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禪城區(qū)鐵軍小學 曾中文
紅色教育活動的實踐探索
文/佛山市禪城區(qū)鐵軍小學曾中文
有著90多年辦學歷程的鐵軍小學,一直以來堅持弘揚鐵軍精神,以“和美”理念引領師生發(fā)展,整合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的教育力量,探索出一條鐵軍精神在當代教育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紅色教育之路。
1.核心價值觀的引領。紅色是一種拼搏精神的象征,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以紅色精神為引領,挖掘鐵軍精神內(nèi)涵,運用富有時代氣息的教育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隊員自主參與、快樂體驗,在追溯、感悟及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其對黨和祖國的樸素感情,彰顯 “追求真理、勤于學習、勇于實踐、甘于奉獻”的行為文化。
2.剛?cè)嵯酀降牟呗?。剛性的紅色精神 (鐵軍精神)與柔性的教育理念 (和美理念)融合,使紅色教育活動貼近孩子的生活、走進孩子的心田,引導孩子知行和諧統(tǒng)一、品學良性互動、身心和諧發(fā)展。
3.精神之旅式的活動。讓每一次紅色教育活動成為豐富學生體驗、鍛煉學生能力、展示學生才藝、放飛學生夢想的精神之旅。
(一)1991—2009年:初步形成 “弘揚鐵軍精神”的紅色教育活動特色。
開展與鐵軍姐姐 “比追求、比勤學、比實踐、比奉獻”的四比系列活動,及“寫美字、爭做文明人”的學科滲透活動,形成 《趣味多體套格寫字法》校本課程?!蛾愯F軍事跡展覽室》成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的優(yōu)質(zhì)資源,并多次接受中央、省市電視臺的采訪報道。
(二)2010—2011年:聚焦“求真為善尚美”核心價值追求,深化紅色教育內(nèi)涵。
重新解讀鐵軍精神,將16個字的鐵軍精神與8個字的和美理念進行核心價值的整合,確定為 “求真為善尚美”。開展 “重溫鐵軍史、重講鐵軍事、重演鐵軍劇、重立鐵軍志、重塑鐵軍魂”系列活動,形成各年段主題序列活動特色;并以和美教育文化節(jié)的形式將紅色教育主題進行滲透和融合;此外,編演鐵軍劇及編寫陳鐵軍事跡校本教材。
(三)2011年至今:形成“一條主線、五大層面、八個序列”的 “158”紅色教育活動品牌。
圍繞弘揚鐵軍精神這條紅色主線,分別在校級、年級、班級、學科滲透、家校合作等五大層面開展“唱、賞、讀、講、祭、編、演、立”八個序列活動,形成 “一條主線、五大層面、八個序列”的“158”紅色教育活動品牌。
1.一條主線
以跟鐵軍姐姐比追求、比勤學、比實踐、比奉獻的 “四比”紅色主線貫穿,引導孩子重溫鐵軍史、重講鐵軍事、重演鐵軍劇、重立鐵軍志、重塑鐵軍魂。
2.五大層面
①校園節(jié)日綻放紅色魅力。形成十大歌星藝術(shù)節(jié)、親子游戲節(jié)、和美教育文化節(jié)、書香致遠節(jié)等四大主題節(jié)特色,每學期一個大節(jié),兩年輪換一次。其中和美教育文化節(jié):盤活 《陳鐵軍事跡展覽室》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質(zhì)資源;以 “與鐵軍姐姐比追求、比學習、比實踐、比奉獻”為主線,形成 “重溫鐵軍史、重講鐵軍事、重演鐵軍劇、重立鐵軍志、重塑鐵軍魂”和美教育文化節(jié)活動特色。
②年段活動書寫紅色華章。研究學生年段特點,開展年段系列主題活動:一年級新生開筆禮和行為規(guī)范月,二年級文明禮儀活動、三年級鐵軍事跡宣講員活動、四年級生日會及互助活動、五年級軍訓及自理教育、六年級理想勵志教育及畢業(yè)典禮活動。這些有著專門教育意義的年段主題系列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為孩子鍛造了厚實而豐富的人生底色。
③班級活動踐行紅色精神。構(gòu)建主動參與工作模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凸顯主體。一方面發(fā)揚少先隊組織的優(yōu)勢,以大中小隊三級學生組織建設為抓手,以星級中隊建設為載體,塑造學生主體精神。建設學生社團,初步形成20余個校級特色社團組織。另一方面推進紅色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文化、崗位管理、小干部輪換等方面創(chuàng)出特色。例如低年級張麗芬老師的家校合作班級特色、中年級王玲老師的小干部管理班級特色、高年級何粵嫦老師的班級主題序列活動特色、高年級吳斌老師的書香班級特色建設等都各具魅力。
