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清明節(jié)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清明節(jié)形成了一些頗具特色的飲食民俗。
清明節(jié)在飲食民俗上有個顯著特點,早在春秋時期,清明不生火做飯,只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也即“寒食”。寒食,歷代叫法不同,《齊民要術(shù)》中稱“細環(huán)餅”,《本草綱目》中又叫“捻頭”。從文獻記載來看,就是馓子、清明餅之類食品。清明寒食之俗的形成,相傳與紀念春秋晉國賢臣介子推有關(guān),《左傳》《后漢書》等均有這方面的記載,相傳公元前654年,晉國公子重耳受他父親寵愛的驪姬的迫害流亡在外,19年后才回到晉國即位,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在流亡生活中,有一批貴族為他出謀劃策,其中有一個人名叫介子推。介子推對重耳忠心耿耿,甚至在途中無法覓食的情況下,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獻給重耳吃。重耳知道后,十分感激介子推。重耳歸國即位后,賞賜這些跟他一起流亡的人,別人都居功邀賞,惟有介子推不說話,晉文公也就沒有想到他,他也沒有得到應有的俸祿。于是介子推帶著老母親到山林中隱居。待晉文公想起介子推的功勞時,派人找他卻找不到,就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但介子推寧死也不愿接受晉文公的封賞,結(jié)果母子均被燒死林中。晉文公非常悲痛,決定立廟祭祀,劃出祭田,同時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即介子推母子被燒死的這一天,禁止民間煙火。
到了唐代時,清明寒食仍很受器重,唐代詩人盧象在《詠寒食》詩中寫道:“子推言避世,火山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碧拼娙隧f莊的“內(nèi)官初賜清明火”,是說寒食后第三天,由宮內(nèi)傳火炬出,賜與近臣。當時清明節(jié)除了吃冷粥、冷餅之類冷食外,還制作了許多“甜餳”,即麥芽糖。唐代李商隱的“粥香餳白杏花天”,就描寫了當時寒食的情景。宋代時,有錢的人家在清明節(jié)前用面粉和棗泥制成形似燕子的點心叫“棗錮飛燕”。宋代《東京夢華錄》對此描述道:“用面造棗錮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楣,謂之‘子推燕’……節(jié)日,坊市賣稠餳、麥糕、乳酪之類。”宋代清明節(jié)還吃一種叫“馓子”的油炸食品,蘇東坡曾作《馓子》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明、清代清明食俗基本沿襲了唐宋以來的風俗。但清代時,清明食俗已不局限于寒食,熱食也成為應節(jié)食物,如清代的《吳門竹枝詞》所寫的“相傳百五禁廚煙,經(jīng)藕青團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氣臭,家家燒筍又烹鮮”,就說明了當時清明節(jié)已出現(xiàn)熱食的情形。
如今,清明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已淡化,人們雖然仍喜歡吃清明餅之類的食品,但更多的是熱食,且注重營養(yǎng)健康。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習慣,青團子是由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豬油,然后放入籠中蒸熟。熟后的青團子糯韌綿軟,清香撲鼻,甜而不膩,肥而不腴,吊人胃口。有些地方,清明節(jié)有吃清明艾餃的風俗,認為清明食艾餃,能驅(qū)禳毒。此餃采用鮮嫩艾葉與米粉和勻作皮,包入白糖芝麻屑餡,捏成海燕狀餃子,蒸制而成,其色澤翠綠,味道清香而略帶苦味,食之別有風味。浙江寧波一帶清明節(jié)喜歡吃蒿餅,此餅主要用面粉、馬頭蘭等野菜和青草制成,蒸熟后翠綠清香,且富營養(yǎng)。浙江溫州的清明餅,是采用田野的棉菜同糯米粉搗和,餡以鮮肉、冬筍制成。棉菜即鼠曲草,味微甘而清香,全草入藥,有祛痰止咳之效。此外,黃河、淮河流域清明節(jié)常食一種主要用面粉、棗泥制成的面餅,閩粵帶喜食清明薄餅,蘇杭一帶食紅藕,北方一些地方吃香椿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等食品。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清明節(jié)令食品,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而且融入了現(xiàn)代人講究營養(yǎng)需求的新特點,吸引人們品嘗。
(摘自《聯(lián)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