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輝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專業(yè)化要求越來越高。以校為本,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于校情、立足于本職、立足于教師的專業(yè)要求,才是提高學校辦學品位、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成長 校本模式 研究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其中,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而有效開展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立足于校情、立足于本職、立足于教師的專業(yè)要求的校本模式。只有“以校為本”,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于本校、本職、本崗,立足于教師的專業(yè)要求,在教學中研究教學,將培訓學習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形成校本模式,才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一、強化教師管理,構建“成長激勵”模式
形成校本特色的管理文化,制定一系列能夠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校本研訓的長效機制,建立個人專業(yè)成長檔案,真實地記錄教師成長的足跡,便于教師進行自身縱向與同事橫向的對比與評價,讓教師把參與研訓當成一種自覺行為和內在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主觀能動性,形成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從而形成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成長激勵”模式,最大程度激勵教師專業(yè)成長。
二、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構建“校本培訓”模式
學校要確立“以校為本”的原則,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本培訓。將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個人研修與同伴互助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實踐培訓相結合。開展理論講座、專題報告,舉辦研討活動,交流評課、論文大賽、課例展示等活動。提倡教師之間合作互動,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理論學習指導教學實踐,使校本研訓更具現實意義。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既可以促進教師獲取知識、更新觀念,還能掌握技能,學有所用。
三、開展課題研究,構建“主題研究”模式
教師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應加強教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意識。課題研究就是要讓教師從自己實實在在的教學過程中去發(fā)現問題、提煉問題,并持續(xù)追蹤問題,逐步解決自己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以課題為載體進行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是案例、研究報告、研究論文等。學校要引導全體教師反思、分析、梳理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將其中最主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研究內容,這樣的研究成果才有實用價值。
四、立足課堂教學,構建“課堂教學”模式
以“課”為載體進行研訓,是指圍繞上好一節(jié)課而展開的研訓,主要研究“什么是好課”,把研訓融入備課、上課、評課的全過程。
(一)落實集體備課。所謂集體備課,就是以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共同研究討論、出謀劃策,以集思廣益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備課方法。集體備課的好處在于,它能發(fā)揮擔任同一學科教師的團隊作用,將各自為戰(zhàn)的單兵作戰(zhàn)形式轉化為集體作戰(zhàn)形式,讓教師在合作交流中,共享集體創(chuàng)造的成果,共同提高,協同發(fā)展。
(二)注重課堂教學。結合校情、學情和各學科的特點,通過醞釀、討論,確立課堂教學模式,固化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將趣味熱身、新課導入、明確目標、出示自學指導、學生自學、檢查自學效果,指導學生運用、當堂訓練、拓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靈活應用,形成具有學科特點和校本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并在課堂教學中推廣應用,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強化評課過程。明確程序、扣準環(huán)節(jié)、強化過程,是提高聽評課質量的關鍵舉措。首先要說課,上課教師要講述教學設計思路,組織教學的策略,解決主要問題的方法等;其次要進行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理念是否先進、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教學方法是否得當,事先確定的問題解決得是否到位、科學等等。
五、重視課后反思,構建“反思提高”模式
美國學者波斯納十分簡潔地提出了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如果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其發(fā)展將大受限制。
反思提高是一種回憶、思考、評價教學經驗的活動。其特征是:立足于特定的教學情境,解決特定情境中的問題,在活動中進行反思,獲取實踐性知識。反思性實踐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常常是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應在課后及時加以捕捉,形成書面材料,深化反思行為。
六、開發(fā)校本教材,構建“校本課程”模式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延續(xù)和補充,是新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開發(fā)與建設適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課程,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通過開發(fā)校本教材,開設校本課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其了解鄉(xiāng)土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可以培養(yǎng)教師的校本教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還能夠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促進學校的內涵發(fā)展。
總之,校本教研模式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能實現教師理論學習、教育科研、教學研究、教學實踐、教學反思的緊密結合,對完善教師終身教育體系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行濤,李玉平著.走進校本教研[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鄒尚智著.校本教研指導[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新課程校本教研編委會.新課程校本教研[S].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