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濤
【摘要】 目的 檢測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糖類抗原125(CA125)和糖類抗原19-9(CA19-9)水平, 探討其在臨床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75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作為觀察組, 按分期標準分為Ⅰ期(15例)、Ⅱ期(26例)、Ⅲ期(24例)、Ⅳ期(10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各期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 與同期健康體驗并自愿捐贈血清樣品的婦女75例(對照組)作對照。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中血清CA125及CA19-9均陽性者54例(72.00%), 對照組血清CA125及CA19-9均陽性者1例(1.33%), 兩組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分期為Ⅰ、Ⅱ期者血清CA125、CA19-9均陽性者29例(38.67%), 分期為Ⅲ、Ⅳ期均陽性者68例(90.67%), 分期為Ⅲ、Ⅳ期者陽性率明顯高于Ⅰ、Ⅱ期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分期Ⅲ、Ⅳ期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明顯高于分期為Ⅰ、Ⅱ期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均增高, 且與病變程度密切相關(guān), 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其臨床診斷價值。
【關(guān)鍵詞】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糖類抗原125;糖類抗原19-9;診斷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是生育期婦女常見的良性疾病, 多發(fā)生于盆腔臟器, 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臨床癥狀多樣化, 有20%~30%的患者無癥狀, 因而易于漏診[2]。腫瘤標志物血清CA125和CA19-9的檢測對于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及健康對照人群血清中CA125和CA19-9水平, 探討其在臨床上的診斷價值,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75例作為觀察組, 年齡21~44歲, 平均年齡(32.5±4.5)歲。患者均經(jīng)腹腔鏡及術(shù)后病理檢查確診。按美國生殖協(xié)會(R-AFS)分期標準[3]:Ⅰ期15例, Ⅱ期26例, Ⅲ期24例, Ⅳ期10例。另選擇同期健康體驗并自愿捐贈血清樣品的婦女75例作為對照組, 年齡22~47歲, 平均年齡(31.5±4.0)歲。兩組均未并發(fā)內(nèi)、外科疾病, 非月經(jīng)期和妊娠期, 6個月內(nèi)均未接受激素類藥物治療。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血清CA125及CA19-9測定方法 兩組均抽取空腹肘前靜脈血5 ml, 以3000 r/min離心10 min后, 取血清-20℃凍存?zhèn)溆?。CA125和CA19-9測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CA125試劑盒購自美國SYNTRON公司, 陽性指標判斷標準為CA125≥35 U/ml, CA19-9試劑盒購自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陽性指標判斷標準為CA19-9≥37 U/ml。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血清CA125及CA19-9陽性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中血清CA125及CA19-9均陽性者54例, 陽性率72.00%, 對照組血清CA125及CA19-9均陽性者1例, 陽性率1.33%, 兩組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分期為Ⅰ、Ⅱ期者血清CA125、CA19-9均陽性者29例, 陽性率38.67%, 分期為Ⅲ、Ⅳ期均陽性者68例, 陽性率90.67%, 分期為Ⅲ、Ⅳ期者陽性率明顯高于Ⅰ、Ⅱ期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血清CA125、CA19-9檢測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CA125、CA19-9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分期為Ⅲ、Ⅳ期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CA19-9及CA125水平均明顯高于Ⅰ、Ⅱ期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是由于子宮內(nèi)膜出現(xiàn)在子宮腔以外組織, 引起的以盆腔疼痛和不孕為臨床特點的持續(xù)性病變,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jīng)、慢性盆腔疼痛、盆腔包塊和急性腹痛等, 而已過青春期的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周期性慢性疼痛[4]。其治療主要是保留生育功能、阻止疾病進展和控制疼痛, 而早期診斷是有效治療的關(guān)鍵。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是腫瘤組織及細胞產(chǎn)生的活性物質(zhì)的異常表達。CA125是卵巢上皮性癌的相關(guān)抗原, 來源于體腔上皮細胞的表面抗原, 是一種高分子糖蛋白, 在臨床上已作為病情監(jiān)測、疾病篩查診斷及隨訪的重要指標[5]。多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6]婦女體液中CA125濃度變化與子宮內(nèi)膜的發(fā)育有關(guān), 血清CA125測定用于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術(shù)前輔助診斷已多年, 但影響因素較多, 難以作為一種特異性指標來診斷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因此, 應(yīng)用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陽性率已成為一種臨床常用手段。CA19-9是一種消化道表達癌性Sialyated LewisA抗原, 由內(nèi)胚層細胞分化而來的多種上皮細胞類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含量均增高, 其升高最初是在胃腸道腺癌和胰腺癌中觀察到。異位內(nèi)膜抗原CA19-9的表達率與血清CA19-9值呈正相關(guān)。
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及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1或P<0.05), Ⅲ、Ⅳ期患者CA125、CA19-9水平顯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 CA125、CA19-9陽性率Ⅲ、Ⅳ期患者明顯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說明聯(lián)合測定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可用于診斷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及判斷病變程度。
綜上所述,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均增高, 且與病變程度密切相關(guān), 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其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曉穎, 劉蕓. 血清CA125及CA19-9測定對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診斷價值.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3, 15(5):612-614.
[2] 魏玲, 魏娟.血清CA125、CA199、TSGF聯(lián)合檢測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診斷中的價值.中華實驗診斷學, 2012, 16(9):1695-1696.
[3] Kurdoglu Z, Gursoy R, Kurdoglu M,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CA 19-9 versus CA 125 for the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 Fertil Steril, 2009, 92(5):1761-1763.
[4] 李華, 陽建伶, 劉倩, 等. 血清CA125、HE4、CA199及炎性因子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中的檢測價值研究.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3, 21(1):13-15.
[5] 羅明. CA125、CA199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10):1690-1691.
[6] Santulli P, Streuli I, Melonio I, et al. Increased serum cancer antigen-125 is a marker for severity of deep endometriosis.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15, 22(2):275-284.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