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收秋

2016-04-06 04:46:33安海
遼河 2015年2期
關鍵詞:黍子碌碡打谷場

安海

打場面

在家鄉(xiāng),立秋這個節(jié)氣更多還是一種象征意義,充其量是給酷熱難耐之中的人們一個盼頭罷了。只有過了處暑,才會逐步有了秋天的氣象。

秋天的意味最先從天空和云朵上流露了出來,這時的天空變得特別得高遠深邃,云朵也由彌漫的樣子聚攏成一朵朵潔白的棉花糖。秋天的意味隨后從鄉(xiāng)野的氣象流露了出來,鄉(xiāng)野間的顏色不經意間已由蔥綠轉為深綠轉為淡黃淡紅,而且有了濃淡有了層次。更重要的是,鄉(xiāng)野間開始有了秋天的氣息。如果說顏色還只是秋天的外衣,還不足以真正體現秋天的話,那么這種氣息就完全讓人感到秋天真正來臨了。這是種什么樣的氣息呢?應該是莊稼們從自己母體里發(fā)出的特有的成熟氣息的混合體。它不再是夏季莊稼那種單一甜膩的味道,而是一種復雜的具有多向性的味道,這種味道讓人沉醉。到了白露,這種氣息會越來越濃,農人站在田野里一聞便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

從房屋的木梁上取下閑了一年的鐮刀、連枷,磨一磨生銹的刃口,緊一緊松馳的韌帶,好讓莊稼在脫離大地時不致于有藕斷絲連般的痛苦,好讓顆粒在脫離母株時避免過分擠壓的痛楚。這時候,那些特意種植在村前屋后的綠豆、黃豆、山藥們已經開始率先成熟了。它們的葉子或許還綠著,但豆莢已經變黑變硬了,山藥的薯塊已經將秧苗周圍的土地撐得龜裂了。這時,農人們便開始撥豆子、起山藥。撥下的豆子就堆在那里讓他們在秋風中自然風干,而起出的山藥則收入窖藏。與隨之而來繁忙的秋收相比,這些只是收秋的輕松前奏罷了,其目的是要為碾場面騰出地方。

場面一般總是設置在村邊上,不一定每家每戶都有,而是多家共用。撥了豆子起了山藥的地塊,再用心把雜草茬子拾掇盡,然后用耙子耬平,這樣就可以上碌碡碾場了。最好是小雨過后,讓地面稍微曬曬,以土地濕潤為好,如果是沒雨那也要用噴壺給地面均勻地灑水,以求濕潤。然后在耬平的地面上鋪上少許黍穰,一頭或兩頭小毛驢就可以拉上一個碌碡,在車把式的指揮下以一根韁繩為半徑做循環(huán)往復的環(huán)繞運動。地面上鋪黍穰是為了避免濕潤的泥土粘在碌碡上,最終影響場面的平整光滑。這樣站在地邊看,便可以看到碌碡過處,原本松暄的地面便立即陷下去一個平整的扇形,隨著碌碡的不斷前進,慢慢地松暄地面的面積不斷縮小,而瓷實場面的面積則在不斷增加。有時候,邊上幫忙的人還會看哪里的地面有些凹而不斷過去加些土,以使碾出的場面更加平整。碾場面是一件枯燥的事,不過農人們不覺得,因為他們是站在秋天的邊緣上,他們可以聞到濃烈的秋天的氣息,他們是在碾場面,也是在為秋天的莊稼們準備一張平整的產床。

碾好場面后把黍穰清出后,再用掃帚打掃干凈,站在場面上,農人的心里一定充滿期待。孩子們也跑來湊熱鬧,在場面上跑來跑去。大些的孩子被大人叫住,給他們一小瓶麻油,讓他們打上一桶水,準備灌螻蛄。螻蛄是一種害蟲,山藥地里尤其多。鄉(xiāng)諺有云:聽到螻蛄叫就不用種山藥了?說的便是它。螻蛄對山藥的危害不去說了,由于它在地里擅長挖洞,這樣會使碾好的場面容易漏洞百出。場面上發(fā)現螻蛄眼兒后,可以先往里邊滴幾滴麻油,然后再灌一些水,不一會兒螻蛄準會鉆出來,據說是麻油能讓螻蛄變得頭大身疼的緣故。往往的,碾好的場面隔一夜后準會有不少的螻蛄眼出來,就必須要去灌螻蛄才能維持場面的平整。當然這大都是孩子們的事了。

