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蘇妍
人類已經想出無數種方法來吃冰淇淋了。
早在19世紀,蛋筒冰淇淋杯就被發(fā)明了出來,如今,它依然是最受人喜愛的冰淇淋形態(tài)。此外,現在的人們還創(chuàng)造出了冰淇淋漢堡、冰淇淋罐頭、干燥不會融化的航空冰淇淋、常溫冰淇淋,以及夜光冰淇淋、變色冰淇淋等等。
這當然是生產廠商為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想出來的主意。但在這個變化多端、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的市場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生產的更新速度總是跟不上人們需求的更新速度。這并不是因為工廠不夠大,或生產設備不夠多,而是生產商難以為了一個新產品而迅速更改生產線。
拿最傳統(tǒng)的蛋筒冰淇淋來說,一支蛋筒從進入自動蛋筒分配工作站開始,直到脫模頂出,需要經歷落蛋筒、巧克力噴淋、冰淇淋灌裝、頂部果醬裝飾、頂部果仁裝飾、加蓋、壓蓋、日期打印等等一系列工序。
通常情況下,整個過程中的一系列工序都是相對固定的。這就意味著一臺機器只能生產一種冰淇淋,如果生產商想要每年都根據新的消費者需求和趨勢來更新產品或推出新的款式,它必須整體更換生產線來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對于大型生產商來說,這可能不是什么問題,但對于中小型生產商來說,這個過程所需要耗費的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是它們難以承擔的。
總部位于瑞典的利樂公司(Tetra Pak)現在準備替這些中小型生產商解決這個問題。
它最新的一項研發(fā)成果是一款一小時能生產1.8萬支冰淇淋的灌裝機,這意味著,蛋筒冰淇淋的每一道工序必須在1.2秒內完成。
你可能不太了解利樂這家公司,但肯定買過它的產品。光明乳業(yè)的明星產品莫斯利安,或者進口的常溫牛奶等乳制品的無菌保鮮包裝,都來自利樂。利樂每年光是向中國消費者賣出的常溫牛奶盒數量就近600億盒,占中國乳制品包裝市場超過50%的份額。冰淇淋機則是它另一項不為人知的業(yè)務。
“冰淇淋市場高度工業(yè)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在中國這樣冰淇淋品類發(fā)展較年輕的市場,不斷有新的生產商和小規(guī)模制造商涌入。”利樂加工系統(tǒng)冰淇淋銷售總監(jiān)虞兵海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一個現實情況是,冰淇淋品類早已脫離了簡單的防暑降溫功能發(fā)展成了休閑食品—甚至已不受季節(jié)限制。這也預示著,只有不斷開發(fā)新口味和保持產品多樣化才能支撐起這些“休閑食品”生產商的市場競爭力。但與此同時,這也帶來了原材料成本的持續(xù)增加以及對產品品質提出的更高要求。
“我們發(fā)現這些生產商開始更關注成本,也更主動地尋求高效的生產解決方案。它們對冰淇淋設備的生產速度、生產種類的多元化、灌裝和噴淋精確度的要求更高,也希望所有這一切的操作更加簡便。”虞兵海 說。
除了能提高生產效率,這款名為“A3”的冰淇淋灌裝機的另一個特點是靈活,某種程度上,一臺A3能代替中小型工廠里的一條甚至幾條冰淇淋生產線。
由于各類功能組件都以模塊化的形式集合在灌裝線上,生產商只需要安排一到兩名操作員即可,他們要做的也僅是選擇或改變所需的生產組件,而不會涉及很多專業(yè)的機械調節(jié)和校準工作。
A3還允許生產商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定制各種尺寸、設計和形狀的冰淇淋蛋筒和杯子。也就是說,一臺機器可以生產出多種系列的冰淇淋。
另外,對于冰淇淋行業(yè)來說,口感和“賣相”是決定其競爭力的兩個關鍵因素,而冰淇淋蛋筒不夠松脆,常常是消費者對冰淇淋口感不佳的一大抱怨。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冰淇淋與蛋筒皮直接接觸導致蛋筒壁受潮。為了確保風味和口感的完整和層次感,有的生產商會在蛋筒壁上添加一層巧克力,這也是十分有效的做法。
所以,A3冰淇淋灌裝機也針對這點配備了一個巧克力噴淋工作站,它可以使巧克力粉更均勻地鋪灑在蛋筒內壁,從而保證蛋筒皮的松脆口感。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可可減產,直接讓巧克力的單價大幅上升。對于生產商來說,如果能有效減少和降低巧克力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使用和浪費,它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成本。而利樂在A3上加入了一個類似的無氣噴淋技術,能避免巧克力粉在噴灑時的彌散。僅這一項技術就能夠幫助生產商節(jié)省10%的原材料。
研發(fā)人員甚至在A3中特別內置了傳感器和校準儀,以保障在機器內沒有蛋筒的時候,自動禁止噴灑功能啟動。精準計算過的機械配置能夠幫助生產商減低產品損耗,同時也能夠提升機器的清潔度并節(jié)省停機時間。
這也是為什么A3在一小時內的冰淇淋生產量能夠高達1.8萬支,目前,中小型工廠普遍使用的冰淇淋灌裝機的產能低于每小時1萬支。
經過多次測量和調試之后,利樂還找到了一個最適當的機械臂抓取力度,在抓取易碎的蛋筒時能夠比較“溫和”,使抓取過程更高效,同時也起到了降低原料浪費的作用。根據利樂官方的現場測試結果,這個叫做“自動蛋筒分配工作站”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每年能夠幫助生產商節(jié)省大約3%的原料及生產成本。
根據利樂加工系統(tǒng)品類總監(jiān)Peter Lindstrom的說法,若使用A3,每個冰淇淋生產廠商每年僅在自動蛋筒分配工作站上便可節(jié)省高達6.9萬歐元。
不過,在研發(fā)這臺機器時,利樂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由于所設定的1.2秒的生產時間過于短暫,研發(fā)人員不得不借助高速攝影機捕捉各個細節(jié)的生產景象,然后根據這些數量龐大的攝影攝像素材研究生產流程中不易察覺到的問題,再重新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出設計、修正和優(yōu)化。
利樂的250名冰淇淋專家和設在丹麥奧胡斯的研發(fā)中心花費3年時間才結束研究,正式推出這個新產 品。
智能制造是眼下的熱門詞匯,實現定制生產和混合產品線的生產則是制造業(yè)升級的一個重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定要改造整條產品線,對于中小型制造商來說,一臺更聰明的機器或許就能讓工廠升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