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正義所體現的內涵進行剖析,并結合凱爾森相對正義和羅爾斯社會正義的理論揭示正義背后所體現的實質意義,說明對正義的探究歸根結底要回到它弘揚社會平等自由的價值中去,并通過對社會正義形態(tài)的概括呈現,表明正義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是人們利益的滿足以及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關鍵詞 正義 凱爾森 羅爾斯
作者簡介:毛安琪,上海大學法學院2013級國際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3-003-02
一、當我們談論正義時都談些什么
從古至今,正義這一話題經久不衰地被人們所探討。從理想國中古希臘哲學家們唇齒間針鋒相對的論辯,到康德對政治與道德哲學正義性的考察,以及凱爾森對“何謂正義?”的疑問與解惑,再到羅爾斯撰寫《正義論》系統(tǒng)闡述公平的正義理論……這一切對于正義的探究使其內涵之于人們既熟悉又陌生。盡管如此,但凡說起“正義”二字,人們首先聯想到的一般都是美德意義上的,對于人們某種行為的肯定評價,并且該行為是具有極為崇高價值的,可以擔當起具有普遍認可的褒揚價值觀念“正義”之贊頌的善行。例如在一場戰(zhàn)爭中,經常會有被稱為正義的一方,這種所謂正義方往往代表的是為了保全本地區(qū)無辜的人民與土地,向野蠻侵略的敵對一方浴血奮戰(zhàn)換取和平的戰(zhàn)士們。之所以稱其正義,在于它的行為是從心底良知升起的為保衛(wèi)家園領土的意念而引發(fā)的義勇之舉,它捍衛(wèi)了人們的根本利益。這種現象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次發(fā)生了,人們習慣于將其稱為正義之戰(zhàn)。
正義在歷史的推進中被賦予過不同的涵義。亞歷山大大帝鐵蹄下征服的帝國貫穿歐亞大陸,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與經濟的發(fā)展,也使得無數平民百姓命喪黃泉。我們很難對這位雄才偉略的政治軍事家與其浩浩蕩蕩的遠征之舉進行善惡與否的評判,但我們亦不能忽略這場征服世界的舉動對人類歷史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因為它所帶來的繁榮景象直至今日仍然在造福人類文明。但,可以將其稱之為一種正義嗎?如果我們回到古希臘的理想國中去,也許可以找到答案。在柏拉圖就正義為何物與他人進行辯論過程中,他的一位“辯友”塞拉西馬庫斯曾提出正義是強者的利益這一論斷。姑且不考慮柏拉圖對這一觀點的極力駁斥,若設想統(tǒng)治者按照自己的利益規(guī)定制度和頒布法律,向被統(tǒng)治者們宣布由他所設立的正義與道德,使人們按照其意志行事,將意欲違背之人視為不義,此時,正義確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強者的利益。因此,即使有無數亡魂冤死在這征服的鐵蹄勁旅之下,亞歷山大大帝仍然可以毫無顧忌地宣揚我即正義。
由此,除去道德意義上的,從更廣義的角度進行思索,正義常常是作為一國統(tǒng)治的最高價值準則,在政治運行的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指引作用。放眼現代世界各國,不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統(tǒng)治者們均致力于將正義的理念推行于整個社會以實現其政治的目的。此時正義被具象為一項一項具體的制度、法令以及利益分配體系,為實現社會普遍之正義的原始價值而發(fā)揮作用。
二、正義的實質是什么
正義的實質問題,即正義表象下所蘊含的深層內涵。眾所周知,對于現代民主國家而言,實現社會正義已成為統(tǒng)治者不懈追求的一項最高價值。為最大限度上滿足社會的各種現實需要,正義已不再僅僅作為一種抽象意義上的道德評判標準,而是根植在一國甚至整個世界有序運作系統(tǒng)的內涵之中。從古至今,人們從未放棄對正義的追求,無論哲學家還是法學家,無論統(tǒng)治者抑或平民,人們內心都存有對正義的向往。然而剔除感知上認識,正義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千百年來對它進行的探究是否得出了一個真理式的答案?至少從層出不窮出現的絕對正義論、相對正義論、社會正義論以及其他各種討論正義的理論來看,對于正義實質的理解人們存在各種不同的看法。