場面碾好了,秋收的序幕也便漸漸正式拉開了。金黃的谷子、滑溜飽滿的黍子、火紅的高粱、長長的玉米棒子……開始在鐮刀的揮舞下與大地別離,坐牛車驢車騾車來到場面上。田野里雖然是秋收的主戰(zhàn)場,時時上演著刀與禾的交鋒喜劇,但其舞臺雖然闊大,到底也只能演一出出的獨幕劇。而秋收真正的重頭戲卻是在場面上演出的,這時大部分莊稼都從田野收割到場面上,各路演員都到齊了,一出多幕的秋收大戲才真正開演。那些莊稼們在這里開始通過一道道工序分娩出一種叫作糧食的東西,再然后這糧食又以口袋或糧倉為中轉站,一粒、兩粒、千萬數億粒……形成一條糧食的河流,流向全國各地,流向所有有人煙的地方并延續(xù)著大地上的煙火氣息。

割莊稼

節(jié)氣過了白露,氣溫一天天地涼了下來,那些挺立在田野里的莊稼們也開始逐漸換上炫麗的秋裝。高粱們的葉子或許還在黃色中混合著綠意,但穗實已經開始褪去青澀染上紅暈,用手捏下幾粒高粱米放在嘴里,已經不是以前的水澀氣而有了一種米香。玉米們的葉子已經黃了,甚至連玉米苞衣也變硬變干了,原本紅嫩的玉米須早已干成了幾綹,使得那些玉米棒子們像一個個搖頭晃腦的披頭士,沉醉在秋天的交響樂中,只有玉米桿子還保持著老態(tài)的綠色,恪盡職守地從土地中吸取水分和養(yǎng)料,希望玉米顆粒飽滿再飽滿。那些谷子、黍子也逐步透露出一種成熟的氣息。站在地頭上看,微風吹過,一塊塊的谷田、黍田會泛起金黃色的浪波。掐一個谷穗揪一支黍實,雙掌合在一起搓動,便會有一顆顆金黃的谷粒、滑實的黍粒雀躍在手心里,放在嘴里咀嚼,是一種谷物甜絲絲的清香。

秋分左右的時候,農人站在田野里看一看,便知道是收割莊稼的時候了。“秋收一晌”,雖然秋收不像麥收那樣急迫,但對于有些作物如黍子來說,還是比較當緊的。黍子一旦成熟,秋風一吹,滑溜溜的黍粒就會很容易脫殼落地,而且還會招來大量的麻雀啄食,如果遇到陰雨天,黍子一時曬不干,還會發(fā)黑發(fā)霉,磨出的面根本沒法吃。所以在家鄉(xiāng),黍子的收割是第一當緊的。在打谷場上排好順序,和車把式押定好活計,選一個晴好的天氣,人們便開始割黍子。

黍子不是單株的莊稼,一株黍苗鉆出土層后會分出好幾枝黍桿來,它們像兄弟一樣,分享同一根須的養(yǎng)分,各自長粗長高。而且這幾枝黍桿還會再分出更小的支桿來,這些支桿或許不會長太粗太高,但到了秋天卻一樣會將或多或少的黍粒奉獻給你。因此黍子長起來便不像谷子那樣單株整齊地排列著,而是一枝枝相互擁擠著相攜著,富態(tài)地站立在壟背上。所以收割時便不像割谷子或玉米似的一棵棵地割,而是連割多棵。割黍子的標準動作是:先用左手攏住一把黍桿,接著彎腰將鐮刀伸到攏住的黍桿根部,右臂用力往后猛拉,再提起割下的黍桿放入黍捆中,然后重復相同的動作。當然,攏多少完全在于個人的能力,孩子或者是女人們一般少些,而那些壯年農人往往要多得多,因此收割起來速度也快,本來開始都是從地頭割起,但他們不一會兒便跑到了前邊,將孩子女人遠遠落在后邊。割莊稼雖然說起來動作簡單,但其中卻有不少學問:左手攏黍桿時一定要抓緊,不然用不上勁;右臂拉鐮刀時一定要用猛勁,否則黍桿便會“桿斷絲連”。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將雙腳踩在黍行的左側,這樣才能躲開鐮刀鋒刃的行走路線。村里曾有人不注意這個,結果鋒利的鐮刀在割倒黍桿的同時也順便劃傷了他的腳面,不光自己痛苦,還惹村人笑話了好長時間。

