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原載1928年8月10日《小說月報》第19卷第8期)
注:彳?。╟hìchù):小步慢走的樣子。
太息:出聲嘆息。
頹圮(tuípǐ):倒塌。
賞析:
《雨巷》是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1927年的夏天,詩人因投身革命而被追捕,隱居在江蘇松江的朋友家避難。面對當時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他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用文字描繪出了黑暗現(xiàn)實中一部分備受打擊的進步青年的心境。詩人筆下,那狹窄陰沉的雨巷、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無一不是詩人個性和內(nèi)心情緒的投射——他是迷惘而傷感的,卻又有著朦朧而飄渺的期待和希望。人們讀了《雨巷》,并不是要永遠彷徨在雨巷,而是渴望出離這雨巷,走到一個沒有陰雨、沒有愁怨的寬闊光明的地方。
全詩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手法上極具美感,可謂是中西結(jié)合的經(jīng)典。在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贈》一詩中云:“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蹦咸评瞽Z更把丁香結(jié)和雨中惆悵聯(lián)系在了一起:“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浣溪沙》)而戴望舒在選取“丁香”這一傳統(tǒng)意象之后,又加上了自己的獨特想象與創(chuàng)造:“丁香一樣的姑娘”,不僅有著丁香的愁怨,又有丁香的美麗和芬芳。她活生生地從詩人的想象里走出來,走進那悠長的雨巷,比單純的丁香結(jié)更加豐滿和復雜;她是愁與美的化身,更是詩人眼下的痛苦和對美好未來向往的化身;她仿佛就從你我的身邊淡然走過,又悄然消失,留下一片無垠的藝術(shù)空間,引人探尋。
在古典意象之外,詩人又采用西方象征主義的方法來抒情,同時借鑒外國詩歌——在同一節(jié)詩中讓同樣的字句更迭相見的方法,來強化詩歌的音樂性。因此,當我們朗讀這首詩時,語言上有節(jié)奏的重復,帶來了聽覺上如同小夜曲般的動人與和諧。那一遍又一遍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回蕩在極感傷、又極美的由“雨”“小巷”“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組成的幽深畫面里,也縈繞在每一位讀者的心頭。詩人朱湘在致戴望舒的信中曾說道:“《雨巷》在音節(jié)上完美無疵”“比起唐人的長短句來,實在毫無遜色”。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試著朗讀一番,仔細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意境與音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