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展
(淮北市天一中學 安徽 淮北 235000)
?
改進“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
杜 展
(淮北市天一中學安徽 淮北235000)
摘 要:傳統(tǒng)教學上的“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所得到的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圖像不夠準確,得到的結論牽強附會.本文介紹利用力和位移傳感器改進實驗,方便準確,結論具有說服力.
關鍵詞:傳感器數據采集軟件彈簧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彈力”的第二課時,是學生學習彈力的產生、有無的判斷和常見幾種彈力方向之后的一個探究性實驗.為胡克定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的一個很好機會.
1傳統(tǒng)的實驗局限性
如圖1為傳統(tǒng)實驗,它的局限性如下.
圖1
(1)受彈簧自身重力影響——彈簧在伸長時,測量的伸長量與實際值有偏差.
(2)彈簧長度讀數誤差較大,實驗只能選取勁度系數較大的彈簧.
(3)鉤碼標值不準確,實驗精度低——鉤碼的放置時間,直接影響重力的變化,而我們處理彈力時按照鉤碼標值來處理.
(4)受彈簧勁度系數、彈性限度和鉤碼的單個質量影響,采集數據不多——在彈簧的下端只能懸掛有限個鉤碼(往往4~5個).
(5)增加鉤碼,彈簧出現振動,需要手動控制后,才能進行實驗.
(6)實驗數據處理過程緩慢,課堂反饋時間漫長——學生的好奇心未及時得到滿足.
2改進措施
2.1實驗器材
計算機,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發(fā)射和接收),待測彈簧,一端帶滑輪的木板(或帶自鎖式手搖滑輪的木板).
2.2操作步驟
圖2
(1)使力傳感器、接收位移傳感器固定在木板的兩端(如圖2).
(2)將彈簧的一端連接位移傳感器,另一端連接發(fā)射位移傳感器.
通過細線連接發(fā)射位移傳感器,另一端通過定滑輪懸掛重物或自鎖式手搖滑輪.兩個位移傳感器之間距離的減少量就是彈簧的伸長量.保證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彈簧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
(3)利用旋轉滑輪對彈簧施加力的作用,打開傳感器軟件,通過數據采集器將傳感器數據顯示在計算機上,顯示力F,位移s示數,將其初始狀態(tài)力與位移傳感器示數消零.若最大位移消零,位移傳感器的位移為負值,建立函數X=-s,式中X即可代表伸長量.
(4)點擊軟件中建立表格,自然生成記錄表格.
(5)轉動滑輪,點擊記錄數據,表格記錄對應數據.
(6)重復步驟(5),記錄8~10組數據,通過記錄的數據,點擊軟件中繪制圖像,即可得到F與X的圖像,通過圖像即可得到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3實驗特點
(1)基本消除彈簧自身重力影響,測出形變量與實際值接近.
(2)位移和力傳感器測量數據較為準確,數據誤差?。?/p>
(3)實驗中可以測量勁度系數較小的彈簧.
(4)記錄數據的組數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數據充分,結論具有說服力.
(5)實驗原理和操作簡單,也可以更換彈簧重新操作實驗,加深對彈簧勁度系數的理解.
(6)學生可以分組在傳感器實驗室進行操作,記錄、分析、處理快,能夠及時反饋實驗結果,體現科學的無窮魅力.
4改進點
(1)細線通過自開的限位槽連接發(fā)射位移傳感器,另一端通過帶槽滑輪連接重物,牽引發(fā)射位移傳感器運動,這樣可以保證在測量中,兩個位移傳感器、彈簧在同一條直線上,位移傳感器的距離減小量就是彈簧的伸長量,
(2)保證發(fā)射位移傳感器運動中不晃動,保持穩(wěn)定性,可在其上側增加配重.
(3)發(fā)射位移傳感器在細線的拉力、靜摩擦力、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可在測量區(qū)域內處于靜止狀態(tài).
(4)利用自鎖式手搖滑輪來牽引發(fā)射位移傳感器,實驗更加方便.
在本節(jié)實際教學中可以適用以小組為單位,先后操作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實驗,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分析能力,進而樹立科學的探索精神.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