好的年景,黍子往往可以長到一人多高,這樣的黍子不僅看起來舒心順眼,割起來也會得心應手,因為基本上不用怎么彎腰就能收割。而遇到不好的年景,黍子頂多齊腰高甚至更低,這樣的收成不僅心情不好,收割時還要撅腚彎腰,極不舒服,半天下來,同樣的動作重復無數遍,會累得腰酸背疼。

割莊稼算是秋收中比較重的體力活,而黍子又是莊稼中最難收割的,也往往是衡量一個農人的一桿標尺。一個好的莊稼人,一天下來可以割好幾畝黍子,卻踉蹌不倒,第二天該干什么還能干什么。而有的人往往割一天就要腰疼好幾天。比較起收割黍子來,割谷子要稍微簡單省力的,因為一來谷子單株成苗,二來往往收割回去以后不會立刻碾場,還要切谷子,即把谷穗切下來,曬干后再碾,因此便不那么急迫。有的人家種的谷子不多,有時候還會在地里直接切割谷穗,剩下的谷桿更不著急了,要等到一切都忙過之后才收割。高粱也是如此,割下的高粱拉回打谷場后,也要切下頭穗,等曬干后摔下籽粒。至于玉米嘛,一般先要把玉米棒子撇回去,剩下的玉米秸桿,要到秋收完畢之后耕地之前才收割,用來做柴禾或飼料。

割莊稼雖然是件累活,但農人們的心情卻是興奮的。在土地上辛勞了一年,像對待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莊稼,盼的就是它們長大成熟的這一天。此時“顆粒歸倉”是每一個農人最大的愿望,而收割莊稼是實現這個愿望的第一步。只有看著那些莊稼們收割后運到打谷場上,農人的心才會稍微舒緩一些,他們會感到離這個愿望越來越近了。因此收割完莊稼后即便很累,但我們還是可以在他們臉上看到一種燦爛的笑容。

碾場

莊稼收割到打谷場上后,接下來便該碾場了。打谷場是農人為莊稼們準備好的一張舒適的產床,在這里,莊稼們經過碌碡碾壓的陣痛,將懷中飽滿的籽實悉數交出,讓一個秋季變得異常豐盈。

許多莊稼都需要通過碾場在打谷場上分娩出五谷。像金黃的谷子,先要用切刀將谷穗切下來,放在一起攤平曬干,然后上碌碡碾壓成谷粒;像黃豆,要在晴好的天氣將豆秧子攤放在場面上曝曬,直到徹底曬干后再用碌碡碾場,碾過幾遍后挑去豆秸,下邊便是圓滾滾的豆粒了;還有油菜籽,一般要先用鍘草刀鍘去沒有籽穗的大部分菜桿,剩下的菜籽桿均勻攤開在場面上,曬干后稍稍碾兩遍就可以收獲一地金黃的喜悅……

然而,這些都還不是碾場的重頭戲。油菜籽、黃豆這樣的莊稼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一般種植面積都不會太大,谷子種植面積雖然大些,但由于是切了谷穗后碾場的,因此它們無論是從數量、規(guī)模還是時間、難度上來講都排不上。土地承包后,各家各戶種植面積更少,這些作物甚至都不需要進入打谷場上碾場了,而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攤開一曬,幾把連枷揮舞起來,不大工夫就會收獲完畢。因此,碾場的重頭戲還是碾黍子,即便是如今土地承包,但碾黍子依然是秋天里農村打谷場上一幕動人的風景。

黍子和谷子不同,和高粱不同,它不像它們那樣單株單穗。一棵黍苗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分杈,每個支杈都會長出一個穗實來。主桿上的黍穗飽滿碩大,支杈上的黍穗即便小也同樣會努力飽滿著自己。因此,黍子不適合切穗來收獲,只有通過碾場才能讓每枝黍桿上的黍實都顆粒歸倉。黍子一般在收割到打谷場上后就可以進行碾場,碾完以后再把黍籽曬干。

