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秋 洪雷明 吳籽穎 姚亞茜 劉燕 蔡立航
摘 要: 當前,流行文化滲透在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大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調查研究,研究了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的現狀、特點和流行原因,分析了大學生流行文化產生的多重影響,提出了應對大學生流行文化的策略,進而希望能為大學生正確認識與對待流行文化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流行文化 現狀調查 影響對策
當代社會背景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密切,文化打破原本固守的空間,走向融合。流行文化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當今社會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學作為人們夢想的象牙塔,也是無數思想的匯聚和爭論之地,流行文化的廣泛傳播與滲透,不僅對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個人主見、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等產生了影響,而且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能夠正確認識流行文化的現狀,并從中發(fā)現問題,引導大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對待流行文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fā)揮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努力消除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已然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流行文化的概念
對于流行文化的界定,不同學者有不同見解。顧洪英認為:“流行文化是一種在現代工業(yè)社會背景下所產生的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特定生活方式。它是以大眾為消費對象,以現代傳媒為載體,按照市場規(guī)律批量生產的,集中滿足人們的感性娛樂需求的文化形態(tài)?!毕慕ㄖ姓J為:“流行文化是許多人實踐和追隨的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睆埵寇娬J為:“流行文化是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的產物,它是以現代傳媒為載體,以特定的年齡成員為受眾,以批量生產為特征,以追求規(guī)模商業(yè)利益為目的一種類型文化。”總的來說,流行文化就是被大眾喜歡、廣泛傳播并且熱烈追隨,具有流行性、娛樂性、易變性、共享性和商業(yè)性等特點的文化。
二、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的現狀與成因
(一)大學生流行文化的主要現狀。
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流行文化中網絡文化占53%,娛樂生活占13.50%,流行影視占10.74%,流行服飾占10.25%,流行文學占9.26%,現狀總結如下:
1.網絡文化相當盛行
隨著網絡的普及,作為網民主體之一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地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給大學生帶了諸多好處,如網上圖書館等提供了學習平臺;微博等提供了交流平臺。有些不利因素,如很多同學沉溺于網絡游戲等。
2.娛樂生活多元開展
娛樂生活文化是人們工作之余從事的一種以放松身心,增加生活情趣的活動消費項目。如休閑運動、旅游攝影等。它有利于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互動交流;有利于豐富社會經驗,開闊眼界;有利于增強人際溝通能力。不過過多的娛樂會增加經濟負擔和消耗時間,但對大學生來說總體利大于弊。
3.流行影視廣泛傳播
流行影視是指博得社會群體或大眾的普遍喜歡,并在長時間內被討論和模仿的影視作品。譬如《阿甘正傳》等勵志類電影弘揚自強不息的精神,給大學生帶來了諸多鼓勵;也有一些影視對金錢進行不正當宣揚,在大學生中間滋生了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此外,流行服飾、流行文學等也頗受當代大學生青睞。
(二)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流行的基本原因。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中緩解壓力的方式占29.06%,追求時尚的心理占26.70%,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占18.62%,文化全球化和商業(yè)媒體的推動分別占12.02%和11.63%。
1.緩解壓力的方式
大學生一方面迫切要求長大,另一方面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對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乃至自身的沉重的學習、就業(yè)等壓力,他們內心壓抑;大學生長期接觸的是一本本枯燥無味的課本,而流行文化中的那些寬松、自由的東西,能夠極大地緩解大學生學習等各方面壓力。
2.追求時尚的心理
追隨潮流,愛好時尚,是大學生都喜歡做的事情。很多大學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解最新潮流資訊、看演唱會等事情上,這些都是當代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時尚內容。作為青年中的重要部分,大學生通過這些東西張揚個性,表達內心世界。
3.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給流行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流行文化是經過商業(yè)運作而制造出來的商品,是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文化,會最大限度地攫取市場利益。經濟利益促進流行文化的快速普及,因此流行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十分密切的聯系。
此外,文化全球化和商業(yè)媒體的推動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大學生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大學生流行文化豐富了大學生的文化生活
此項在調查中占41.87%。流行文化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流行歌曲、影視、網絡等,它都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在學校課余生活中,大學生常常借助周末文化廣場、校園文化節(jié)等活動相互交流,表達對文化生活的思考。
2.大學生流行文化培養(yǎng)了大學生與時俱進的精神
此項在我們調查中占24.48%。流行文化的流行性和易變性,使得它始終走在時代前端,這種新奇的文化內容,使大學生形成了追求自由、善于創(chuàng)新等個性,并且能夠使大學生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在大膽探索中繼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的文化。
