式試驗與研究[J]. 山東農機化,2012(6):18-19.
[10]劉為更,翟冬峰,賈春蘭,等. 不同種植模式對夏玉米收獲效率及產量的影響[J]. 作物雜志,2014(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