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在新聞采訪報道中必須堅持客觀性,這是新聞媒體公認的原則之一。這個道理雖然業(yè)界普遍知曉,但是在實際采訪中時有客觀性缺失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新聞記者專業(yè)素質參差不齊。新聞記者在電視民生新聞采訪中對自身職責定位不確定,易受自身主觀意識和受眾主觀偏好的影響,無意忽視了新聞的客觀性;二是采訪資料缺乏客觀上的真實。民生新聞采訪對象以廣大群眾為主,誤把采訪對象講述的事實當做客觀事實;三是報道體制不健全。民生新聞采訪與廣大群眾貼近,很多是針對職能部門的問題,在采訪中得不到相關部門的配合,所以在新聞選題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下面就如何保持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客觀性略陳管見。
一、提高認識,從思想上保持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客觀性
新聞媒體作為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從國家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對正在發(fā)生或者已然發(fā)生的客觀事實進行客觀采訪報道。對電視民生新聞采訪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客觀真實地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和心聲,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新聞。
例如雙鴨山廣播電視臺2013年1月開播的民生新聞欄目《民生直通車》,以“關注大事小情 服務煤城百姓”為主打宣傳詞,其長期開設的《記者調查》、《熱線追蹤》等專欄,在開播后一年時間里共播出記者調查和群眾熱線追蹤相關新聞事件100多條次,其中60%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解決或有效解決,廣受群眾好評,既樹立了媒體的良好形象,也實現(xiàn)了新聞記者自身的新聞理想。
二、明確定位,從立場上保持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客觀性
新聞媒體作為政府的重要宣傳工具和人民群眾表達意見的重要平臺,要樹立正確的報道意識,要從政治高度上與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保持高度的一致,要以國家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為前提。特別是電視民生新聞,從它一出現(xiàn)一直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肩負著說真話辦實事的責任。因此新聞媒體不要單純追求收視率和經濟效益,而是要在客觀真實報道新聞的基礎上努力做出好新聞,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此外,要嚴格要求新聞工作人員按照新聞報道制度,客觀真實的進行新聞采訪工作,對某些失實新聞不予以報道,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使新聞媒體真正成為人民群眾“說話”的平臺。
三、提高素質,從專業(yè)上保持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客觀性
新聞工作者作為新聞采訪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其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關系到新聞采訪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因此提高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是十分必要的。新聞工作者要從思想上重視新聞客觀性,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一方面,加強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新聞工作者站在國家和人民利益角度上考慮問題,在新聞采訪中嚴格遵循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客觀真實的采訪報道人民群眾的生活。另一方面,對于民生新聞記者來說,每天面對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常?!凹舨粩嗬磉€亂”,在新聞采訪中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不僅要學習專業(yè)知識,更要熟悉國家政策和加強生活積累,不斷豐富個人閱歷,盡可能增強客觀分析事物的能力,保證新聞采訪報道的客觀性。
四、掌握方法,從策略上保持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客觀性
1.準確選題,體現(xiàn)新聞價值。民生新聞采訪作為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聯(lián)系最密切的新聞采訪,主要是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為素材,而人民的生活是復雜多樣的,新聞工作者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從中選取人民最為關心的或者最能反映人民生活真實情況的新聞進行采訪報道,既真實反映人民心聲,又體現(xiàn)新聞價值。例如我臺新聞欄目《民生直通車》曾播出的連續(xù)報道《········》,記者在微博上看到線索后,通過深入調查,挖掘事實背后的真相,很好地體現(xiàn)了媒體的責任感,節(jié)目播出期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輿論導向良好。由此可見,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創(chuàng)新,獨特選材,加強深度報道的采訪,增加新聞價值,才能不斷提高媒體競爭力。
2.堅持“三貼近”,深入群眾獲取第一手資料。電視民生新聞主要是從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出發(fā),站在群眾的角度反映社會問題,因此在進行新聞采訪報道時要堅持“三貼近”原則,要深入廣大基層群眾里,聽取人民群眾的心聲和意見。在這個過程中,人民群眾陳述的事實或多或少帶有主觀性,因此新聞工作者不能以偏概全,要對多個群眾進行采訪,且巧妙提問,挖掘內在的資料,保證資料的真實可靠。此外,新聞工作者要深入群眾,主動發(fā)掘新聞線索,獲取第一手資料。
3.客觀理性判斷,減少主觀臆斷。一方面,民生新聞工作者每天面對的是群眾的家長里短,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新聞工作者要保持一顆平常性,盡量不要受到受眾主觀偏向的影響,提高自身客觀分析事物的能力,減少主觀臆斷。另一方面,群眾在涉及自身利益時會刻意隱瞞事實,這時記者就要客觀的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篩選,避免主觀臆斷,更不要帶有色眼鏡,保證新聞采訪的真實客觀性。
4.及時報道,重視新聞時效性。新聞時效性作為新聞的重要特性之一,不僅是保證新聞客觀性的重要因素,更能體現(xiàn)新聞價值,因此要重視新聞時效性,及時地對新聞進行客觀報道。一般來說,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與新聞報道時間越接近,時效性越強,新聞價值越大,若是錯過新聞采訪報道的最佳時機,可能被采訪對象就不會積極配合,新聞采訪可能就缺乏客觀性。因此要在保證新聞時效性的前提下,對事件進行深入調查,保證新聞的客觀性。
總之,新聞客觀性作為媒體公認的工作原則之一,是主觀見之于客觀,客觀見之于主觀的相互交融的社會現(xiàn)象,新聞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新聞采訪中以客觀性為前提,以廣大群眾利益為依據,正確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客觀真實地反映群眾生活,不僅可以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而且搭建起群眾與政府間的橋梁,促進社會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編輯/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