3.大學生流行文化促進了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此項在我們調查中占17.14%。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現在的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逐漸向著新時代所推崇的方向發(fā)展。創(chuàng)造激情、追求進取等現代社會所認可的價值觀念正逐漸在大學生身上生根發(fā)芽,有利于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促進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實踐創(chuàng)新。
此外,在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等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
(二)大學生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1.模糊了大學生的理想追求
此項在我們調查中占46.01%。大學生流行文化張揚的生活方式,常常打破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規(guī)劃。面對新奇多樣化的大學生流行文化,一些大學生熱衷于在其中進行“探索”。一旦沒有做好自我管理,漸漸地便會偏離原來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淡化對遠大人生理想的追求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2.淡化了大學生的政治理念
此項在我們調查中占16.95%。政治教育是嚴肅嚴謹的,毫無娛樂性可言,這導致一些大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大學生流行文化接近于大學生日常生活,使一些大學生更愿意追求輕松閑適的流行文化,而排斥抽象、理性的教育。
3.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此項在我們調查中占15.07%。由于大學生流行文化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其內容難免有較多商業(yè)性的影子。大學生處在一個對新奇事物好奇的階段,容易受到那些不良流行文化的影響,如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這樣便會影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有可能混淆社會主流價值標準。
此外,在大學生的心理和道德理念等方面有時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
四、消除大學生流行文化對大學生消極影響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流行文化的認識,正確對待和傳播優(yōu)良的流行文化。
大學生應進一步自覺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對流行文化的正確認識;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些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譬如經典的文學作品等,大量地吸收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品味其含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使自己得到心靈的凈化和智慧的啟迪;課余時間,多參觀一些藝術展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豐富的實踐活動幫助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大學生應該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分辨積極的流行文化和消極的流行文化,做到正確宣揚優(yōu)秀的流行文化,不傳播不良的流行文化。
(二)學校發(fā)揮課堂育人的作用,做好正確的思想引導。
學校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校需要培養(yǎng)一支既懂教學又具流行感的教育隊伍,加強對流行文化教育與引導,并且將流行文化當中的積極理論引入課堂,多開設一些文化鑒賞類課程,發(fā)揮流行文化的獨特的積極影響,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發(fā)揮大眾傳媒的優(yōu)勢,運用計算機網絡等大學生感興趣的傳播手段,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并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同時,高校可以運用當前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文化表達形式,例如微電影創(chuàng)作、辯論賽等形式,傳承社會主流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
(三)政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構建流行文化保障系統。
引導流行文化在我國的健康發(fā)展,需要各級政府發(fā)揮力量。政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嚴厲打擊不良流行文化產品,逐步完善流行文化市場的制度,使流行文化市場運行有法可依,從而構建良好的流行文化保障系統。文化管理部門要嚴格執(zhí)法,加大對不良流行文化生產者的懲罰處理力度,強化社會主導性價值觀的指導作用;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監(jiān)管,禁止低俗文化、消極文化的傳播,遏制商業(yè)炒作的低級、庸俗文化,為大學生提供雅俗共賞、積極健康的精神食糧。
(四)社會承擔文化監(jiān)督的責任,做好文化生產。
社會各個部門需要承擔文化監(jiān)督的責任,創(chuàng)造能夠弘揚社會主導價值規(guī)范的、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的優(yōu)秀文化,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社會各界需要充分利用好現代多種媒體尤其是網絡、手機的功能,傳播社會優(yōu)秀文化。同時,提高教育機構培養(yǎng)現代高素質人才的能力,為增強全社會運用流行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提供保證。宣傳、新聞、出版社等傳媒部門,在關注物質利益的同時,要肩負起文化傳遞、文化育人的功能,堅持先進文化、積極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創(chuàng)作有思想、有品位、有內涵的流行文化作品。文藝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利用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創(chuàng)作一些優(yōu)秀主旋律的文化內容。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自身做起,排斥不良流行文化,讓其無滋生的土壤,讓每個大學生在健康、綠色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唐軍華.論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應對[J].人力資源,2013(4).
[2]熊艷華.流行文化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影響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4).
[3]潘政.淺析流行文化和經濟發(fā)展的關系[J].小作家選刊,2013(3).
[4]楊志群.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9).
[5]劉鐵英.新時期時尚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雙重影響[J].新課程研究,2010(12).
基金項目:2014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41046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