黍子成熟大多集中在某一個時段,村里的畜力有限,因此,碾場的日程便排得滿滿的,打谷場上白天黑夜都閃動著碌碡滾動的身影。那些養(yǎng)有牲口的人家總會在白天碾場,這樣一來碾得凈,二來翻黍啊、挑穰啊、收籽啊也更方便些,人手也容易湊些。我們家過去在村里是四屬戶,家里勞力少,又沒有養(yǎng)牲口,因此碾場大多在晚上進行。

碾場前先要把黍捆拆開,黍頭壓著黍頭均勻地在場面上鋪出一個約略的圓形來,然后車把式便趕著兩頭騾子拉著一個碌碡碾開了。要說起來,只要把黍子鋪好后,便主要是車把式的活了,車把式要通過韁繩的牽引讓騾子拉著碌碡把黍子碾遍、碾實,保證把上層的黍粒都碾出來。碾一場黍子,一般少說也需要三四個小時甚至更久,這么長的時間掌控著兩頭騾子的“方向”,站在那里不停歇地重復著同一個機械的動作,是對車把式體力、耐力的一種考驗。白天還好說,邊上不斷有人可以插科打諢,排解寂寞,到了晚上,一般主人也會先回家去,估摸著要翻黍子了才出去,偌大的打谷場上只有車把式一人和兩頭做環(huán)形運動的騾子,這活計是很枯燥的。不過或許車把式并不如我這樣想,他們往往會像給自家碾場那樣認真,即使是在晚上,即便只有自己一人,也會按照程序把活做精做細,力爭讓每一顆黍粒都從黍桿中脫粒出來。在黍子碾過一遍后要進行“翻黍”,即把黍子翻個個兒,將下邊未碾著的一面翻上來,重新鋪好。這就需要人手了,往往左鄰右舍、相好實厚都會惦記著起來幫忙。只有在這時,車把式才解開牲口的籠頭,把它們拴在一旁的碌碡框上,拽過幾把帶籽的黍穰犒勞它們,然后自己坐在旁邊端起主家準備的茶缸子,喝口茶喘一喘。等人們翻好黍子后,車把式便又牽著騾子開始碾場了,常常要碾到夜半或凌晨。這時,主人和幫忙的人都回家睡覺了,場面上只有車把式和兩頭拉著碌碡的騾子勞作著,陪伴他們的是天上的月光和星光,還有滿場彌漫的新黍那淡淡而純粹的黍香。

碾完場后,便要用木杈將黍穰挑到場邊曬干,以備作燒柴和做苒用。然后用木刮耙把黍子刮到一堆,這時的黍子還是和黍皮、碾碎的黍桿末等混和在一起的,需要用扇車來扇。扇車其實就是一個腳動的風車,人一腳登在板凳上一腳踏住扇車的鐵柄搖把,用腳驅動扇車的葉輪轉動起來,然后把黍子混和物從上面的裝料口緩緩倒入,這樣從出風口流下的便是涇渭分明的黍子和糠皮了。扇完后把糠皮子、秕黍子收起來喂雞,飽滿的黍子則裝上口袋拿到院子里或場面的一角晾曬,等曬干后一般還要扇一次,叫“戧黍子”,這樣收獲的就是特別飽滿干凈的黍子了。過去人們講“八月十五就能吃上甜甜的新黃糕了”,便是說黍子一般在中秋節(jié)前就收獲了。

碾場是秋收中一項普通卻重要的農活,莊稼們通過這項勞動變成糧食,進入食物鏈環(huán)或流通渠道,綿延著人類的血脈,推動著人類的文明。

起山藥

山藥,是家鄉(xiāng)人對馬鈴薯的稱呼,它雖然被劃歸蔬菜的行列,但在糧食緊缺的年月里,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陪伴家鄉(xiāng)人挺過了一次次饑餓的困頓?!吧剿幇竞痹乔靶┠晡抵蒿嬍辰Y構的一種寫照,一把糊糊面熬在一大鍋清水中,便是一頓晚飯,好在有山藥,不然真不知鄉(xiāng)親們咋能熬過漫漫的長夜。因此在家鄉(xiāng),人們總會在自家的田地里辟出一塊來種山藥。

