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潔
【摘 要】在當今這個社會,幼兒有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有害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幼兒攻擊性行為如果控制不好會使幼兒成年之后走上犯罪道路?!队變簣@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準則?!币虼擞變航處熀图议L必須要知道并了解幼兒為什么會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以及相應(yīng)的對策,讓幼兒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本文主要就是探討幼兒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行為的原因以及一些相應(yīng)的對策。
【關(guān)鍵詞】幼兒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原因,對策
一、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概念
幼兒攻擊性行為是指在他人不愿意的情況下,幼兒出于故意或者帶有傷害性的行為。這種傷害包括身體上的傷害、語言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傷害。打罵、踢咬、對他人進行暴力行為等都屬于攻擊性行為。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危害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不僅會對他人或者集體造成危害,還會對個體的健康造成不利,最主要的是它會阻礙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有研究表明,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因為經(jīng)常打罵同伴,所以他們與同伴的關(guān)系不是很好,同伴們都對他們避而遠之。如果班級里有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幼兒,那么他就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甚至被他欺負過的幼兒都不想去上幼兒園。這會導致幼兒教師對家長的工作很難做,而且也會影響整個教學秩序。專家認為,幼兒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guān)鍵期是嬰幼兒階段,在這個期間一旦幼兒產(chǎn)生自我意識,就會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隨著年齡一點點的增加,特別是3歲以后,這種行為會大幅度增加。而3~6歲是一個高峰期,所以在這一個階段有效地控制好幼兒的這種行為,會對以后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三、幼兒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
1.生物學因素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分為左腦和右腦的,正常兒童的左腦和右腦處于均衡狀態(tài),但是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則不是這樣的。有研究表明,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和非攻擊性行為的幼兒進行比較,大腦兩半球均衡性發(fā)展較低,大腦的左半球抵抗干擾的能力較差,而右半球的認知能力較弱。如有的小朋友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就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者對他進行人身攻擊,這就是由于他的左腦和右腦處于不均衡的狀態(tài),他不能夠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導致對其他小朋友產(chǎn)生人身攻擊的行為。
2.家庭因素
在幼兒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種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模式與幼兒攻擊性行為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有兩種家庭教育模式很容易出現(xiàn)幼兒的高度攻擊性行為,一是“絕對權(quán)威”型家庭教育模式,二是“過度溺愛”型家庭教育模式。在“絕對權(quán)威”的家庭中成長的幼兒,父母過于控制幼兒自主性,經(jīng)常使用暴力或語言攻擊,對幼兒的身心造成影響,導致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不自覺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在“過度溺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幼兒,父母長輩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當成是掌上明珠。對孩子過分的寵愛,孩子做錯了任何事情都會將責任推卸給他人,到后來就養(yǎng)成了孩子一種霸道的性格。有了這種性格的孩子,出去跟其他幼兒玩的時候,往往就會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者對其他幼兒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父母對幼兒早期行為的發(fā)展有關(guān)鍵性的作用。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是幼兒的榜樣,他們的不良行為都會讓幼兒模仿。如果父母在家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話,肯定會養(yǎng)成幼兒暴躁、易怒的性格。
3.模仿
幼兒階段的最大特點就是愛模仿,在這個時期的幼兒除了會模仿父母長輩的行為,還會模仿影視作品當中的攻擊性行為。現(xiàn)在好多的動畫片或者電視劇里面都有打打殺殺的場面,像《奧特曼》、《神龍斗士》等動畫片都帶有打斗的情節(jié)。孩子們經(jīng)??催@些動畫片,他們會把動畫片里暴力情節(jié)帶到現(xiàn)實中來。他們模仿里面的打斗場面,覺得這樣很有趣、很好玩。這樣一來,難免會有乘機攻擊他人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攻擊性行為。
4.幼兒園教育因素
教師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幼兒一天當中跟教師相處的時間最長,如果教師的教育不當也會增加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所以教師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有著重大的關(guān)系。教師在幼兒園的素質(zhì)特別重要,現(xiàn)在好多幼兒園的教師都出現(xiàn)打罵孩子,體罰孩子等等不良行為,這對幼兒的身心會造成嚴重的陰影。如果幼兒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受到教師的體罰,那么幼兒有可能會模仿教師的行為,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除了教師體罰幼兒會導致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還有如果教師的教學安排不恰當同樣會讓幼兒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我們常常會在幼兒園看到這種現(xiàn)象,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總是讓孩子趴在桌上靜息或長時間的讓孩子在外面玩耍,這樣不合理的教學安排就會導致幼兒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
四、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對策
1.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樣,所以父母在家里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為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歡快、健康、積極的家庭氛圍。我們要多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質(zhì)。
2.讓幼兒知道攻擊性行為是不對的
我們要解決幼兒的行為問題,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是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所以我們要用具體形象的材料讓幼兒直觀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如給他們觀看錄相、表演、和孩子交談等,讓他們知道攻擊性行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沒有人會喜歡有這種行為的孩子。一般幼兒都還沒有自我反省的意識,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途徑,讓幼兒知道大家都不喜歡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然后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攻擊性行為是錯誤的。最重要的是要與孩子一起設(shè)想受人歡迎的兒童形象,讓幼兒學習受歡迎的兒童形象,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3.讓幼兒學會正確的心理宣泄法
每個人的心中難免會有不滿的時候,幼兒也一樣。每當我們的心中有不滿的時候,我們都會用我們成人的方式進行發(fā)泄我們的不滿。宣泄是一種有效地消除攻擊性行為和憤怒的好方法。當幼兒有不良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布娃娃或者其他玩具拿給他當宣泄對象,讓他對著這些物品發(fā)泄自己的不良情緒,然后等他發(fā)泄完了之后告訴他發(fā)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反而會給他人帶來傷害。這樣的做法使得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同時還釋放了壓抑的情緒,還可以讓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減少。
4.教師在安排教育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教師是幼兒心目中的榜樣,因此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教師的教育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安排活動的時候,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歡快的環(huán)境,同時要準備好足夠的玩具,特別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提供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如刀槍、棍棒等。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作為教師,應(yīng)該對幼兒進行耐心、細心的教導,讓他們知道合作的重要性,通過教師的作用減少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五、總結(jié)
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我們要重視他們,我們要幫助他們逐漸學會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自己,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只要我們找對方法,齊心協(xié)力,就可以引導他們減少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我們要做到讓每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國教育報,2001(9)
[2]呂勤等.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與兒童在2-4歲期間的問題行為.心理學報,2002(1)
[3]魯杰.幫父母讀懂幼兒心.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
[4]張明紅.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