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軙?/p>
見題識方借圖尋法——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學生審題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校周會芹
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是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素質與數學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上,小學生應用題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往往起到了一個“選拔”的作用,考試分值常常在應用題上拉開了距離。
經過實際的調查與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在應用題審題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教師學生雖然都明白它對于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往往教師們在課堂上費了很大的力氣,學生們還是會出現(xiàn)做不對、不會做等問題,應用題教學往往難以得到順利開展。
其實在教師進行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小學生感覺都在很認真地聽,但是自己在解答應用題時卻無從下手,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得不到正確的答案。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較為容易讀錯的題目,不容易審題、條件比較多的應用題時,他們常常會表現(xiàn)得緊張、腦海中的知識都“不見了”,題目就會解答錯誤或者缺少步驟等。當詢問學生原因時,學生就會回答說:“題目太難”“看不懂”。但是當講解題目時,教師稍一點撥后他們又會覺得十分簡單和容易。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題的審題能力,成為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從根本上解決小學生對于數學應用題解題方面的困難,所以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際的教學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掌握讀題的方法和技巧
在實際的教學和考試過程中,出題者喜歡出一些容易迷惑和讀錯的題目。比如這樣一道題目:明明家這個月的支出是2400元,出去游玩的支出占24%,日常支出占20%,請算算游玩和日常共支出多少錢。有的學生讀題會不準確,在做題過程中會漏了一個字“共”,所以,學生的數學算式就沒有列完整。本來的算術應該是2400×24%=576(元),2400×20%=480(元),576+480=1056(元);大部分同學都少列了一個算式,列成了2400×24%=576(元),2400×20%=480(元)。這是比較容易出錯和讀題錯誤的一種類型的應用題。這就是“見題識方”,只有通過實際的題目,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認真讀題,讀題是做好應用題的基礎。只有把題目讀懂了、理解正確題意,這樣做起應用題才能事半功倍,正確率就能大大提升了。學會讀題首先要理解應用題的實際內涵,應用題事實上就是把現(xiàn)實生活中所出現(xiàn)和體現(xiàn)的數學問題用簡練的文字和語言闡述出來,然后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一種學習形式??梢赃@樣說,應用題是把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紐帶。
因為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和展開問題,所以學生個人的讀題和理解能力將對學生讀題和解答題目產生直接影響。從這里可以看出,讀題準確和理解問題準確對于更好地解決應用題具有重要作用。
2.幫助學生樹立借助畫圖精確解題的思想
教師要根據實際的題目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應用題不僅只靠理解有時候還需要借助畫圖來理清題目中的關系。數學圖形具有清晰直觀的特點,能把應用題中各種數據信息的關系表示清楚。解題時,把題目中隱含的復雜的數量關系,用線段圖或者是分解圖直觀地表示出來,進行分析、推理和計算,是幫助理解題目、降低解題難度的一種思路方法。比如:有兩根電線一樣長,第一根剪去了30厘米,第二根剪去了50厘米后,剩下的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長度的2倍。這兩根電線原來共長多少厘米?這個題目就可以用畫線段圖來表示,畫出線段圖,數量關系就很清晰了,這就是“借圖尋法”,借助畫圖解題,尋找到更好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學會找和
在讀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那么幾個和
。要引導學生學會找
和
,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如共、一共、共有、還剩、余下、同樣多、還差、比…多、比……少、“倍”“占” 行程問題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抓住
和詞就為順利地解出題目做好了鋪墊。例如,有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形花壇,在它的外圍修一條寬2米的籬笆,求這個籬笆的面積是多少?從這道題目中,學生能找到的
和
直徑、圓形、外圍、寬、這條、面積。抓住這些,利用圓的面積公式和數的運算就能得出答案。再如,上道題目中明明家這個月的支出是2400元,游玩支出占24%,日常支出占20%,請算算游玩和日常支出共支出多少錢。學生可以找到的
和
有:支出、占、共。學生對于這些
和詞能否準確地理解,對分析應用題的邏輯和數量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應用題目的理解一般分為三層,讀題第一遍即為第一層,對于題目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和印象;第二層就是能夠找出
和
,對題目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第三層就是經過幾遍的讀題能夠用自己的話語去解釋和復述這個題目。這樣學生經過讀題,漸漸對題目有了一個理解,也更容易解出題目。
4.引導學生分析解決題目,理解和找清楚其中的關系
在做應用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題目意思的基礎上,去分析和解決題目。因為有很多的應用題它給出的條件并不是很醒目,一看就懂,而是內含隱藏的條件,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去挖掘內含的條件,理解和找清楚其中的關系,并且學會利用其中的關系去解題。例如,花壇建籬笆和明明家支出那兩道題目在學生充分理解關鍵字和詞,能夠充分挖掘出其中隱含的條件的前提下,題目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數量關系已經十分明顯?;▔褪且粋€大圓,用它的面積減去內含的小圓的面積就是外圍建立的籬笆的面積,而明明家外出游玩的支出加上日常生活的支出就是兩項一共支出的錢。
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是提高和培養(yǎng)小學生應用題審題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恰當地運用它們不但能夠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夠解決應用題審題的問題,一舉兩得。總而言之,教師要見題識方,借圖尋法經常提醒學生對于應用題的解答要做到仔細讀題,認真審題,教授給他們正確有效的審應用題的方法和技巧,這些才是提高小學生應用題審題能力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