(一)凱爾森關于“何謂正義?”的闡述
凱爾森曾在“何謂正義?(1957)”的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人類永恒的問題”,他滿是困惑:“沒有別的問題被如此激烈地爭論過;沒有別的問題令人類為之付出過那么多血淚;也沒有別的問題令從柏拉圖直到康德的那么多卓越思想家對之冥思苦想;而時至今日,此問題仍一如既往地沒有答案。”他對于“何謂正義”的回答表現了仍然未找到確定答案的遺憾,但他同時也表明,人們對于該問題所奉獻的智慧會令該問題的本身更加完善。凱爾森是相對正義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批判人們對于絕對正義的渴望,認為正義是主觀、相對和有條件的,因此關于何謂正義的答案也不可能確定,而只能在人們各自的判斷中使該問題更加立體化。在他看來,正義是當利益沖突發(fā)生時而被需要的,當社會中的兩種利益彼此發(fā)生矛盾,究竟何種利益應當得到滿足才能保障社會的秩序,這時就需要進行價值判斷對兩種利益進行取舍。因此,這種價值判斷的過程就是在決定何為較高價值乃至何為最高價值的過程,從而達到化解社會矛盾的目的,使秩序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以及社會正義的實現。他提出:“價值判斷取決于情感因素,因此具有主觀性——其只對判斷主體有效,只能是相對的?!彼?,通過這種主觀而相對的價值判斷實現的社會正義也只能是主觀和相對的正義。此外,凱爾森在對正義實質剖析的同時也提出對正義的追求是人類對于幸福的永恒渴望。盡管他表明正義的相對性和主觀性而使其沒有所謂絕對可言,但他也主張正義是社會幸福一說,但在論證何謂幸福的時候他雖沒給出明確的答案。
凱爾森對“何謂正義?”的討論層層揭示出他對于正義實質的理解。一言以蔽之,他所秉持的正義觀是在各種價值的相互駁斥中一種占據主流地位價值的勝出,是對社會大多數人利益的滿足,而對于在沖突中被舍棄的利益卻成為正義的犧牲者,然而立足社會之現實,這種犧牲常常是在所難免的。相對于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國度里以“至善”為理念的正義觀,凱爾森所提出的相對正義則具有更多的現實性,他揭示出正義殘酷的一面,所闡明的正義代表多數人的正義。
(二)羅爾斯的“正義論”
在更多學者對正義的實質進行唇槍舌戰(zhàn)之時,1971年羅爾斯教授撰寫的《正義論》一書問世了。這本被視為二戰(zhàn)后西方政治哲學、法學和道德哲學最重要著作之一的書籍對于正義實質的探討打開了新的天地。羅爾斯提出了著名的社會正義論,表明“正義的對象是社會的基本結構,即用來分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劃分由社會合作產生的利益和負擔的主要制度?!彼纳鐣x觀所體現的正義最重要的是社會體制的正義。社會體制從一般意義上理解,是由一系列經濟、政治、法律等制度所組成的,維持社會運作,規(guī)制人們權利和義務的龐大系統(tǒng),它對人們的生活起著首要的影響作用。在論證其社會正義觀的過程中他提出了兩個有先后順序的正義原則,即:第一個平等自由原則和第二個公正平等原則和差別原則的結合。這兩個原則構成了其社會正義論的一個重要的核心思想:既強調所有社會成員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享有平等和自由,使他們所享有的機會是確實公正和平等的,又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因偶然因素導致的天生不利者可以同有利者一樣享受和利用各種機會。他提出“最少受惠者”這一概念,反映其所主張的正義對于社會中弱者的偏袒,體現一種更加合乎實質平等和更為仁慈寬厚的正義觀。學者何懷宏這樣解讀羅爾斯的觀點:“他的理論反映了一種對最少受惠者的偏愛,一種盡力想通過某種補償或再分配使一個社會的所有成員都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的愿望?!边@是一種對于全社會而言更為公平的正義,它彌補了形式平等下由于天賦、資質、社會地位等先天不足而無法真正享受公平待遇的人們在利益分配上的弱勢,為正義的內涵注入了新鮮血液。