④學科教學滲透紅色理念。讓紅色精神真正融入課堂,依據(jù)學校實際和學科特點,增加紅色精神文化的內(nèi)涵。例如語文學科開展 “寫美字、做美人”活動,發(fā)揮漢字書寫的育人功能,出版 《趣味多體套格練字本》教材。又如,體育課中蘊含著紅色精神。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鼓勵教師采取競賽、評比、游戲等方法。通過競賽激勵學生力爭上游、奮力拼搏精神;通過評比使學生會自覺協(xié)調(diào)好個人與集體關(guān)系,培養(yǎng)其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⑤家校合作共奏紅色樂章。從學校、年級和班級三個層面統(tǒng)籌規(guī)劃,充分整合各家庭充滿差異的豐富教育資源,激活學生的精神生活。許多以班級、年級為單位組織的周末或假期家誼會活動異彩紛呈,既有以農(nóng)家生活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又有以傳遞愛心為主題的手拉手結(jié)對活動,還有以鍛煉生存能力為主題的野外拓展協(xié)作活動等。家長教育熱情空前高漲,家校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融洽和美。
3.八個序列
①唱:傳唱愛國歌曲。發(fā)揮音樂教師和音樂特長生的生力軍作用,組織開展以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社會主義為主要內(nèi)容的“紅色歌曲大家唱”主題歌詠活動。利用音樂課、課前5分鐘等時間,舉行校園紅歌會,教唱紅色歌曲,其中 《懷念鐵軍姐姐》是孩子們必唱的。
②賞:觀賞紅色影片。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課外活動或班會時間觀看以革命戰(zhàn)爭為題材的紅色影片;或者讓教師以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在家觀看紅色電視或電影。其中全校師生必看的關(guān)于陳鐵軍事跡的專題片《恒美新娘》(2013年中央電視臺播放)。
③讀:閱讀紅色經(jīng)典。提供反映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書、小說、詩歌、回憶錄等書籍讓學生閱讀,感受革命先輩的集體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利用圖書室、讀書角和校園網(wǎng)站,向?qū)W生推薦黨史黨情專題書籍和讀本,開展在線閱讀和專題學習的 “紅色經(jīng)典大家讀”主題讀書活動。并引導孩子廣泛閱讀經(jīng)典書籍。
④講:宣講革命故事。學校成立了以學生為主的鐵軍故事宣講團,在陳列軍陳列室向來賓介紹陳鐵軍的故事。每學期請老干部、老革命軍人到校為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回憶當年的腥風血雨,訴說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讓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對孩子的無聲教育,滋潤孩子的心靈。其中必聽的是原學校大隊輔導員梁錦卿老師為孩子們講述的陳鐵軍故事。
⑤祭:祭掃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鐵軍公園進行祭掃活動,讓少先隊員獻上最誠摯的敬禮,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圍的雜草,激發(fā)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的理想信念。并通過網(wǎng)上祭英烈教育,讓學生或說、或?qū)?、或做,感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
⑥編:已完成編寫 《陳鐵軍的事跡》、《刑場上的婚禮》《紅棉屬下的感悟》鐵軍劇本、《多體套格寫字教材》《又快又好寫漢字》等校本課程,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計劃編寫讓孩子喜愛閱讀的繪本 《少年陳鐵軍》、《當代鐵軍人》等。
⑦演:表演鐵軍劇等序列革命劇本。目前學校專門成立了鐵軍劇團,已有30多位孩子參與。以鐵軍劇團為平臺,貼近兒童生活、運用現(xiàn)代元素,指導學生排演 《木棉樹下的感悟》、《當木棉花紅了的時候》《舉起你的右手》等關(guān)于陳鐵軍故事及弘揚紅色精神的劇本,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讓紅色精神潛移默化地感染每一個孩子,融入孩童的真實生活,錘煉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計劃圍繞陳鐵軍的故事編排一個大型的音樂舞臺劇,傳承鐵軍精神、演繹現(xiàn)代鐵軍學子的精神風貌。
⑧立:從小立志,重溫鐵軍夢、踐行我的夢。在如今信息化、網(wǎng)絡化、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從小立志對當今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學校引導孩子結(jié)合 “中國夢”的主題,重溫鐵軍夢、暢談我的夢,用實際行動來來踐行我的夢。例如,學校圍繞 “求真為善尚美”的核心價值觀提出 “六個一”,引導孩子學會做人?!耙环N求真精神”,就是要學會做一個每天都有進步的人;“一顆為善之心”,就是要與人為善,做一個學會給予的人;“一首硬筆好字”,就是要學會做一個端端正正的人;“一些文雅氣質(zhì)”,就是要學會做一個喜愛學習、愛好讀書的人;“一門健體專長”,就是要學會做一個熱愛運動、堅持鍛煉的人;“一項藝術(shù)技能”,就是要學會做一個格調(diào)高雅、崇尚美好的人。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