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平山小學 楊 健
?
識字與寫字教學的“三走”
江蘇省海門市平山小學 楊 健
【摘 要】
【關鍵詞】
識字 寫字 教學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更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遵循低中年級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營造良好的識字寫字氛圍,開創(chuàng)一些貼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主動、高效地識字寫字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識字和寫字的能力是學生形成語文能力的基礎,因此在進行識字與寫字教學時應緊扣學情,貼著學情走。如,在教學二年級《識字8》這一課,在指導“雁”和“雀”這兩個生字的書寫時,教師應當準確地抓住學情:學生常常把“雁”字里面的“隹”寫得過寬,使“雁”字顯得臃腫肥胖;也容易把“雀”字下面的“隹”寫窄,造成整個字的細長瘦弱。因此教師在指導的時候,可以將“雁”和“雀”兩個字同時在電子白板上投影出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進行比較: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孩子們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字都帶有“隹”這個字,接著教師追問:兩個字中的“隹”部在書寫時又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很快會找準關鍵點:“雁”字的“隹”在書寫時應該要寫得緊湊一些,從而保證整個字不顯得過于寬胖,而“雀”字的“隹”部應稍稍舒展一些,使得整個字不過于瘦長。顯然,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不僅學會了雁和雀字的不同寫法,還領悟到了寫字時要學會根據(jù)不同結構的生字,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結構的舒展與收攏。再如,教學《猴子種果樹》一課,有些老師在指導學生書寫“拔”這個生字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拔”右上角的點上,其實,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拔”字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不是右上角的點,而是將右邊的“犮”寫成“發(fā)”,顯然有些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沒有充分把握住學情,這樣的教學就顯得事倍功半了。
漢字的造字集音形義一體,堪稱美的典范。在識字與寫字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了解,分析其音形義,從中找出漢字的記憶方法和書寫規(guī)律,即循著學理開展教學,這是識字寫字教學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把音形義進行整合理解,這樣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時,教師可以同時出示生字“冷”和“汗”,讓學生去比較,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兩點水和三點水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從字形和字意兩個角度感知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幫助學生了解兩點水的字和三點水的字在表意上的不同:兩點水與冰有關,它的意思一般和寒冷有關聯(lián),而三點水與水有關,一般與液體的水有關聯(lián)。這樣通過字理的剖析,學生就非常容易地學會了這兩個字,而且對帶這兩個偏旁的其它字也能夠自學理解。如,在《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一課中,教師在教學“蓄”時,可以將“蓄”字拆成“艸”“玄”和“田”三個部分,從字理的角度講解“蓄”這個字的結構組成:“艸”有種植農(nóng)作物的意思?!靶辈坑珊髞淼溺圩盅葑兌鴣?,幺有最小的意思。“田”就是狩獵。“畜”就是說田獵捕獲小獸,然后人為地把它們圈養(yǎng)起來。通過對字理的剖析,學生對“蓄”字的來歷及意義就了然于胸了,學生很快地學會了這個字。在教學《揠苗助長》一課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焦”字,先出示“隹”字,告訴他們“隹”字一般是指短尾巴的鳥,然后再出示四點底的演變過程,孩子們通過形象的畫面一下子就知道了四點底原來是指火,接著告訴孩子火燒著短尾巴鳥的尾巴了就是“焦”。這樣,孩子就輕輕松松地理解“焦”的音形義了。
“隨文識字”就是邊學課文邊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與寫字教學整合在課文的閱讀理解與感悟中,指導學生學會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在語境中讀準字音、識記字形、明確字義,從而幫助學生的發(fā)展語感,也提高了識字寫字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教學《閃光的金子》一課時,教師首先在黑板上范寫“休”和“修”,讓學生從字音、字形和字義上進行辨別,接著引出“修理工”這個詞,告訴學生今天所學的課文就和修理工有關,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緊接著拋出問題:“閃光的金子”指的是誰?再順理成章地引出徐虎的“徐”字。就這樣,邊讀書邊學字,這種不著痕跡的字詞教學不僅令課堂變得自然流暢,有一種一氣呵成的整體美感,最重要的是學生學得輕松自在,效果明顯。如,《埃及的金字塔》一課,在教學“錐”時,教師可以將“錐”字放在詞語“角錐形”中,讓學生瀏覽課文,尋找描寫金字塔角錐形這個樣子的句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句子,很容易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因此,把識字寫字教學和課文的閱讀理解自然巧妙地揉和在一起,這是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經(jīng)過課堂教學的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有效的,深受學生和老師歡迎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了識字與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進行識字與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學會對學段進行準確定位,對教材進行深度的剖析以及對課標的精準解讀,讓教學貼著學情走,循著學理走,按著學情變,合著閱讀走,學生就能在快樂的語文課堂上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生命中最好的語文課:干國祥語文課堂教學實錄.漓江出版社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進行有效的識字與寫字教學,需遵循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重點關注三“走”,即“貼著學情走”“循著學理走”“合著閱讀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