關于正義的理論還有很多,它們誕生于不同時代,被賦予了不同內涵,我們很難判斷哪一套才是最合乎“正義”標準的論斷。然而,有一點至少可以肯定,正義的實質絕非如圣經中上帝的真理那樣不容置喙。并且,不論以何種方式對正義進行闡述,人們通常都是從正義的角度出發(fā)對有關正義的內涵進行剖析,并以弘揚正義為終極目的,探尋如何實現社會最大多數人的福祉。我認同凱爾森對于正義是社會幸福的看法,我同樣折服于羅爾斯所構建的公平的社會正義觀,歸根結底,對于正義實質的探討都要回到它最原始的價值中去,用具化了的各種正義形態(tài)——社會制度、法律、道德觀念去實現和捍衛(wèi)人們的平等自由,實現社會的穩(wěn)定秩序以及實現正義本身。
三、正義呈現出的社會形態(tài)
對于實現正義的途徑,上述內容已稍有提及,然而對于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來說,達到何種程度才算實現了正義,對此,仍然難以參透其奧妙。人們對于正義孜孜不倦地追求是為了達成內心渴求社會正義的美好愿景,然而在推開正義大門的過程中,人們對于門后將會呈現一派怎樣的世界卻還知之甚少。哲學家、政治學家和法學家們喜愛談論國家正義、道德正義與法律正義,他們在研究治國的方案中常常將實現正義作為一國追求的價值目標,并且每個國家或多或少會在其體制與法治建設中標榜其正義性的一面。然而揭開神秘面紗,仔細窺探這幅正義的宏圖景象的真面目后,它并非如盛世長安歌舞升平的繁華熱鬧那般具象,本質而言,正義的實現形態(tài)是存在于人們權利意識的覺醒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之中的。凱爾森曾這樣描述正義:它“首先是調整人際關系之社會秩序可能而非必然之品質……稱某社會秩序公正,無非是指此規(guī)范對行為之規(guī)制令所有人皆大歡喜,換言之,人人皆能于此社會秩序中獲得幸福?!蔽覀兛梢赃@樣解讀,他所描繪的正義社會呈現的形態(tài)如下:通過正義的弘揚使社會秩序趨于公平公正的規(guī)范運行中,人們的行為不僅能在這種公正的社會秩序中得到良好規(guī)制,權利義務均得以自覺實現與遵守,且所有人都能在溫和的社會里獲得利益的滿足和內心的幸福感。這種有點烏托邦式的描繪對于正義的實現形態(tài)勾勒出一個頗具概念意義的畫面,并且與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柏拉圖對國家正義的探尋依賴于公民的政治素質,他提出了與智慧、勇敢、節(jié)制相對應的三個階層的劃分,并表明這三個階層各安其分、各盡其責的努力是實現國家正義的條件,亦是國家正義的體現。7
正義的形態(tài)在這兩位著名學者的描繪下都表現出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行以及人們的行為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明了,對于一個國家正義的實現,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勝利的同盟國對戰(zhàn)敗國的宣判與懲罰,亦不同于亞歷山大大帝鐵騎掃蕩下的大片江山,它所表現出的形態(tài)是人們能夠獲得穩(wěn)定持久而不致被任意剝奪的權利與自由,并且生活中各種關系可以和諧有序的交往與發(fā)展,社會的方方面面均被納入良好的法治運行軌道而避免被野蠻所侵蝕。人們生存其中會感到物質上的滿足和內心的平靜與安寧,這是一個正義國家所能達到的最可貴之處。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凱爾森著.張書友譯.純粹法理論.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3]羅爾斯著.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袁久紅、王海風.柏拉圖的國家主義正義論.東南大學學報.2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