生長周期短的的山藥在秋分過后便成熟了,大多數山藥也會在寒露前成熟。這時便該起山藥了。起山藥是秋收中最浪漫最激動人心的農活,而且也并不費力氣,一般男人用一把鐵锨在前邊挖,孩子、女人提個筐在后邊拾就行。田野里的莊稼們,在秋天大都把果實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向人們邀功:玉米把棒子捧在腰間;高粱、谷子、黍子、葵花把穗實頂在頭上;那些低矮的豆類們,也會不惜讓葉子枯萎掉來顯露出豆莢的飽滿……只有山藥,把薯實藏在泥土里,一點也不張揚,如果你收獲晚了,干枯的山藥秧子被風吹去,你甚至很難找到它的所在,冒然地一鐵锨下去,往往會把碩大的山藥切成兩半。

其實薯實藏在泥土里,同時便藏了一個謎、一種誘惑、一種期待。從這個角度講,山藥是最懂得中國美學況味的,它懂得“猶抱琵琶半遮面”,它懂得“留白”,它不像其它莊稼那樣讓農人一覽無余。站在秋天的田野里,有經驗的農人往往根據莊稼的長勢等表象就可以預估莊稼的收成如何,像黍子、谷子、豆子等作物,往往可以估計個八九不離十,但對于山藥,他們的這種“預測學”往往失靈,山藥的產量要等到收獲后才可以知道。因此,起山藥就像是要打開一個藏寶庫一樣,把人的想象力、好奇心充分調動了起來,隨著一窩窩山藥在鐵锨的挖掘下大白于天下,一種種驚喜感會不時充溢在人的心頭,如果挖出的是一個特大的山藥,那么全家人都會歡呼起來。因此起山藥就是一個個謎底被揭開的過程,那種驚喜感、滿足感是很吸引人的。山藥還是那片山藥,但由于薯實埋在地下,因此其收獲的喜悅便會一波三折。

一般的情況下,山藥的薯實會集中在山藥秧子下不遠處,目測著山藥秧子的范圍,一鐵锨挖下去松動周圍的泥土,一手提住地面上的山藥秧子往上一拽,一窩山藥便盡收眼底。長得好的山藥一窩一般會結兩三個大山藥,長得次一點的或者數量上會更多,但大多特別小,人們稱作“山藥猴子”,不能吃,只能收回去磨山藥淀粉。過去生產隊時的山藥品種一般是紫山藥和黃山藥,個頭都不太大,但卻特別能串條,薯實并不集中在山藥秧子附近,有的會離得很遠,因此往往收獲不盡,成了村人拾秋的好去處,即便如此,在秋末耕地時往往仍會有收獲不盡的山藥隨著泥浪翻滾而出,帶給人一種驚喜。

起山藥的過程是輕松而愉悅的,如果說收秋的其它勞作像割地、撥豆子等活計算是秋收的主力戰(zhàn)的話,那么起山藥可以算作是游擊戰(zhàn)。它不僅時時帶給人以驚喜,也權作是秋收辛苦勞作中之小憩。起完的山藥最后被裝入蛇皮口袋里拉回家,人們會把那些小的山藥猴子揀出來磨山藥淀粉,其它的山藥留下種子和自家吃的,剩下的到集市上賣掉。村里家家院子都有一口地窖子,那些留下的山藥們隔不久會被藏到地窖里,以待充實農家一年的光景。

猜你喜歡
黍子碌碡打谷場
漂浮的碌碡
遼河(2023年12期)2023-12-25 05:23:09
禾熟
黍子粉對小麥面團流變特性和面條品質的影響
蔚縣黍子栽培技術
90 份黍子種質資源蛋白質含量評估
魂牽夢繞打谷場
山西省黍子產業(yè)現狀及發(fā)展建議
面對空空的打谷場 (外一首)
詩選刊(2016年7期)2016-11-26 10:18:16
落寞的碌碡
支部建設(2016年24期)2016-07-05 15:06:06
舞蹈隊來了個男教練
北方作家(2014年6期)2014-07-10 12:22:07
永登县| 吐鲁番市| 长兴县| 五台县| 宜君县| 新沂市| 西宁市| 辽阳县| 尼木县| 兰溪市| 保康县| 广灵县| 张家港市| 连江县| 屯昌县| 吉木萨尔县| 当涂县| 东安县| 百色市| 揭阳市| 琼结县| 班戈县| 壤塘县| 炎陵县| 西乌珠穆沁旗| 祁阳县| 大宁县| 九龙坡区| 昌图县| 砚山县| 巩义市| 合作市| 汝州市| 长顺县| 石景山区| 德州市| 保山市| 平遥县| 丰镇市| 阿拉尔市| 墨竹工卡县|