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韓朝勝
避免作文偏題跑題的三點建議
江蘇 韓朝勝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同樣,對于同一則作文材料,每個考生也都會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觀點。但“觀點正確,切合命題者的意圖”永遠是第一位的。
作文審題亦如打靶,環(huán)多環(huán)少雖各有所獲,但差距也客觀存在。怎樣才能在審題環(huán)節(jié)保證命中十環(huán)呢?這就要知曉并把握高考作文的目的與作文命題的標準。回望2015年較有影響的作文題,比如新課標Ⅰ卷(女兒舉報父親)、新課標Ⅱ卷(當代風采人物)、四川卷(老實與聰明)、重慶卷(等一等殘疾人)、湖南卷(大樹的旅行)等,這些作文題都給學生在立身處世方面以某種程度上的教育,都是好題目。萬物有源,一篇作文好還是不好,首先還得看學生們在行文走筆中有沒有將命題老師的教育目的滲透進去,有沒有沿著主流的價值觀寫作。因此,只要把握以下原則,即可確保你的作文不偏題。
作文的審題考量著一名學生對社會及生活的認識能力,具體說就是分析材料的時候,一定要記著用發(fā)展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去看問題。發(fā)展說明事物是時刻變化著的,辯證說明事物具有兩面性。這一切都源于我們?nèi)祟惖闹饔^能動性。只要努力,我們都能向好的方向前進。
(2015·湖南卷)有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濃蔭匝地,是飛禽、走獸們喜愛的憩息場所。飛禽、走獸們經(jīng)常講它們旅行的見聞。大樹聽了,請飛禽帶自己去旅行,飛禽說大樹沒有翅膀,拒絕了;請走獸幫助,走獸說大樹沒有腿,也拒絕了。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它結出甜美的果實,果實中包著種子。飛禽、走獸們吃了果實,大樹的種子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
請根據(jù)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這道題的信息量較大,有多個立意方向。從大樹的角度分析:抓住大樹“沒有翅膀”“沒有腿”等詞語,我們可以理解為客觀條件不足,與飛禽、走獸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它以退為進,最終靠結出甜美的果子,讓飛禽、走獸把種子帶到世界各地。從這點上說,可以有這樣一些立意:要學會轉(zhuǎn)彎;要知道變通;要學會借助外物;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有志者事竟成;方法總比困難多……
從飛禽、走獸等角度立意,飛禽、走獸認為要旅行,就必須有翅膀、有腿,這是常規(guī)思維,換個角度思考,沒有翅膀和腿照樣可以旅行。我們可以寫凡事不要妄下結論;做人要有自己的識別能力和判斷力;人們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上面的兩大類立意都能體現(xiàn)“發(fā)展眼光+辯證思維”的審題模式,因而都切合了命題者命題的出發(fā)點。“辯證性”乃是一篇議論文的靈魂,現(xiàn)代社會紛繁復雜,現(xiàn)象、本質(zhì),對立、統(tǒng)一,普遍性、特殊性……都在考驗著高中生的判斷力。為避免只從一個角度、一個側(cè)面、靜止地、孤立地看問題,高中生必須注重辯證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具體說就是多看電視新聞,多看報紙上的新聞評論,形成正確的、符合大眾主流價值觀的人生觀。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全面地、客觀地分析事物。
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諾夫聽兩個年輕人彈奏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樂》。他們彈得很糟。格拉祖諾夫問他們過去聽過沒有,他們老實回答說:“沒有,沒聽過?!备窭嬷Z夫嘆了口氣說:“你們真幸運,年輕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你們?nèi)グl(fā)現(xiàn),而我呢,什么都已經(jīng)涉獵了,不幸??!”
根據(jù)上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考生反映這道作文題在審題上有難度。在閱卷過程中,筆者主要看到了三種立意。最多的立意落在對格拉祖諾夫那句感嘆句的理解,其次是對格拉祖諾夫教育方式的肯定,第三種立意有學生談到了材料中兩個年輕人回答問題時的誠實。應該說這三方面的立意都在材料所敘述的范圍之內(nèi),但這三方面的立意所反映出來同學們的識見能力還是有高下之分的。從這則材料的主要內(nèi)涵出發(fā),或者說從命題者選這則材料的主要目的來看,考生的立意還是不應當偏離格拉祖諾夫所感嘆的那句話。從這句話出發(fā)進行立意,這則材料才實現(xiàn)了它的最大價值,命題者的勞動才真正得到響應,考生自我教育的理念才得以真正貫徹。
考生在閱讀作文材料時,要時刻想到將自己放到材料中去,尋找作為年輕人的自己與材料的最佳結合點。首先要去想——命題者想讓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顯然這條道理得具備“大眾化、可行性、有價值”的特點。
如此看來,考生應當跳過材料中“老實”這個詞語,因為這個詞語太普通了,普通得已經(jīng)沒有什么討論的價值了。再談格拉祖諾夫教育年輕人的方式,這個可以寫,但最多算及格分。因為還有比它更好的立意。學生的身份主要還是以一個接受教育的對象而存在,“談怎樣去教育別人”言之過早。
本題最佳的立意應該圍繞格拉祖諾夫這句話“年輕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你們?nèi)グl(fā)現(xiàn)”來確立。結合材料的上下文語境,格拉祖諾夫借這句感嘆是要告訴這兩個年輕人:“不要怕起點低,換一個角度看就是發(fā)展空間比別人大?!边@樣的立意對于十八九歲的高三學生來說更體現(xiàn)責任意識,更具有啟發(fā)式教育的價值,同時也更注重思維的深度,更務實,更理性。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就是審題中的自我教育,沒有人告訴你怎樣去分析一則材料,完全要靠你自己去思考,假如你是出題目的人,你想告訴學生一個怎樣的道理呢?所以從材料中挖出一條育人的道理是作文審題的第一要素,你所得出的結論一定要有教育層面上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高考作文題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而近兩年的新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命題人對材料的說明或評述,這些評述或?qū)Σ牧系脑掝}范圍有所限制,或體現(xiàn)命題者的命題傾向,或?qū)W生思維角度和方向有所啟發(fā)和暗示??吹竭@種類型的作文題目,就應該對這些評述性的文字仔細研究一番,從而準確把握材料內(nèi)容的含義和范圍,做到快速審題立意。
法國化學博士別涅迪克做實驗時,有一個燒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時找不出答案,就將燒瓶貼上標簽,注明問題,保存起來。一天,他偶然看見報道說,有兩輛客車相撞,司機和乘客都被擋風玻璃的碎片劃傷。他立刻聯(lián)想到那兩個燒瓶,經(jīng)過化驗,發(fā)現(xiàn)燒瓶曾盛過硝酸纖維素溶液,這種溶液蒸發(fā)后留下一層無色透明的薄膜,牢牢的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保護作用?!叭绻麑⑦@種溶液用到汽車玻璃上,車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嗎?”因為這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別涅迪克博士獲得了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
對此,有人評論說,創(chuàng)造需要機會,更需要執(zhí)著的追求。有人評論說,創(chuàng)造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那么崎嶇,那么遙遠。
顯然,“對此”之后的文字是對作文材料的進一步闡述。這個評述告訴考生,不管怎樣的多角度立意,都要在“創(chuàng)造”這個話題之下,否則就是偏題或跑題,諸如“生活需要積累”“事業(yè)的成功來源于執(zhí)著的追求”等都偏離了命題者的初衷。正確的立意應該是“創(chuàng)造源于積累”“創(chuàng)造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其實評述的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立意角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濱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