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璃
大隱隱于市
——郭莊風雅
◇撰文//葉璃
有人曾贊嘆,“不到郭莊,難識西湖園林”,又稱羨它“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武林池館中最富古趣者”的園林意境。作為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郭莊有著精深的造園藝術(shù)和情趣盎然的優(yōu)雅格調(diào),藏匿于鬧市中,遠逸超脫而意無窮,被譽為“西湖古典園林之冠”。
位于杭州西湖楊公堤臥龍橋旁的郭莊,是西湖邊保存較為完整的私家庭院,也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絲綢商宋端甫所建,俗稱宋莊,又稱“端友別墅”。建園后,也曾經(jīng)歷幾度風雨。民國時期,宋莊曾抵押給清河坊的孔鳳春粉店,后又轉(zhuǎn)賣給了汾陽郭氏,由此改稱“汾陽別墅”,俗稱郭莊。1950年后,郭莊移作他用,園林建筑損毀荒敗。1989年,在園林部門的修整之下,復其舊日面貌,于1991年10月1日重新開放。改造后,園內(nèi)原有廊檐上的雕刻紋樣仍依照原有的紋路重新繪制,并根據(jù)意境來規(guī)劃設(shè)計,如根據(jù)“香雪分春”的意境,開辟梅園,種植大片梅花,最大限度地還原了郭莊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
郭莊布局風雅、景致不凡。據(jù)西湖風景名勝區(qū)靈隱管理處高級工程師錢海燕介紹,郭莊園林的布局包含兩條景觀視線:一條是由景蘇閣向外延伸與西湖蘇堤第三橋相呼應的景觀視線,產(chǎn)生向外的視線軸線。軸線最精妙之處在于借景西湖,擴大郭莊的園林空間,使郭莊延伸到西湖之中,與西湖景觀融為一體。另一條為郭莊內(nèi)部的園林景觀的觀賞視線,其內(nèi)部建筑構(gòu)成向心軸線,形成內(nèi)院多空間、多視點和連續(xù)性變化的向心對景,無窮的景、無窮的意閃爍其間,層層輝映,形成意境獨具魅力而分外賞心悅目的美。整個郭莊以水為中心,園內(nèi)的內(nèi)、外水池,毗鄰西湖,相互交融,以借景手法使景物更加美不勝收,這也是郭莊有別于蘇州園林最明顯的地方。
入郭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宅園區(qū)——“靜必居”,隨后便是方方正正、頗具寧紹風格的“一鏡天開湖”。進門后,經(jīng)過曲曲折折的復廊到正廳,可見上方懸掛著一塊“香雪分春”的匾額。后堂是一座富有浙江民居特點的四合院,兩邊的廂房和后堂構(gòu)成一個小院落,地面以石板鋪成,中心則是一個用石板欄桿構(gòu)成的方池,池中細流源源不斷,使四合院充滿靜謐的氛圍。出了四合院,沿著長廊移步換景,幾處鵝卵石鋪就的小天地,別出心裁地放置著形態(tài)各異的老樹根,還有芬芳的盆景點綴其間。移開視線,順著長廊的檐頂看去,是一片靜逸的池水,微風吹過泛動幾縷波紋,宛若一幅靈動詩意的畫卷。
除了妙趣橫生的造景外,莊園內(nèi)的植物配置也十分精致。水池周邊除了香樟、水杉、大葉柳、楓香、黃檀等占比大的樹種外,還有蘭花、南天竹、杜鵑、美人茶等植物,以及造型各異、錯落有致的假山疊石,花與樹,樹與假山,假山與池塘,步移景異,相映成趣。
長廊回轉(zhuǎn),檐上木紋精雕細刻;花草豐茂,細水長流至湖天一景。如果說園內(nèi)的廊亭、池閣、花木是一幅典雅的風景畫,那么路過一段題著“枕湖”“摩月”的矮墻月門所見之景便是壯闊與恬靜的結(jié)合。在月門里透視,可見蘇堤等倩影,如入畫中,十分有趣。
郭莊的美麗,四時不同,各有意趣。春季百花盛放,臨湖觀景,閑話品茗,好不自在;暑天舉家小憩,聽蟬鳴聲聲,水鴨恣意嬉戲,趣意橫生;秋季泛舟游湖,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十分愜意;若至雪花紛飛時,賞園內(nèi)雪景,在閣中圍爐暢飲,說不盡的閑適欣喜,興致滿滿。20世紀80年代,臺灣著名作家瓊瑤就曾相中這里,想出高價購買。大隱隱于市,如此風雅的園林在歷經(jīng)歲月變換后,依然清新素雅,意境深遠,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紛至沓來。
郭莊如同詩畫的園林藝術(shù)也引得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和專家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為了更為完整、細致地介紹郭莊的園林特色,西湖靈隱管理處的專家們近期也在籌備出版一本名為《西湖名園——郭莊造園手法分析》的著作,分別從郭莊的歷史、格局變遷、建筑測繪等方面,從專業(yè)的角度系統(tǒng)剖析郭莊園林的構(gòu)造、風格,為業(yè)內(nèi)及社會人士提供較為完整的可供研究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