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逗悺P勒》一課要引導學生透過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語言文字去感受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感受課文遣詞造句的精妙,學習作者緊扣中心精選題材的做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 感受 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3-068
《海倫·凱勒》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主題為“有志竟成”。課文記敘了又盲又聾又啞的海倫·凱勒,童年時期以驚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識字、閱讀、寫作、開口說話的經(jīng)歷,充分表現(xiàn)了她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兩個字只識不寫。
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體會課文中引號的用法。
4.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重難點】
透過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語言文字充分感受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感受課文遣詞造句的精妙,學習作者緊扣中心精選題材的做法。
【設計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p>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奮斗精神,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發(fā)揮教材的例子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得意”,又“得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以學生為本,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第二,以目標為本,充分取舍文中要挖掘的文字,適度補充相關的課外資料。第三,通過比較、角色體驗等方法,走進人物內(nèi)心,不過分“神化”人物。第四,積極營造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氛圍,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言說。
【設計思路】
課文篇幅很長,且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等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準確理解句子意思、體會人物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應成為教學的重點。教學中我運用了以下策略:第一,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學生生活,體會小海倫的不幸遭遇。第二,抓童年主要學習經(jīng)歷,品關鍵詞句,感受小海倫的情感變化和奮斗精神。第三,運用對比,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含義。通過小海倫身殘志堅的對比、學習過程與結(jié)果的對比、學生與小海倫的對比等,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內(nèi)驅(qū)力。第四,適時引用,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走近經(jīng)典,與名著同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有這樣一位傳奇女子,幼年的時候因為一場重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從此生活在無聲無色的世界里……但是她后來卻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畢業(yè),一生寫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你知道她是誰嗎?一起來響亮地說出她的名字。(板書課題,教師引讀)
她是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人——讀課題。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海倫·凱勒和拿破侖是19世紀兩個最杰出的人物。拿破侖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薄僮x課題。
提醒:課題中的“勒”是個生字,仔細觀察一下,記住它,要注意什么呢?
2.出示:海倫·凱勒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學生自由讀,初步了解她的生平、代表作等。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同桌合作,輪流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
(1)認讀詞語,學習生字。
暴躁、脾氣、干燥、盲啞學校、不屈不撓
①比較同音字:躁——燥
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一組同音字在字形上有何不同?聯(lián)系詞語想一想,它們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②重點指導學生讀準“撓”字,辨析形近字“饒、繞、澆、燒、曉”。
(2)讀準綠線內(nèi)及文中注音的生字。
吮吸、玫瑰、安妮、甘霖
重點指導學生讀準“吮”字。
(3)讀句子,感受引號的不同用法。
①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②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個單詞。
③在沙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海倫學會了拼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了拼寫“泥土”“種子”等許多單詞。
④海倫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⑤她用這樣動人的筆調(diào)描繪著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⑥海倫回到家里,大聲喊道:“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引號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義
C.突出強調(diào) D.諷刺否定
想一想,這些句子中的引號分別是哪種用法?
三、再讀課文,初步理解
1.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讀出感情。如:“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呀!”讀出喜悅、新奇、激動的情感。
2.根據(jù)課文,完成填空,理清文脈。
(1)一歲半的小凱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后,( )( )。
(2)在沙利文老師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 )( )和( ),學會了用手指( )。
(3)10歲的時候,在薩勒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 )。
(4)1900年,海倫20歲的時候,她( )。大學畢業(yè)后,她( )。
3.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創(chuàng)設語境,體會小海倫的“不幸”。
師:雙目失明,意味著她——盲了!小海倫成了“盲女”!(板書:盲)
師:雙耳失聰,意味著她——聾了!小海倫成了“聾女”?。ò鍟好@)
師:人們常說:“十聾九啞”,“聾女”海倫又成了“啞女”!(板書:?。?/p>
師:從此——(出示句子,逐句引讀)
(1)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
(2)她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3)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師: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如果你是她,該怎么辦?
四、課堂小結(jié),拓展閱讀
這樣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孩,最終不僅像正常人一樣學會了說話,而且成了大演講家;不僅學會了閱讀和寫字,而且成了大作家!那么海倫是怎么學會閱讀、寫作、說話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海倫·凱勒把自己的故事寫進了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這本書成了眾多青年人成長、成才的指路明燈。她說:“雖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都要不斷努力,都要學會滿足?!?/p>
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讀讀這本書,相信你們會對生活、人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