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明 呂文敏
提起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的《項羽之死》,執(zhí)教者多從“悲劇美”的角度引導(dǎo)學(xué)生欣賞悲劇英雄項羽,探究項羽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是如何完美謝幕的。其實,暗淡了刀光劍影,遠(yuǎn)去了鼓角爭鳴,我們可以用冷峻的目光、從一個“橫截面”來看待“項羽之死”。馬克思說,“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由此,我們由社會關(guān)系可以解讀項羽的性格,由社會關(guān)系可以見出項羽的命運(yùn)。
一、由社會關(guān)系解讀項羽的性格
《項羽之死》一文敘寫了項羽在人生的最后階段主要面對的三類人(美人、敵人、故人),這三類人是投射項羽性格的一面鏡子,它構(gòu)成了三組社會關(guān)系,由三組社會關(guān)系可以解讀出項羽的悲劇性格。
1.垓下歌美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詩言志,歌詠言。項羽人生的最后一幕是從垓下拉開的,這里有動人情腸的霸王別姬《垓下歌》。它詠嘆的是項羽雖有拔山蓋世之勇,卻因時運(yùn)不濟(jì)而無法保護(hù)自己深愛之人的無奈與悲愴!正如《史記評林》中引清人吳賢齊所說“一腔怨憤,萬種低徊,地厚天高,寫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極矣!”反觀劉邦,《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劉邦的爹被項羽抓住,項羽想借此脅迫劉邦放下武器,劉邦卻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兩相對比,項羽真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2.東城戰(zhàn)敵人——豪情天縱,自負(fù)神勇。在“東城快戰(zhàn)”中,司馬遷用傳神的細(xì)節(jié)描寫(如“項王瞋目而叱之”,“瞋目”可鏈接《荊軻刺秦王》中的“士皆嗔目”、《鴻門宴》中的“瞋目視項王”等)、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如“愿為諸君快戰(zhàn)”、“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等)等手法,活化了一個面對千軍萬馬如探囊取物的神勇戰(zhàn)將。《史記》中評價道“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3.烏江別故人——知恥重義,視死如歸。項王戰(zhàn)得漢軍皆披靡,明明殺出重圍到烏江,明明有船可渡能脫身,卻自刎烏江動天地。面對烏江亭長的好意,項王的“一嘆一問”(“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籍獨(dú)不愧于心乎?”),自慚無顏見江東父老,真是“知恥近乎勇”!烏騅本是項羽勇武的符號、精神的象征、情感的依賴,項羽卻將它贈與烏江亭長,足見其“重義”!“故人”呂馬童追趕之、指認(rèn)之,必欲殺之以邀功,項羽卻慷慨贈頭,螻蟻之微,泰山之高,兩相對比,何等鮮明!難怪有人稱“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貴族”。
二、由社會關(guān)系解讀項羽的命運(yùn)
對于項羽的悲劇命運(yùn),一般教者會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因素兩個角度去探究。這固然不錯,但也可從項羽人生最后一幕遇到的三類人(美人、敵人、故人)這個“橫截面”的角度,去解讀項羽的生死密碼。
1.垓下歌美人——多情難成好君王。面對“兵少食盡”、“圍之?dāng)?shù)重”、“四面楚歌”(其實是漢軍的詐計),一位力能扛鼎(《史記》語)的大英雄項王,卻在慷慨悲歌“虞兮虞兮奈若何”,真是柔腸百結(jié)、多情善感。反觀劉邦楚漢相爭期間的拋妻棄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無情未必真豪杰,多情難成好君王。
2.東城戰(zhàn)敵人——自矜功伐不覺悟。東城快戰(zhàn),項羽自信心爆棚,炫武力、秀實力,似乎成了個人的表演賽。可是,面對敵人追殺,項王“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田父代表的是民心,連田父也欺騙(“紿”)他,把他指向絕路,看似偶然,其實必然。文本末段也記述了故人呂馬童的反目,欲取頭邀功。鏈接《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再鏈接相關(guān)史實,項羽季父(項伯)與張良結(jié)為親家,與劉邦暗通款曲;劉邦用陳平計謀離間范增和項羽,亞父范增被項羽逐之。足見項羽是:眾叛親離卻不悟,自矜功伐不自責(zé)。難怪王安石以一個政治家的冷峻眼光指出,項王是“中原一戰(zhàn)勢難回”(大勢已去)、“肯為君王卷土來?”(人心盡失)
3.烏江別故人——認(rèn)知不明嘆霸王。面對烏江亭長的勸導(dǎo),項王在自負(fù)、高傲、無奈的“笑”中,反復(fù)著先前的話“此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不從自身找原因,卻歸咎于上天。范文瀾說“事不由己叫做天,無可奈何叫做命”,一個沒有政治頭腦的人,卻坐在政治家才能坐的板凳上,實在是一種災(zāi)難。身份錯位,認(rèn)知不明,可恨可嘆!真是:做個將帥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滴水見太陽,管中可窺豹。從項羽人生最后階段這個“橫截面”的三組社會關(guān)系中可以探知項羽的性格和命運(yùn)。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yùn)”。英雄末路,君王失勢。用一首自撰詩遙祭那段歷史——獨(dú)木不支千秋業(yè),短識難圖萬世功。千載悠悠嘆霸王,孤魂一縷悵江東。
杜長明,呂文敏,教師,現(xiàn)居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