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英
摘 要:數學貫穿于整個學生時代,既是一門文化課程,又是一種工具媒介,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情緒息息相關??茖W技術突飛猛進地發(fā)展致使當代中小學生性格發(fā)展早熟,獨生子女的成長環(huán)境又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缺陷和不足。因此,將人際關系學穿插于整個數學教學課程中,通過對數學教學互動方式的分析研究,探討數學教學對人際關系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人際關系;方法
一、數學教學的發(fā)展現狀
一切圍繞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課堂上被推廣數十年,發(fā)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的教學方式也較少見諸課堂,為數較高、被教師采用較多的主要方法有“教師點名,學生站起來回答”,或者“老師提問,學生主動舉手回答”。這種單一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對于挖掘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想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
數理學知識的邏輯思維互動性和線性數據交互性特征使中學數學教學除去基礎理論知識的“灌輸式”教育以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而提高這種多角度、空間性、立體性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莫過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邏輯思維的互動碰撞”。
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人際關系
1.學生自主和團體互動
人際關系所講的關系必須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其主體地位務必是學生本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活動,既可以是自發(fā)組織的一場數學知識競賽,又可以是自發(fā)形成的一個數理知識小組。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數學教學在學生人際關系發(fā)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數學活動的項目中讓學生去重新認識一個丟掉“考試成績”包袱,不一樣的自己,樹立學生自信心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
2.教師參與和協調指揮
單純的學生自主參與還是不夠的,沒有教師在旁邊指導的“放任式”數學教學不但培養(yǎng)不出良好的人際關系,甚至還會在不自覺中使學生形成“拉幫結派”的小團體,不利于學生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教師在一切教育活動中都要發(fā)揮“引路人”的作用,既不能替代學生去完成數學比賽項目,又不能放任學生自己去隨意完成比賽項目。在整個項目活動開展過程中,數學老師要進行全面合理的組織、策劃和協調。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發(fā)展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組織、去策劃、去協調至少一次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盡可能全體成員參與,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培養(yǎng)了數理推理能力,在組織、策劃、協調數學活動中建立并維護了良好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聶朝菊.中學生人際沖突產生的原因及沖突處理策略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
[2]魏彬.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引導[D].山東師范大學,20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